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9)
- 2023(4593)
- 2022(3948)
- 2021(3892)
- 2020(3143)
- 2019(7389)
- 2018(7184)
- 2017(14867)
- 2016(8123)
- 2015(8970)
- 2014(9166)
- 2013(8914)
- 2012(8490)
- 2011(7782)
- 2010(7896)
- 2009(7384)
- 2008(7752)
- 2007(7004)
- 2006(6622)
- 2005(6240)
- 学科
- 济(30694)
- 经济(30661)
- 管理(25429)
- 业(24208)
- 企(20997)
- 企业(20997)
- 银(16165)
- 银行(16020)
- 制(15140)
- 行(14800)
- 方法(14642)
- 数学(13668)
- 数学方法(13529)
- 财(11568)
- 度(9625)
- 制度(9624)
- 农(9363)
- 融(9338)
- 金融(9338)
- 业务(9221)
- 银行制(8032)
- 策(7940)
- 中国(7740)
- 务(7726)
- 财务(7715)
- 财务管理(7703)
- 企业财务(7471)
- 体(6459)
- 贸(6266)
- 贸易(6260)
- 机构
- 学院(110592)
- 大学(109693)
- 济(51093)
- 经济(49946)
- 管理(44901)
- 理学(37390)
- 理学院(37098)
- 中国(37093)
- 管理学(36639)
- 管理学院(36425)
- 研究(36225)
- 财(29089)
- 京(22348)
- 银(22028)
- 财经(21806)
- 银行(21174)
- 经(19896)
- 行(19663)
- 中心(18586)
- 江(18255)
- 科学(17724)
- 所(17660)
- 财经大学(16458)
- 融(16394)
- 金融(16150)
- 农(15963)
- 经济学(15771)
- 研究所(15249)
- 州(14712)
- 北京(14634)
- 基金
- 项目(63501)
- 科学(50979)
- 研究(48905)
- 基金(47515)
- 家(39378)
- 国家(39054)
- 科学基金(34570)
- 社会(31259)
- 社会科(29852)
- 社会科学(29847)
- 基金项目(23857)
- 省(23084)
- 教育(22799)
- 自然(22015)
- 自然科(21541)
- 资助(21539)
- 自然科学(21536)
- 自然科学基金(21199)
- 编号(20579)
- 划(19649)
- 成果(17513)
- 部(15324)
- 性(13899)
- 课题(13761)
- 教育部(13667)
- 重点(13631)
- 人文(13372)
- 策(13006)
- 创(12887)
- 发(12797)
共检索到18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澜飚 范小云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各种可交易金融资产总量急剧增加,因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对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各国频繁出现的在物价稳定甚至通货紧缩条件下出现的资产价格膨胀—泡沫破裂—经济衰退、金融体系风险加大的现象,理论界和各国中央对货币政策操作是否要考虑资产价格因素展开讨论。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讨论的基础上,对股票价格膨胀、货币、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释,并提出初步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价格 泡沫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一、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新挑战 资产价格膨胀特别是股票资产的价格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的股票市场不断上扬,使各主要工业国(除日本)受益匪浅,但也对各国货币当局提出了挑战。股票作为一种权益型资产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市值已相当于其GDP的100%以上,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也相当于GDP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秋
本文在阐述中国的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股票价格的信息功能,并对中国的股票价格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股票价格在1995年之后,具备一定的信息功能;股票价格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协整、因果关系。由此,货币当局应对股票价格波动做出反应。文章以前瞻性利率规则为基础,运用IS-PC-AP模型, 采用GMM法估计出中国包含股票价格因素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货币政策 利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廖明情 高月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1~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在现金流与股价研究中引入了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现金流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与股票价格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股价随经营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增加而上升,但投资活动现金流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经营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对股票价格有正向影响关系,这种关系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加而增强。本文结论是投资者在证券投资方面应充分考虑现金流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现金流 股票价格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维新
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不仅依赖于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而且还受到货币政策制度的影响。需求冲击使得两者是正相关的,供给冲击对两者关系的作用还和货币政策制度有关。顺周期的货币政策使得供给冲击对两者关系是正相关的,而逆周期的货币政策使得供给冲击对两者关系是负相关的。对中国1991年1月—2009年7月实践的经验分析表明,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发生了两次结构性突变。进一步分析表明,1997年6月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突变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制度引起的;2005年8月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突变主要是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改变而导致的。
关键词:
股票价格波动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录贵
本文选取2009-2012年的经济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了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研究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强的情况下,我国股票市场投资是否具有增值保值功能,进而对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股票价格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扬 王维国 王春枝
文章选择高频股票价格等先行指标构建多种AR-M-MIDAS模型研究了我国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存在显著正向效应,随着高频变量滞后阶数的递增,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呈凹型下降趋势,且当滞后阶数增长至30阶时,Beta-AR(1)-M-MIDAS在我国通货膨胀的实时预报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树青 丁雅楠
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始终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基于对上证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在3个代表性阶段的月度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3个阶段内通货膨胀状况不同,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也不同。进而推论:在我国,通货膨胀温和时期,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正相关;在严重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负相关;在经济回落并伴有轻微紧缩时期,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负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近年来备受推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本文依据不同的方法测算出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加强与政策信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通货膨胀目标 信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宝梅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已经成功地取得了长期的价格稳定。货币政策应当密切关注信贷的过度增长、快速的资产价格上涨和投资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闻达 金鑫 郭杰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V A R模型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股票价格的一个标准差新息会在较长时期内引起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方差分解表明,无论是对通货膨胀还是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股票价格都具有最大贡献率。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在短期应避免出台对股市利好的经济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本文研究货币幻觉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低通胀环境下股票价格膨胀机制。应用动态戈登增长模型,将反映股市估值水平的红利-股价比率分解为代理效应、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三个动态部分。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三个动态分解部分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代理效应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的解释力弱,而通货膨胀解释了货币幻觉效应时序变化的较大部分,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股市两次暴涨主要是在长期低通货膨胀背景下,通过投资者的货币幻觉引起的。
关键词:
股票 货币幻觉 代理假说 风险溢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刘枭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预期管理 目标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水金
20世纪30—40年代,当中国正深陷于通货膨胀之时,通货膨胀问题还只是个别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因特殊的原因如战争、赔款等而出现的个别现象。因此,南京政府时期,中央银行在进行反通货膨胀时既无理论指导,又无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在不断地"试错"和犯错中行进。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南京政府中央银行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通货膨胀,但由于政府根本没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无法摆脱对印钞机的依赖。因此所有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充其量只不过是在某一时点上起到了缓和物价上涨的作用,根本无法改变通货恶性膨胀的趋势,由此也就决定了其种种努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反通货膨胀 绩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尹继志
本文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日益提高,但中央银行权力的行使,仍在许多方面受到制约。我国近三十年来物价频繁波动,与中央银行独立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着一定关系,为了实现我国物价水平的稳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