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7)
2023(18930)
2022(16267)
2021(15302)
2020(12711)
2019(29276)
2018(29438)
2017(55804)
2016(30822)
2015(34537)
2014(34880)
2013(34180)
2012(31761)
2011(28792)
2010(29126)
2009(27184)
2008(27190)
2007(24520)
2006(22187)
2005(20422)
作者
(89766)
(74339)
(74067)
(70437)
(47675)
(35839)
(33726)
(28966)
(28406)
(27112)
(25455)
(25392)
(23946)
(23886)
(23514)
(22696)
(22132)
(21878)
(21501)
(21463)
(18902)
(18441)
(18207)
(17052)
(16765)
(16695)
(16648)
(16622)
(15211)
(14761)
学科
(123091)
经济(122922)
管理(91928)
(85924)
(73191)
企业(73191)
方法(50014)
数学(42353)
数学方法(41826)
中国(35843)
(35397)
(33201)
(32560)
业经(29006)
地方(28156)
(27183)
银行(27126)
(26210)
(25772)
(23841)
金融(23833)
(22351)
财务(22256)
财务管理(22209)
理论(21589)
(21566)
农业(21251)
企业财务(21200)
(20748)
贸易(20731)
机构
大学(436783)
学院(433521)
(171603)
经济(167539)
管理(165730)
研究(150937)
理学(140455)
理学院(138812)
管理学(136399)
管理学院(135589)
中国(118789)
(95404)
科学(91266)
(86791)
(77357)
(72121)
研究所(69287)
中心(68752)
(67883)
财经(66658)
业大(62383)
北京(61405)
(60259)
(58808)
师范(58187)
农业(56164)
(54979)
(54596)
经济学(50926)
财经大学(49258)
基金
项目(280214)
科学(219255)
研究(207012)
基金(200879)
(174553)
国家(173037)
科学基金(147952)
社会(128695)
社会科(121803)
社会科学(121770)
(109608)
基金项目(105626)
教育(96238)
自然(95393)
自然科(93199)
自然科学(93176)
(92200)
自然科学基金(91503)
编号(85298)
资助(83466)
成果(71736)
重点(62582)
(61820)
(61270)
课题(60145)
(57660)
创新(53808)
教育部(53097)
科研(52814)
项目编号(52771)
期刊
(201832)
经济(201832)
研究(138440)
中国(97435)
(68986)
学报(68949)
(66636)
管理(65109)
科学(62214)
教育(57378)
大学(52593)
(52293)
金融(52293)
学学(48993)
农业(44441)
技术(38460)
财经(33690)
业经(32365)
经济研究(31138)
(28715)
问题(25429)
(23136)
图书(22893)
理论(21855)
技术经济(20363)
(20306)
科技(19830)
实践(19786)
(19786)
(19664)
共检索到68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永昆  田友春  赵俊  
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经济金融化水平的提高,直接融资手段逐渐打破银行信贷在企业融资中的支配地位,股票、债券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得以提高。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经济金融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股票融资在融资结构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这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然而股票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束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丽萍  
在市盈率上限等管制措施逐步取消后,高质量的IPO价格、合理的新股分配方式都只能内生于市场自身,它们是各类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程度、IPO定价信息环境、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灵活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涛  
研究新股发行体制的变迁,探讨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市场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发现,本次新政改革只是部分解决了主板新股定价高,中小板和创业板高价发行状况没有有效改变,首日涨幅整体有所回落,但是资金申购效率提高,新股申购收益明显上升,可能会进一步助涨"打新投机"。建议取消对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限制,促进投资人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并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和发行定价过程的监管,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科   林雅嘉   祁宝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的变革如何影响IPO股票定价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探寻投资者情绪对IPO股票定价的影响发现,相对于核准制主板市场,投资者参与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打新”的热情上升,投资者情绪加剧了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抑价。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高的信息含量,这说明,注册制改革后,IPO抑价的变化不能由信息不对称解释。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投资者情绪推升股票短期估值的情况下,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显著的长期反转。分析师关注度高、乐观程度高、意见分歧大的股票,IPO抑价受注册制的影响更大。投资者结构更理性的科创板股票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说明投资者情绪影响了创业板IPO定价。上述结论意味着,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情况,还需要密切关注股票投资者情绪变化,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志春  
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和注册制的目标,导入了存量发行、券商自主配售、市值配售等举措。然而市场表现不佳,"炒新"不止,各种观点争执不下。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行评述应以理性中立的立场,通过评述和分析新股发行体制改制的方向、目标及举措,以求坚定改革的方向、目标,促进改革举措的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希泰  
新股发行体制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新股定价、承销和发售的一系列制度及相关安排,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股发行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春涛  鲁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华  张文杰  赵军  
本文将最优机制引入IPO,建立模型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发行人收入就越高。但实证的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发行人收入之间不存在明显地相关性,导致机构投资者高比例持股的真正原因是普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发行人收入最大化负相关。发行人为了保证发行收入最大化,而不得不向机构投资者分配较高比例的股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立宏  徐志高  
采用2001~2008年沪深股市的IPO数据,对通道制与保荐制下的IPO发行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道制下只有公司的发行量、盈利性因素在IPO定价中得到体现,发行效率有限。而保荐制下包括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性、偿债能力、经营效率在内的内部因素在定价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承销商声誉对公司的IPO定价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通道制下IPO定价效率有限,保荐制下IPO定价效率更高,定价更趋于合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孝华  赵炜科  刘星  
本文利用衡量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定价效率的相对效率标准,采用1995~1999年和2001~2005年沪深市场的IPO数据,对两种发行制度下的IPO定价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审批制下新股发行价只能反映发行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该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说明IPO定价效率有限;而核准制下新股发行价不仅反映了新股定价的上述影响因素,而且反映了发行公司的规模、未来的成长能力和该股票的发行方式,说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提高,IPO定价趋于合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方卿  
本文从发行格局、经营管理模式、购销形式、图书发行总量、经营范围及发行队伍素质等方面,估价了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智  
股票发行体制问题,是证券市场多年来广泛关注和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关系到新老股东的利益,关系到二级市场股民的信心,更关系到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时至今日,目前的发行体制,虽是历经了多次探索多次改革后的结果,仍是问题多多,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的历史回顾,剖析了目前的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建议,供管理层和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证券界同行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增彪  梁文涛  
本文研究了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体制以及不同体制下新上市A股的初始收益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交易所成立之前发行股票的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上市初始收益率显著高于交易所成立后IFO公司的上市初始收益率,这一结果支持了市场不完备假说。核准制下的IFO公司股票与审批制下的IPO公司股票在上市首日初始收益率和新股实际申购收益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显示股票发行管理体制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改革,并没有提高发行价确定的市场化程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本文先列举了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的表现,并从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视角探讨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不断升高的原因,提出以美国式招标确定新股网下配售价格、机构投资者在初步询价中要缴纳保证金、分期支付超募资金所产生的保荐费、让主承销商持有部分新股并设定锁定期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明  
本文通过收集2010年到2015年的IPO企业政抬关联数据、初步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报价数据以及最终IPO发行定价数据,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IPO发行定价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报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报价更高。支持了政府"支持之手"假说;政治关联对于发行方IPO最终发行定价的影响是通过机构投资者报价实现的,即机构投资者报价在政治关联影响IPO发行定价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