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8)
2023(11141)
2022(8439)
2021(7624)
2020(6483)
2019(14107)
2018(14000)
2017(27784)
2016(14634)
2015(16246)
2014(16101)
2013(15713)
2012(13834)
2011(11891)
2010(12398)
2009(12477)
2008(11962)
2007(11028)
2006(9796)
2005(9400)
作者
(39066)
(32289)
(32279)
(30592)
(20950)
(15311)
(14748)
(12521)
(12234)
(11782)
(11070)
(10859)
(10538)
(10227)
(10139)
(9910)
(9639)
(9594)
(9272)
(9121)
(8073)
(8035)
(7844)
(7449)
(7385)
(7348)
(7219)
(7192)
(6437)
(6332)
学科
(81430)
(76851)
企业(76851)
(67706)
经济(67628)
管理(61524)
业经(28714)
方法(28215)
(27599)
(26359)
金融(26359)
(23611)
银行(23606)
中国(23273)
(23207)
财务(23181)
财务管理(23167)
(22989)
(22867)
企业财务(21912)
数学(20465)
数学方法(20394)
(18705)
农业(17668)
技术(15660)
(14754)
(14110)
理论(13432)
体制(12992)
地方(12754)
机构
学院(210025)
大学(201701)
(94300)
经济(92668)
管理(87598)
理学(74400)
理学院(73864)
管理学(73109)
管理学院(72739)
研究(59999)
中国(57486)
(48126)
(40648)
财经(37888)
(34341)
(32613)
(31409)
科学(30869)
中心(30226)
经济学(29008)
(28596)
财经大学(28007)
商学(27005)
商学院(26770)
(26564)
经济学院(26319)
业大(25787)
北京(25342)
研究所(24959)
农业(24205)
基金
项目(127971)
科学(103830)
研究(98280)
基金(95402)
(79592)
国家(78787)
科学基金(71418)
社会(66127)
社会科(63003)
社会科学(62990)
(51221)
基金项目(50399)
自然(43845)
教育(43567)
自然科(42945)
自然科学(42938)
自然科学基金(42286)
(40120)
编号(39735)
资助(38005)
(32385)
成果(31100)
(30632)
(28362)
(27999)
重点(27854)
创新(27624)
国家社会(27623)
(27525)
(26477)
期刊
(109874)
经济(109874)
研究(62738)
(43817)
中国(39641)
管理(38690)
(37912)
金融(37912)
(31542)
科学(24364)
学报(22556)
农业(20678)
业经(20636)
财经(20195)
技术(19647)
大学(19014)
学学(18421)
(17350)
经济研究(16936)
财会(14344)
问题(14144)
教育(13980)
(13077)
技术经济(12923)
现代(11774)
会计(11682)
商业(11062)
世界(10856)
(10410)
经济管理(10010)
共检索到325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一丁  易紫薇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决策层角度出发,探究股权集中度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代理成本是否具有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能够显著抑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具有"大股东治理效应",且代理成本越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越强;机制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度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进行主业投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金融化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借鉴,有助于从企业内部因素着手解决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洁  曲卫华  刘舒情  
金融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政府补助有助于为企业提供净现金流并传递积极信号,吸引实体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政府补助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抑制了企业的金融化程度;(2)股权集中度对政府补助与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基于产权性质,非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抑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更明显,股权集中度对政府补助抑制企业金融化的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决策者制定政府补助政策,激励企业发展实体经济及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莫秋云  
使用20132015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双重委托代理成本的视角出发,构建了"股权集中度—代理成本—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股权集中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两者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第一类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对第二类代理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而增加企业负债能够有效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第一类代理成本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能起到完全的中介效应,而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小玉  刘鑫  任鹏  
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提高代理成本,且主要是通过挤占实业投资和加剧企业风险的内在机制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治理要素中,股权集中度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U型调节作用,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带来的代理成本增加,管理层持股未能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带来的代理成本提高形成有效的治理效应。研究有助于理解实体企业金融化背后的代理问题及治理机制,为指导实体企业金融化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臧秀清  崔志霞  
以我国深、沪股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财务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层中介效应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在代理成本和股权集中度影响下的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每股股利和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股利支付率和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派现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股权集中度的中介效应增强了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间的关联关系;以总资产周转率衡量的代理成本只是调节变量,而不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以其他应收款占比衡量的代理成本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企业可以通过合理派现解决代理问题,运用股权制衡来提高公司价值,证监会和投资者应辩证看待派现行为,作出理性的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珏  肖露璐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A股制造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水平;股权集中度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对成本粘性与风险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正向影响更大。本文以期为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理实践中从多角度防范企业的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珏  肖露璐  
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A股制造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水平;股权集中度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对成本粘性与风险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正向影响更大。本文以期为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理实践中从多角度防范企业的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王鸿宇  彭俞超  
随着上下游产业分工协作加深,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良好的微观市场结构既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市场外部环境动荡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客户集中度的视角入手,分析微观市场结构对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有助于理解何种微观市场结构更合理。基于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表明,客户集中度对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对于实体投资机会更少、融资约束更轻的企业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高客户集中度企业的财务风险更小,拥有更多的长期借款,却较少从事研发投资,这支持了高客户集中度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投机动机。高客户集中度的市场结构虽未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但却使企业将通过客户关系稳定得到的资源优势更多地运用在金融投资活动中,不利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当引导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避免市场结构单一,应形成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市场结构,发挥区域协同和产业集聚作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寿福  姚禹同  
本文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显著抑制了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和发挥公司治理功能是股价信息含量抑制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两种重要经济机制。此外本文还发现,股价信息含量有助于抑制非金融上市公司过度金融化的倾向和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和股价信息含量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资本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也为从微观视角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汉明  刘广瑞  
针对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问题,本文在金融发展的制度背景下,以我国2007—2011年的A股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能减弱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丰富了金融发展与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文献,有助于理解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荣  王怀明  
以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行业竞争程度、股权集中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股权集中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行业区分为高竞争和低竞争的情况下,相对于高竞争行业,低竞争行业中公司股权集中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能力更为显著。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对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低竞争行业引入外部竞争机制也能有效地削弱控股股东的影响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怀明  王成琛  
基于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就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降低了实物资本投资,并且实物资本投资水平的下降是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就业的部分中介因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大。本文的研究为金融化影响就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对政府部门完善稳定就业的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喜和  杨汉枫  
厘清《资管新规》对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将《资管新规》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利用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数据,分析了《资管新规》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资管新规》显著抑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并抑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借助非金融企业实现“监管套利”的行为以及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的金融化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对国有企业、金融套利企业、影子银行发展活跃地区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未来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协同有效的理财市场监管政策提供了事实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张梅  唐莹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张梅  唐莹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