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2)
2023(5739)
2022(5047)
2021(4723)
2020(4208)
2019(10122)
2018(9851)
2017(19952)
2016(11070)
2015(12740)
2014(13141)
2013(13233)
2012(12496)
2011(11335)
2010(11494)
2009(10976)
2008(11332)
2007(10498)
2006(8948)
2005(8188)
作者
(33887)
(28658)
(28338)
(27295)
(18168)
(13814)
(13171)
(11128)
(10611)
(10221)
(9703)
(9585)
(9050)
(9017)
(9013)
(8971)
(8889)
(8432)
(8401)
(8343)
(7170)
(7066)
(7010)
(6527)
(6500)
(6481)
(6372)
(6350)
(5816)
(5680)
学科
(51990)
经济(51941)
(33890)
管理(32587)
方法(28503)
(28060)
企业(28060)
数学(26030)
数学方法(25871)
(15365)
(12990)
中国(11100)
(10953)
财务(10939)
财务管理(10916)
(10750)
企业财务(10475)
(10105)
贸易(10101)
(9854)
(9768)
业经(8965)
(8472)
金融(8470)
地方(8468)
(8139)
银行(8118)
农业(8077)
(7696)
(7116)
机构
大学(171603)
学院(169753)
(74019)
经济(72524)
管理(66195)
理学(56677)
研究(56115)
理学院(56085)
管理学(55232)
管理学院(54905)
中国(44437)
(35601)
(35578)
科学(33293)
(30390)
(29504)
财经(28602)
中心(26447)
研究所(26421)
(25936)
(25571)
业大(25465)
农业(24190)
经济学(23473)
北京(22677)
经济学院(21427)
财经大学(21393)
(20107)
(20024)
师范(19812)
基金
项目(106556)
科学(83270)
基金(78194)
研究(75861)
(67813)
国家(67287)
科学基金(57329)
社会(47728)
社会科(45287)
社会科学(45266)
基金项目(41714)
(40696)
自然(37926)
自然科(37061)
自然科学(37047)
自然科学基金(36419)
教育(35329)
(34667)
资助(33196)
编号(30948)
成果(25273)
(24782)
重点(23859)
(22317)
(21697)
教育部(21209)
科研(21104)
课题(20558)
大学(20512)
人文(20346)
期刊
(79646)
经济(79646)
研究(49280)
(30302)
中国(29618)
学报(26921)
(26516)
科学(23859)
管理(22484)
大学(19836)
(19800)
金融(19800)
学学(18867)
农业(17190)
财经(15484)
技术(13816)
(13122)
经济研究(12827)
教育(12624)
业经(12482)
问题(11154)
理论(9750)
(9624)
技术经济(9539)
(9351)
统计(9006)
实践(8726)
(8726)
商业(8722)
财会(8235)
共检索到250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利梅  柳向东  
一、引言 因子分析,一个历史上频繁地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早期Karl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及其他一些学者,为定义和测定智力所作的统计分析。因为与智力这类概念早有联系,主要由对心理测量学有兴趣的科学家,培育并发展了因子分析。当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计算工具,使这种统计方法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近年来,随着高速计算机的面世,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医学、地理学等领域,早期的争论也消退了,使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更加丰富和完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金华  安同良  
投机是股票市场运行的常态。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独特视角 ,对股票市场投机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性表现以及普通投资者参与市场投机活动的心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结合我国股市的特点 ,提出规范股票市场发展、防止过度投机、降低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丽安  
为了规范、发展股票市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完善股票市场体系。为此,本文对我国与美国股票市场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一个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永淮  
在纷繁复杂的股票市场面前,我们应抓住左右市场的主要矛盾和主流因素,始终坚信经济发展决定股市运行空间的理念,把握大势,运筹帷幄。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股市走势时,既要客观评判市场内部的技术性要求,更要洞察宏观经济的有效配合,以便准确地捕捉正在形成和潜在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易晓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功  徐尧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4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是在短期内人工速成的市场,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力主做庄,恶炒个股,内幕交易等等许多不规范的运作行为。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本文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寻找我国股市行情变化的规律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欣,郭彩琴,郭璐  
本文选用上证所交易最活跃的10支股票近三年的数据,采用标准检验法以及通过ARMA-GARCH-M模型建立中国股市定价模型,对中国股市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最后对中国股票市场未达到弱式有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伟伟  
美日股票市场效率比较分析贺伟伟一、日美股票市场的效率股票市场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其功能发挥的有效程度。股市的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长期投资的功能;②为大众提供投资场所的功能;③调节社会资金的流动,从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红辉  
泡沫是投资者基于非理性预期进行博弈所形成的超过理性预期的价格水平。理性泡沫增强市场流动性 ,而非理性泡沫则可能形成泡沫化 ,导致股票市场或虚拟经济甚至实体经济体系的风险 ;不仅损害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也损害经济增长的效率水平。沪深股市均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 ,但是否达到泡沫化程度需根据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动态均衡状况予以评价。泡沫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分割的市场结构及定价机制、不规范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导致的经营绩效低下、虚假的会计信息及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垄断造成的价格垄断、市场发行及交易制度缺陷、单一的交易品种及工具与行政性随机化的监管体制等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龙筱刚  
公司因素,就是影响面只波及某一公司股价的因素。影响单一公司股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盈余 盈余是一个公司经营的成果,是业绩好坏的主要标志,它的大小决定着该公司可供派发的股息和股票内在价值的高低。因此,盈余的增减会影响该公司股票价值以及价格变化。理论上,公司盈余增多,股价上涨;盈余减少,股价可能下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华  杜莉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中小股民等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行为并建立博弈模型 ,力求从新的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节节攀升,上证综合指数突破4400点,市场成交额再度爆出天量,而这种强势仅在1992年中国股市开创之初的疯狂行情中出现过。股市的狂热又吸引着无数人涌向股市,有关"全民炒股"的争论沸沸扬扬。为深入全面地了解股民们的投资理念,真实反映股票市场的现状,为健康理智的股票市场投资提供基础信息,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四川股票市场进行了快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股民们对2007年的行情十分看好,而大部分非股民们对此却不为所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世农  
上海股票市场效率的分析与评价吴世农证券市场效率高低是证券市场信息流速、交易透明度和规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证券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上海股票交易市场目前是我国最大、成交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截至1993年底,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A股达101家,总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德仁   王振山  
在上一讲中,我们讨论了投票投资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借助于基础分析方法选择正确的投资对象。但是,选择投资对象,仅仅是投资问题的一个方面,投资者还要正确地把握投资时机。就短期投资而言,庇如一个月以内的投资,在得到股息或红利以前,股票已被出售,因此,获得差价收益是这一投资的目的所在,这种旨在获得差价收益的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