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5)
- 2023(14760)
- 2022(12850)
- 2021(12163)
- 2020(10173)
- 2019(23664)
- 2018(23242)
- 2017(45933)
- 2016(24424)
- 2015(27313)
- 2014(27139)
- 2013(26532)
- 2012(23982)
- 2011(21242)
- 2010(20912)
- 2009(19118)
- 2008(18555)
- 2007(16042)
- 2006(13784)
- 2005(11778)
- 学科
- 济(98234)
- 经济(98127)
- 管理(74701)
- 业(72595)
- 企(62264)
- 企业(62264)
- 方法(49774)
- 数学(43896)
- 数学方法(43356)
- 财(27728)
- 农(24729)
- 中国(23077)
- 业经(21248)
- 务(19662)
- 财务(19591)
- 财务管理(19561)
- 学(18718)
- 企业财务(18711)
- 制(17632)
- 地方(17459)
- 贸(17053)
- 贸易(17044)
- 易(16531)
- 农业(16361)
- 理论(16005)
- 技术(15430)
- 融(14799)
- 金融(14797)
- 和(14775)
- 环境(14440)
- 机构
- 大学(344629)
- 学院(342009)
- 管理(143213)
- 济(138948)
- 经济(136105)
- 理学(125451)
- 理学院(124219)
- 管理学(122071)
- 管理学院(121453)
- 研究(106087)
- 中国(79840)
- 京(70733)
- 财(64335)
- 科学(63237)
- 财经(53176)
- 所(50604)
- 中心(49200)
- 业大(49132)
- 农(48756)
- 经(48559)
- 江(46658)
- 研究所(46031)
- 北京(44153)
- 范(42632)
- 师范(42260)
- 经济学(41711)
- 财经大学(40157)
- 院(38937)
- 州(38405)
- 商学(38147)
- 基金
- 项目(239786)
- 科学(190381)
- 基金(176951)
- 研究(176009)
- 家(152627)
- 国家(151364)
- 科学基金(132526)
- 社会(112012)
- 社会科(106295)
- 社会科学(106266)
- 基金项目(94624)
- 省(91915)
- 自然(87306)
- 自然科(85355)
- 自然科学(85337)
- 自然科学基金(83797)
- 教育(81422)
- 划(77301)
- 资助(73035)
- 编号(71707)
- 成果(56485)
- 部(53925)
- 重点(52532)
- 创(50049)
- 发(49270)
- 课题(47413)
- 教育部(47201)
- 创新(46601)
- 人文(46361)
- 科研(46044)
- 期刊
- 济(144518)
- 经济(144518)
- 研究(97783)
- 中国(55669)
- 管理(52028)
- 财(50297)
- 学报(50256)
- 科学(47383)
- 农(43134)
- 大学(39354)
- 学学(37253)
- 教育(33405)
- 融(30121)
- 金融(30121)
- 农业(29880)
- 技术(29778)
- 财经(26307)
- 业经(24275)
- 经济研究(23044)
- 经(22350)
- 问题(18992)
- 理论(17400)
- 技术经济(16782)
- 图书(16153)
- 实践(15875)
- 践(15875)
- 商业(15641)
- 科技(15569)
- 现代(15106)
- 版(14912)
共检索到479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宏斌 肖志超 刘晓丽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公告数据,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考察股权质押的时机选择及质押公告披露后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股权质押存在明显的择时效应,投资者情绪直接影响控股股东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股权质押公告的市场反应在情绪高涨和低落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是公司内外部因素交织后的综合结果;在情绪高涨期,未发生过重大违规和掏空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对股权质押公告的反应更为积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汉昌
我国资本市场频现的IPO破发现象使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策略成为行为金融理论关注的对象。本文选择沪深两市2010-2012年65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前后股东户数变化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考察投资者对IPO破发的反应。研究发现,IPO破发中小投资者因代表性偏差、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而产生过度反应,而机构投资者因信息优势和技术经验优势而过度自信以至于产生过度反应;由于投资者过度反应,退出股东的势力压倒进入股东的势力,造成破发股在市场上面临着在股东户数减少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情形下新一轮股东的大洗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汉昌
我国资本市场频现的IPO破发现象使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策略成为行为金融理论关注的对象。本文选择沪深两市2010-2012年65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前后股东户数变化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考察投资者对IPO破发的反应。研究发现,IPO破发中小投资者因代表性偏差、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而产生过度反应,而机构投资者因信息优势和技术经验优势而过度自信以至于产生过度反应;由于投资者过度反应,退出股东的势力压倒进入股东的势力,造成破发股在市场上面临着在股东户数减少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情形下新一轮股东的大洗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频繁发生个股"闪崩"现象,这些个股大都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问题,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加剧股权质押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提高股价的崩盘风险,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股权质押的股价崩盘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可通过缓解股权质押问题并稳定投资者情绪,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投资者情绪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芳 张笑愚
实体经济中严重的"脱实向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迎合理论,以资本市场中的实体企业行为与投资者群体为微观影响因素切入点,深度剖析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诱发因素及作用机制。以2010—2019年中国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会显著增加;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使实体企业采用金融化投资行为迎合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产生的迎合效应,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并不会基于蓄水池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而更多通过持有长期金融资产进行套利;配置长期金融资产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为了迎合高涨的投资者情绪的重要选择;在牛市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主要为了迎合投资者而增加金融化投资,在熊市中则是为了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实体企业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涨的投资者情绪背景下的策略性金融投资行为,为相关监管机构强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现象在资本市场愈演愈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在二级市场释放信号,引发股价异常波动。文章利用上证A股上市公司质押公告数据,考察股权质押公告披露后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会引发市场的负面反应,非国有企业质押公告会引发显著的消极反应,市场对国有企业质押公告没有表现出负面反应,下降行情中市场更早对公告做出反应,且反应程度更剧烈。因此,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严格审批并加强监管,削弱市场消极反应,提高市场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市场反应 股权性质 市场行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预测
[作者]
程晨 陈青
为适应新时代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经济政策经历着不断的调整以寻求高质量增长的实现路径。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怎样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微观行为?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制度的有效运行取决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即企业、银行、投资者三者博弈的结果;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并且与其质押程度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资产专用程度和成长性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情绪作为中介变量,解释了政策不确定性对股权质押行为影响的传导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蒋玉梅 王明照
以1998年~2008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股票价格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反应特征以及投资者情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于盈余公告效应具有系统性影响,情绪乐观时的市场对于正的意外盈余具有更积极的反应,反之则是对负的意外盈余具有更消极的反应;情绪悲观时,市场对于正负意外盈余的反应是不对称的,负意外盈余对市场的冲击力度更大。研究结果为投资者情绪影响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市场对消息的错误反应可能是投资者情绪驱动股票误定价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说明在事件研究中应增加股票市场对消息反应的时变性考虑,以提高...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盈余公告 市场反应 事件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培 余祖伟 侯天娇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其决策的影响过程,得出投资者情绪会影响公开增发的市场反应。如果投资者情绪逐步高涨,受其影响,公开增发的市场反应也是由负到正逐步变大。接着以A股市场2006年至2010年来实施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变系数模型,实证了在不同投资者情绪下,公开增发市场反应的差异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海鑫 鹿坪 田甜
以中国沪深股市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市场反应与盈余操纵择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在情绪高涨期比在情绪低迷期更高(低),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ERC与投资者情绪正(负)相关。第二,公司盈余的操纵性应计成分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正相关。对于公布利好盈余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对于公布利空盈余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情绪越低迷,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第三,随着盈余反应系数的上升,管理者提早报告利好盈余消息,推迟报告利空盈余消息的时间选择行为会得到增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庆 朱迪星
本文放松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中关于经理人长短期目标权衡外生的假设,构建了考虑股权结构影响下企业迎合投资行为的理论模型。推论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理人由于任命制的约束,会更关注短期价格的影响从而有更强的迎合投资倾向,另外,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也对企业的迎合投资行为有正向影响。同时,本文还利用我国资本市场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琦 张标
在管理者理性而投资者非理性的分析框架下,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因控股股东特性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以2005—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而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得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负相关性更强,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性更强;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更大;终极控股股东两权不发生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与非效率投资无关,而两权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过度投资。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投资者情绪 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青
本文以2009-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在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不同的情况下,股权融资成本对投资者情绪的反应敏感性有何差异。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即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进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此外,现金持有具有调作用,即当公司现金持有的水平较高时,股权融资成本对投资者情绪的反应更加敏感,两者之间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这表明,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投资者和管理者的理性培养,企业应提高并完善其现金管理制度。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现金持有 股权融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