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1)
2023(12757)
2022(10728)
2021(10122)
2020(8532)
2019(19124)
2018(18801)
2017(36471)
2016(19086)
2015(21316)
2014(20370)
2013(19724)
2012(17626)
2011(15539)
2010(15350)
2009(14179)
2008(13877)
2007(12137)
2006(10354)
2005(9127)
作者
(49769)
(41774)
(41521)
(39445)
(26518)
(19938)
(18862)
(16032)
(15963)
(14694)
(14303)
(14015)
(13254)
(13017)
(12844)
(12841)
(12355)
(12052)
(12032)
(11957)
(10073)
(9925)
(9827)
(9576)
(9428)
(9235)
(9128)
(8988)
(8367)
(8037)
学科
(74999)
经济(74883)
管理(66646)
(61888)
(54650)
企业(54650)
方法(37016)
数学(33048)
数学方法(32648)
(25622)
(19996)
中国(18759)
(18143)
(17250)
财务(17205)
财务管理(17168)
业经(17043)
企业财务(16455)
技术(16340)
(14180)
银行(14167)
(14129)
金融(14126)
(13807)
(13478)
(13289)
贸易(13279)
(12951)
体制(11706)
技术管理(11625)
机构
大学(261285)
学院(259821)
(113533)
经济(111468)
管理(108176)
理学(93510)
理学院(92680)
管理学(91263)
管理学院(90747)
研究(78890)
中国(63881)
(56896)
(52121)
财经(45086)
科学(42603)
(41134)
中心(38720)
(37630)
经济学(36000)
(35877)
财经大学(34029)
业大(34026)
(33609)
经济学院(32530)
北京(31926)
研究所(31791)
商学(29956)
商学院(29677)
(29420)
(29278)
基金
项目(178271)
科学(144113)
基金(134429)
研究(132391)
(114992)
国家(114092)
科学基金(101584)
社会(88236)
社会科(84005)
社会科学(83987)
基金项目(71124)
(68059)
自然(65077)
自然科(63567)
自然科学(63546)
自然科学基金(62454)
教育(61652)
(56627)
资助(53826)
编号(51464)
(40942)
成果(40440)
(40306)
(39545)
重点(39357)
创新(37949)
国家社会(37714)
教育部(36652)
(36504)
人文(35864)
期刊
(118791)
经济(118791)
研究(76167)
中国(48955)
(47904)
管理(44591)
科学(33381)
学报(33236)
(29595)
金融(29595)
(29395)
大学(27799)
学学(26467)
技术(25190)
财经(23549)
教育(22383)
(20094)
农业(19221)
经济研究(19096)
业经(18812)
问题(15531)
理论(13772)
财会(13334)
技术经济(13204)
实践(12309)
(12309)
(12281)
科技(12100)
统计(11588)
会计(11477)
共检索到381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海芳  谭袁月  王志强  
股权质押给股票市场带来较大风险,那么限制股权质押比例能否起到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呢?本文基于“质押新规”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从股票收益率、波动率、停牌交易日占比和非流动性四个方面研究股权质押比例限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公司治理和股东持股角度进行了机制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质押比例限制对低质押比例企业造成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短期看,设定质押比例上限对个股的收益率和流动性存在负向冲击,对个股的波动率存在正向冲击,股权质押比例限制总体上降低了股票市场稳定性。“质押新规”对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的企业的个股收益率产生了负向冲击,对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小的企业的个股非流动性存在正向冲击;尽管“质押新规”针对的是高质押比例企业,但对低质押比例企业也产生了冲击。“质押新规”的负向冲击主要通过盈余管理和股东持股比例变动向市场传递。因此,应对股权质押风险,需要关注企业的盈余管理等经营状况和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动,并防范溢出效应造成的风险传染。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梦菲  徐斯旸  陈辉  
以供求理论为基础推演新三板市场股票流动性正向影响股权质押水平的理论假说,并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越高,股权质押水平越高,这可能是由于股票流动性便于质押的效应支配了便于出售的效应所致。以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转让方式由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为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不改变研究结论。股票流动性可能也会通过信息有效性路径影响股权质押水平;股票转让方式变更对股权质押水平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大规模公司和股东人数较多的样本组中更加显著。基于此,建议决策层在建设股权质押市场时区分质物的价值是否会受到出质人行为的影响;质权人在评估不同的新三板出质人时为流动性提供机制设定差异化决策权重;挂牌公司在做出影响股票流动性的决策时考虑股票流动性对股权质押水平的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孙建飞  
利用2015年中国A股股灾作为自然实验,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股权质押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停牌决策,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净持有比例等公司治理特质以及股权质押对公司在股灾中停牌有显著正向影响。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实施停牌的可能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灾中的停牌操纵对公司净复牌收益率呈显著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惩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孙建飞  
利用2015年中国A股股灾作为自然实验,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股权质押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停牌决策,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净持有比例等公司治理特质以及股权质押对公司在股灾中停牌有显著正向影响。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实施停牌的可能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灾中的停牌操纵对公司净复牌收益率呈显著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惩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蓓  
利用股权质押新规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监管新规对股权质押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新规显著抑制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对非效率投资发挥显著抑制作用;机制分析显示,监管新规引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下降、盈余管理减少,由此弱化两权分离及信息不对称,减少公司非效率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监管规则变化对抑制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作用更为显著。据此,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股权质押行为监管,限制高比例质押和连续质押;强化信息披露监管,重视发挥独立审计机构作用;质权人也应加强股权质押业务事前调查与事后监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志国  张宇晴  金龙  
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出台减持新规对内部人行为进行限制,以期增强市场公平性,但新规出台的同时,股权质押水平攀升且爆仓事件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减持新规出台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减持新规推动了股权质押水平提升,且该政策效应在高估值和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持新规通过降低股票流动性提升公司的股权质押水平,但是信息透明度对流动性的积极作用可以弱化这一政策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对内部人交易的过多限制推动了市场中的股权质押,减持新规仍未起到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来看,本文不仅为测度减持新规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持,还为解释资本市场股权质押增长现象贡献了新的视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彤彤  
以往文献大多研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限制股指期货交易为自然实验,研究限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可与以往研究成果形成对照和相互印证,为研究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限制股指期货交易期间,所有股票的信息反应速度和信息含量均出现了显著下降,并且股指期货交易品种所对应的成份股的定价效率下降得更为明显。为此,建议在放松股指期货交易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从而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彤彤  
以往文献大多研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限制股指期货交易为自然实验,研究限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可与以往研究成果形成对照和相互印证,为研究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限制股指期货交易期间,所有股票的信息反应速度和信息含量均出现了显著下降,并且股指期货交易品种所对应的成份股的定价效率下降得更为明显。为此,建议在放松股指期货交易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充分发挥其价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金思静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频繁出现上市公司随意停牌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大股东股权质押曝出越来越多的违规问题,上市公司随意停牌的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鉴于此,文章以2015年6月29日至7月9日发生的"千股停牌"事件作为研究背景,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票停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千股停牌"事件期间,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申请停牌的概率显著更高,停牌时间显著更长;与次大股东相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申请股票停牌概率和停牌时长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中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停牌概率和停牌时长存在更强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股票在"千股停牌"事件期间申请停牌的时间越长。最后,停牌公司在复牌后得到了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但这在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和不存在股权质押的公司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文章研究表明,存在股权质押的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具有操纵上市公司股票停牌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损害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股票流动性。文章的研究对于规范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以及完善股票市场的停牌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陈如茵  
以2007—2019年中国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股票误定价的程度变大;但这种影响是非对称的,即股权质押后股价高估的程度增大,而股价低估的程度并没有增大。影响机理分析发现,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票误定价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股权质押后公司加强了盈余管理,且投资者情绪高涨,从而加大了股票误定价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增强了股权质押对股票误定价程度的正向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和更多的分析师关注能够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误定价程度的正向影响,降低股价高估程度,发挥治理效应;但机构投资者在股权质押与股票误定价的关系中并没有发挥治理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坤  田祥宇  
以2005—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可能引致的风险分为比例、道德、市场和法律四类风险,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与股权质押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能够缓解股权质押引起的本期和未来一期的比例、市场和法律风险及未来一期的道德风险;(2)投资者情绪仅在本期和未来一期的比例及未来一期法律风险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一步将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和情绪指数高低进行分类发现,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股票回购会提升股权质押比例风险,且投资者情绪无法起到中介作用。高情绪样本和低情绪样本都可以缓解本期和未来一期的比例、市场和法律风险,但投资者情绪只有在低情绪样本中才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以上发现说明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和创造利好消息抬高股价,从而缓解股权质押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亮  
以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强;相对于非信息披露违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媒体报道数量更多,从而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抑制了公司的违规倾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亮  
以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强;相对于非信息披露违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媒体报道数量更多,从而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抑制了公司的违规倾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中文  刘亚娟  朱芳芳  
股票质押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中间业务,为其带来了较丰厚的利润,但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商业银行要承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而质押率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简述了股票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及实证研究运用VaR方法评定股票质押率水平的高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飞  张庆君  
股权质押是指资金融入方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质押给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融资的一种方式,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泛使用。然而,股权质押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加剧了股价波动,给二级市场稳定运行带来了冲击。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股票增持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第二,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增持公司股票;第三,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其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行为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之中,在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密切留意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信息,并警惕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避免盲目"杀跌";二是督促资金融出方在股权质押前对质押人进行尽职审查,在股权质押发生后建立完善的质押股东评级标准,对循环质押和质押集中度较高的质押股东加强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其融资规模;三是在规范股权质押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出适当的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面临股权质押风险时主动承担和化解风险,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