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4)
- 2023(13259)
- 2022(10968)
- 2021(10113)
- 2020(8288)
- 2019(18461)
- 2018(17807)
- 2017(34494)
- 2016(18330)
- 2015(19790)
- 2014(18899)
- 2013(18164)
- 2012(15973)
- 2011(13971)
- 2010(13345)
- 2009(11886)
- 2008(11092)
- 2007(9170)
- 2006(7350)
- 2005(5822)
- 学科
- 济(71099)
- 经济(71024)
- 管理(55002)
- 业(54099)
- 企(45117)
- 企业(45117)
- 方法(38634)
- 数学(35456)
- 数学方法(35075)
- 财(22261)
- 农(18939)
- 中国(16452)
- 业经(15763)
- 务(15619)
- 财务(15585)
- 财务管理(15563)
- 企业财务(14955)
- 贸(14253)
- 贸易(14251)
- 易(13936)
- 农业(13049)
- 制(12749)
- 技术(11811)
- 学(11702)
- 地方(11413)
- 环境(11335)
- 银(10336)
- 银行(10301)
- 融(10166)
- 金融(10164)
- 机构
- 学院(245480)
- 大学(243830)
- 济(102518)
- 管理(101170)
- 经济(100885)
- 理学(90477)
- 理学院(89623)
- 管理学(88142)
- 管理学院(87704)
- 研究(72584)
- 中国(55120)
- 京(46713)
- 财(45927)
- 科学(44874)
- 农(42170)
- 业大(39598)
- 财经(38806)
- 中心(35940)
- 经(35800)
- 所(33770)
- 农业(33526)
- 经济学(32607)
- 江(32558)
- 研究所(31303)
- 经济学院(30039)
- 财经大学(29633)
- 商学(28386)
- 商学院(28129)
- 经济管理(27746)
- 范(27715)
- 基金
- 项目(185234)
- 科学(148222)
- 基金(139504)
- 研究(129306)
- 家(123382)
- 国家(122394)
- 科学基金(106962)
- 社会(86895)
- 社会科(82785)
- 社会科学(82764)
- 基金项目(75047)
- 省(71742)
- 自然(71130)
- 自然科(69634)
- 自然科学(69615)
- 自然科学基金(68421)
- 划(60786)
- 教育(59766)
- 资助(54965)
- 编号(49450)
- 重点(41476)
- 部(41202)
- 创(40178)
- 发(38742)
- 创新(37535)
- 国家社会(37485)
- 科研(36809)
- 成果(36018)
- 教育部(35974)
- 人文(35283)
共检索到32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冰冰 马元驹
本文以上市公司1999—201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现金持有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和现金持有呈倒"U"型关系,大股东占款是股权集中度影响现金持有的中介变量,分为"财务存款"占款和其他应收款占款。(2)股权集中度和"财务存款"占款呈倒"U"型关系。"财务存款"占款增加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是股权集中度影响现金持有的完全中介变量。(3)股权集中度和其他应收款占款呈"U"型关系。其他应收款占款降低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是股权集中度影响现金持有的部分中介变量。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界定了上市公司在不同股权集中度区间下所面临的大股东占款风险和现金持有风险。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现金持有 大股东 占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琳 李培源 窦炜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分别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两个角度,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探求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宏观环境因素及股权集中度这一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通过增加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在股权质押影响现金持有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权质押使现金持有量增加的趋势得到强化;同时,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起到调节作用,即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股权质押导致现金持有增加的趋势得到显著抑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风华 黄俊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同时存在,但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2)大股东存在对实际控制人有制衡作用,但制衡效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相关;(3)随着大股东之间持股差距的缩小,公司绩效会变差,大股东之间的分歧效应占主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普遍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第一大股东的治理动力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大。无论控股股东的性质如何,大股东持股都能够强化控股股东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但是,激励效应的强度受其性质的显著影响:流通股股东控股比例的解释力最强,法人股股东其次,国家股股东最弱。流通股股东随着其对公司管理控制权的增大,其激励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消极的激励功能转化为积极的治理功能。作为控股股东的流通股股东所发挥的积极治理功能还表明,流通股比例的消极治理影响根本源于流通股股东的非控股地位及其所产生的权利弱化。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参与管理改善的动机和能力就越强。对于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而言,较高程度的集中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国强 刘兵勇
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为宜?股权集中度是否存在合理的区间?为此,文章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从上市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股东制衡越强,风险承担水平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风险承担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在50%、20%、15%和10%以上时验证其与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低于10%后,股权持续分散、降低风险承担的效应递减。因此,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比例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保持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况培颖 谭燕燕
文章从投资者利益保护视角,基于全流通大背景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是否会随着股权流通性的增强而有所抑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流通性对大股东占款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股东依然拥有较强的持股优势,大股东占款行为仍普遍存在,因此,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股权流通性 投资者利益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于海林
利用2005~2008年我国A股市场数据,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的视角考察了大股东占款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制衡与外部审计对大股东占款现象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大股东占款程度越严重,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股权制衡对大股东占款行为具有监督作用,进而促使审计师更倾向于对大股东占款行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大股东占款 审计意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中伟
在不同的法系和国家中,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薄弱的国家,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该完善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提高执法质量和会计质量,促进股权的适度集中,限制控制股东的掠夺行为。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股权集中 大股东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辉 姚明秀
文章首次从学术角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大股东职位权力发散网络、大股东社交发散网络、大股东网络声誉与积累网络等,构建大股东减持的社会网络结构与指标体系,并利用Logit模型综合考察社会网络、股权集中度对大股东减持的关联度。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值越高,大股东增减持的倒U型结构越明显,说明大股东存在先增后减的套利行为。同时较高的股权度对大股东减持的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应从完善大股东减持信息披露、加强股权制衡、提高恶意减持违规成本等层面完善大股东减持约束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辉 姚明秀
文章首次从学术角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大股东职位权力发散网络、大股东社交发散网络、大股东网络声誉与积累网络等,构建大股东减持的社会网络结构与指标体系,并利用Logit模型综合考察社会网络、股权集中度对大股东减持的关联度。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值越高,大股东增减持的倒U型结构越明显,说明大股东存在先增后减的套利行为。同时较高的股权度对大股东减持的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应从完善大股东减持信息披露、加强股权制衡、提高恶意减持违规成本等层面完善大股东减持约束治理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婷 闻岳春 袁鹏
以2006—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质押程度和质押规模对公司价值有不同影响,但总效应为正,说明股权质押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在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中,直接作用路径发挥了主要作用;在间接作用路径中,研发投资路径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但两权分离路径和市值管理路径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公司价值 研发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豫湘 屈欢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大股东扮演监督角色和侵占角色的情况下,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然后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财务数据对这一影响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使股票期权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一激励政策最好在股权分散型公司实施,如果在股权集中型公司实施,则必须考虑大股东扮演的不同角色,从而采取不同对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大股东控制权 监督 侵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本文采用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关联存款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呈现U型关系,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会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进一步考察发现,与关联存款占比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关联存款占现金比重高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更低。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关联存款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柴聪
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Berle and Mean(s1932)提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随着股权激励制度等的创新和完善,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的缓解;第二类以LLSV(1999)的研究为代表,其研究表明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存在各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现代企业里这一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大股东控制 支持行为 侵占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