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6)
- 2023(4594)
- 2022(3880)
- 2021(3756)
- 2020(3314)
- 2019(7872)
- 2018(7435)
- 2017(15192)
- 2016(7626)
- 2015(8143)
- 2014(8099)
- 2013(8179)
- 2012(7472)
- 2011(6832)
- 2010(7033)
- 2009(6836)
- 2008(7144)
- 2007(6434)
- 2006(5752)
- 2005(5700)
- 学科
- 济(29880)
- 经济(29843)
- 业(25199)
- 管理(21136)
- 企(21019)
- 企业(21019)
- 银(17677)
- 银行(17532)
- 行(16184)
- 制(16076)
- 方法(14897)
- 数学(13366)
- 数学方法(13245)
- 财(11512)
- 融(10888)
- 金融(10888)
- 险(10826)
- 保险(10735)
- 业务(10072)
- 中国(9680)
- 度(9672)
- 制度(9669)
- 务(8852)
- 财务(8840)
- 财务管理(8826)
- 企业财务(8539)
- 银行制(8389)
- 体(7092)
- 体制(6413)
- 业经(5502)
- 机构
- 大学(104095)
- 学院(100861)
- 济(44614)
- 经济(43638)
- 管理(41096)
- 中国(37352)
- 理学(33514)
- 理学院(33179)
- 管理学(32674)
- 管理学院(32466)
- 研究(31681)
- 财(27802)
- 京(21888)
- 银(21495)
- 财经(21022)
- 银行(20513)
- 经(19241)
- 行(19021)
- 融(17104)
- 金融(16832)
- 中心(16642)
- 财经大学(16172)
- 江(16076)
- 科学(15293)
- 所(15129)
- 北京(14650)
- 经济学(14281)
- 农(13707)
- 州(13680)
- 人民(13124)
- 基金
- 项目(58703)
- 科学(46903)
- 基金(45421)
- 研究(43016)
- 家(38224)
- 国家(37916)
- 科学基金(33681)
- 社会(29015)
- 社会科(27570)
- 社会科学(27559)
- 基金项目(23211)
- 自然(21680)
- 自然科(21254)
- 自然科学(21247)
- 自然科学基金(20915)
- 省(20366)
- 资助(20172)
- 教育(19532)
- 划(17598)
- 编号(16715)
- 成果(14248)
- 部(13957)
- 教育部(12693)
- 重点(12692)
- 性(12381)
- 人文(12263)
- 国家社会(12211)
- 制(11978)
- 大学(11852)
- 创(11795)
共检索到177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国强 刘兵勇
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为宜?股权集中度是否存在合理的区间?为此,文章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从上市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股东制衡越强,风险承担水平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风险承担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在50%、20%、15%和10%以上时验证其与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低于10%后,股权持续分散、降低风险承担的效应递减。因此,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比例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保持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普遍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第一大股东的治理动力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大。无论控股股东的性质如何,大股东持股都能够强化控股股东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但是,激励效应的强度受其性质的显著影响:流通股股东控股比例的解释力最强,法人股股东其次,国家股股东最弱。流通股股东随着其对公司管理控制权的增大,其激励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消极的激励功能转化为积极的治理功能。作为控股股东的流通股股东所发挥的积极治理功能还表明,流通股比例的消极治理影响根本源于流通股股东的非控股地位及其所产生的权利弱化。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参与管理改善的动机和能力就越强。对于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而言,较高程度的集中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莉娅
选择中国7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指标,以外资持股作为战略引资指标,以信用风险和资产风险作为风险承担指标,基于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集中度、战略引资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前五大股东持股同商业银行风险之间为U型关系,"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冲突两种风险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外资持股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第二,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持股和外资持股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第三,向好的经济环境、高资产收益率、更大的资产规模、更高的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战略引资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亚民 姜诚
本文以2014~2016年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2013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作为年度数据,研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制衡程度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选择会受到内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程度的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不仅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还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比率,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程度则会造成相反的影响。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股权制衡 现金股利 创业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明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洁 王宗军
文章以2001-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4385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上升(Ⅰ)、下降(Ⅱ)、再上升(Ⅲ)、再下降(Ⅳ)四个阶段,并且,Ⅲ和Ⅳ两种相反趋势的分水岭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这个点。这个点的发现对于国有股减持和引入股权制衡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就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引入股权制衡对提升经营业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公司业绩 股权制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王家祺 宋顺林
本文采用曲线模型研究了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在1998年二次曲线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型既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也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在1999、2001年和2002年,幂函数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这些模型仅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不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资金侵占 第一大股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生 史煜筠
第一大股东性质以及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2002年在深沪两地上市交易的1181家上市公司的02~04连续三年数据,分析了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家法人股)的上市公司的绩效显著高于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法人股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而非国有法人股比例则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性质 股权比例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赫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更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2008—2012),引入相关公司治理变量、行业变量,研究发现:(1)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向影响,随着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经营绩效降低;因此,一味地通过提高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试图牵制控股股东,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价值;与此对应,本文发现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2)第一大股东的更换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绩效;第一大股东的更换带来的经营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效应以及公司治理方法的改变、战略的转移,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但是第一大股东的更换对于公司绩效提升的正向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嵘 王春峰
本文选取2000~200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基于股权有偿协议转让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的79起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从价格行为和交易量两个角度,对该类事件信息披露前后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股市普遍存在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的现象。本文还从持股比例、股权的所有权性质和股权变更的程度等角度,发现对于市场尤为关注的信息,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的情况更为严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迎科
基于92家企业2002~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涉农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比例安排问题,发现从整体上存在涉农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底部绩效陷阱"。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低点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7.3%,其分布区间约为[37%,38%]。股权性质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是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高点的持股比例约为36.5%,存在"顶部绩效馅饼";非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是显著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低点的持股比例约为33.7%,其分布区间约为[33%,34%],存在"底部绩效陷阱"。整体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U型曲线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性质股东贡献的。该结论表明涉农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暂时性困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文章采用2002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能源、公用事业、工业、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行业695家上市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观察值为样本,从行业竞争角度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持股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较弱,当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在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是非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
关键词:
行业竞争 第一大股东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