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1)
- 2023(10658)
- 2022(9299)
- 2021(8629)
- 2020(7407)
- 2019(16687)
- 2018(16636)
- 2017(32456)
- 2016(17854)
- 2015(19632)
- 2014(19198)
- 2013(19038)
- 2012(17607)
- 2011(15813)
- 2010(15903)
- 2009(14999)
- 2008(14958)
- 2007(13378)
- 2006(11442)
- 2005(10359)
- 学科
- 济(73630)
- 经济(73561)
- 管理(47277)
- 业(46830)
- 企(38235)
- 企业(38235)
- 方法(35743)
- 数学(32182)
- 数学方法(31899)
- 财(20839)
- 农(20365)
- 中国(18126)
- 学(15788)
- 地方(14946)
- 制(14750)
- 业经(14638)
- 务(14090)
- 财务(14065)
- 财务管理(14036)
- 贸(13874)
- 贸易(13870)
- 易(13417)
- 企业财务(13403)
- 农业(13106)
- 银(10681)
- 银行(10645)
- 融(10512)
- 金融(10510)
- 和(10311)
- 行(10127)
- 机构
- 学院(249358)
- 大学(248174)
- 济(101250)
- 经济(99185)
- 管理(92987)
- 研究(83721)
- 理学(80244)
- 理学院(79306)
- 管理学(77697)
- 管理学院(77238)
- 中国(63924)
- 科学(53000)
- 京(52315)
- 财(47658)
- 农(43923)
- 所(43111)
- 中心(39527)
- 研究所(39265)
- 财经(38320)
- 业大(38183)
- 江(37894)
- 经(34860)
- 农业(34849)
- 北京(32755)
- 范(32651)
- 师范(32267)
- 经济学(31970)
- 院(30443)
- 州(30012)
- 经济学院(29151)
- 基金
- 项目(166645)
- 科学(130653)
- 基金(120986)
- 研究(119043)
- 家(106013)
- 国家(105200)
- 科学基金(89669)
- 社会(74741)
- 社会科(70853)
- 社会科学(70829)
- 省(65025)
- 基金项目(64191)
- 自然(59349)
- 自然科(57956)
- 自然科学(57937)
- 自然科学基金(56910)
- 划(55448)
- 教育(55322)
- 资助(50214)
- 编号(48920)
- 成果(38966)
- 重点(38253)
- 部(36968)
- 发(36032)
- 创(34173)
- 课题(33273)
- 科研(32950)
- 创新(32073)
- 教育部(31398)
- 大学(31241)
共检索到36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君 乔高秀 王璐
文章利用MRS-GARCH模型族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在股灾背景下沪深股市波动率结构转换特征的异常行为。结果显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存在明显的高、低波动两种状态,且波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行为存在较大差异。2015年沪深股市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强于低波动状态,波动率更易于从高波动状态向低波动状态转变。而2005—2015年期间股市处于两种状态的持续性均较强,波动率更易在同类状态之间转换,2015年股市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大于整个样本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谢家泉
选取中美股票市场的上证综指、恒生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上海市场与香港市场之间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次之,而上海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不显著;从风险溢出方向与强度方面分析,无论牛熊市,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在极端风险时刻的风险溢出要显著强于上海市场对香港市场的溢出,而香港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在牛市行情下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均衡,在熊市行情下香港对美国的风险溢出相对更大,与常理不一致的结果是上海市场在牛市期间对香港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要大于熊市,围绕这一点进一步采用Chi-plot相关图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市场还未达到"中国打喷嚏,世界经济感冒"的状态;从风险溢出效应的动态趋势分析看出两个牛市阶段各市场的风险溢出呈现不同特征。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总体平稳,而中国市场对美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在低分位数水平相差较大,随分位数水平提高两个牛市阶段的风险溢出趋于一致。但上海市场对香港市场的风险溢出随时间变化在牛市阶段逐步增强,而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的风险溢出则逐渐下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谢家泉
选取中美股票市场的上证综指、恒生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上海市场与香港市场之间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次之,而上海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不显著;从风险溢出方向与强度方面分析,无论牛熊市,香港市场对上海市场在极端风险时刻的风险溢出要显著强于上海市场对香港市场的溢出,而香港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在牛市行情下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均衡,在熊市行情下香港对美国的风险溢出相对更大,与常理不一致的结果是上海市场在牛市期间对香港市场的风险溢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广喜 史安娜
利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分析方法,以1991年5月3日至2006年4月20日的上证综指和深成指数日收盘价的收益率序列为样本,研究了我国沪深股市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沪深股市均具有多重分形结构,小幅波动具有长程相关性,大幅波动具有反持续性,且上证综指的波动程度比深成指数收益率的波动程度强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木亚
本文采用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单变量GARCH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相结合的模型,分阶段研究了1994-2014年间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特征。首先,利用单变量GARCH模型分别提取全球主要股市的波动率;其次,借助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的特殊性质刻画了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数目、聚类质量以及聚类结果的稳定性等特征;最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不同类的代表元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同一类内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与非金融危机阶段相比,在金融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琼 薛红 王露琰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为研究对象,应用GARCH类模型理论,对沪深两市股指波动的集群性、条件异方差性、非对称性等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沪深股市的不同波动特性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投资者分析股市行情、监管部门监控股市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金全 崔畅
沪市和深市股票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闻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存在股价变化和走势之间的互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我们发现两市收益率序列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它们存在类似的长期趋势成分;它们的短期误差修正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说明它们具有相异的短期波动模式;我们利用 GARCH 模型等非对称性方法发现两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和"杠杆效应",这说明两市资金的流动性约束较低,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较强,两市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性。
关键词:
股票指数 收益率 波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守东 陈雷 刘艳武
沪深股市相似的结构和监管环境使得两市的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影响。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及GARCH -M模型对两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检验 ,结果表明沪深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并且都存在显著的风险溢价 ,波动性则表现出非对称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冷军
文章采用基于GED的GARCH族模型对我国沪深股市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上海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波动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而深股票市场不明显;而且我国股票市场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风险——收益权衡关系,投资者总体上趋于中性,沪市中的投机性要比深市严重。
关键词:
收益率 波动性 GARCH GED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文爱
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我国沪深股市收益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并使用引入虚拟变量和标准差过滤的方法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建立GARCH和FIGARCH模型检验结构突变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沪深股市的收益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且结构突变将导致对收益波动长记忆性的高估,表明我国股市还未达到弱式有效的水平,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金融数量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能够有效地捕捉到波动的结构突变点,引入虚拟变量和采用标准差过滤均能较好地消除结构突变的影响,而采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卢米雪
为了准确地刻画金融市场波动中的非对称性特征和尖峰厚尾特征,文章在Engel和吴硕思提出的非对称性GARCH(AGARCH)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随机误差项序列服从t分布假设的非对称厚尾AGARCH-T模型,以实现对市场这两个特征的同时刻画和分析。运用AGARCH-T模型对深圳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M-H抽样实现了对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宏伟 蒲成毅
基于1996年12月至2013年7月间的日度时间数据,并加入异常值对方差的结构突变检测影响,运用修正的ICSS算法探究中国股市波动的结构突变性。实证表明,异常值的产生往往与一些政策事件相关,这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市"特点;剔除异常值的影响后,沪深股市收益的波动分别出现了5次结构突变,波动存在轻微的伪持续性现象,突变的时点也与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相对应,这反映出中国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及政策效应。因此,监管层有必要完善市场机制建设,谨慎应对各种国内外政策冲击等引起的市场风险。
关键词:
股市 GARCH 异常值 结构突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悦
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已建立运行20余年。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股市破除了许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为股市平稳健康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中国股市令人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其运行和波动在许多方面都异于常态。波动频繁、剧烈;政策性、短期性、投机性色彩较为浓厚,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困扰着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股市整体上的波动现象入手,分析中国股市波动异于常态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股市 异常波动 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海燕 何大强
在以往文献中发现用传统的GARCH模型估计收益率序列通常表现出波动具有长记忆性特征和较高的方差持续性,这些特征可以由方差的结构性变点造成。本文采用Chow检验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进行了方差结构性变点的检测,证实了这些结构性变点与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结构的国内外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事件相符合。采用GARCH模型分段建模,发现了国内、国际的重大经济和政治事件对股市的影响作用。分段建模很好地刻画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各阶段的GARCH模型表明股票市场波动逐渐减缓,市场逐步成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留彦 王一鸣
本文使用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的大盘指数和 A股交易量序列 ,主要借助于指数 GARCH模型探讨中国股市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交易量与同期的收益率水平明显正相关 ;虽然总体来看 ,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作用和先导作用 ,但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部分后我们发现 :预期交易量不影响股价波动 ,而未预期到的交易量变动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 ,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有限的预测信息。另外 ,对二阶矩的考察还表明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负的冲击比正的冲击会造成股价更大的波动
关键词:
量价关系 股市波动性 EGARCH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