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0)
- 2023(9188)
- 2022(7718)
- 2021(7357)
- 2020(6294)
- 2019(14233)
- 2018(14007)
- 2017(28381)
- 2016(15305)
- 2015(16534)
- 2014(16638)
- 2013(16253)
- 2012(15237)
- 2011(13726)
- 2010(14162)
- 2009(13390)
- 2008(13772)
- 2007(12507)
- 2006(11174)
- 2005(10352)
- 学科
- 济(56626)
- 经济(56546)
- 业(52149)
- 管理(49889)
- 企(43282)
- 企业(43282)
- 方法(27009)
- 数学(23601)
- 数学方法(23298)
- 财(23019)
- 务(16907)
- 财务(16879)
- 财务管理(16854)
- 企业财务(16361)
- 制(15894)
- 中国(15800)
- 农(14704)
- 银(13988)
- 银行(13981)
- 行(13243)
- 融(12769)
- 金融(12769)
- 业经(12718)
- 策(11609)
- 险(11171)
- 保险(11079)
- 贸(10781)
- 贸易(10776)
- 易(10540)
- 学(10377)
- 机构
- 大学(216445)
- 学院(214751)
- 济(89337)
- 经济(87337)
- 管理(86932)
- 理学(73378)
- 理学院(72660)
- 管理学(71584)
- 管理学院(71141)
- 研究(68745)
- 中国(59720)
- 财(50136)
- 京(44335)
- 财经(38593)
- 科学(38347)
- 经(35085)
- 所(34153)
- 中心(33856)
- 江(32562)
- 农(31095)
- 研究所(30174)
- 财经大学(28890)
- 北京(28419)
- 业大(26948)
- 经济学(26866)
- 州(26772)
- 范(25791)
- 师范(25581)
- 院(24634)
- 经济学院(24193)
- 基金
- 项目(134160)
- 科学(107128)
- 基金(100438)
- 研究(99314)
- 家(85980)
- 国家(85242)
- 科学基金(74465)
- 社会(64144)
- 社会科(60867)
- 社会科学(60851)
- 基金项目(51928)
- 省(49588)
- 自然(48535)
- 自然科(47507)
- 自然科学(47494)
- 自然科学基金(46746)
- 教育(45639)
- 资助(42778)
- 划(42494)
- 编号(40793)
- 成果(35530)
- 部(31089)
- 重点(29048)
- 性(27940)
- 教育部(27296)
- 创(27048)
- 课题(26861)
- 人文(26753)
- 项目编号(26550)
- 发(26402)
共检索到33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屈小兰 胡杉杉
如何对股权质押信息进行披露是影响相关利益主体决策判断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形式和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显著影响了投资者决策判断,而信息披露形式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形式作为调节变量,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取决于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水平的高低。在表格式披露水平下以及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知情权得到了满足,表格式信息披露导致投资者提高了投资的可能性判断,在文本式信息披露水平下投资者反而降低了投资的可能性判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宇
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说明,控制权转移威胁下的大股东存在着降低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掏空动机,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对股权质押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减弱。本文研究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监管层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钱爱民 张晨宇
基于股权质押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公司更可能披露好消息而隐藏坏消息。卖空机制、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外部监督治理作用,抑制股权质押公司隐藏坏消息的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随股市周期和产权性质而变化。而且,股权质押公司更可能及时披露好消息而延迟释放坏消息,且对坏消息的预测偏差更大。采用强制性披露样本发现类似的结论。本文丰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规避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监管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信息披露 坏消息 业绩预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牛建波 吴超 李胜楠
机构投资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机理是已有研究较少涉及的一个主题。本文在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率先比较研究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不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索了机构投资者与其所处股权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呈显著负向影响,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显著提升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在股权较为集中时,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产生正面影响,股权集中且机构投资者为稳定型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正面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角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同时有利于加深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吴娅玲
以深市A股5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投资者保护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与投资者保护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股权集中对信息披露的作用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不仅应该建立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而且还应该建立大股东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鼓励大股东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股权集中 投资者保护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嘉祺 郭雪萌
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主线,选取具有中国证券市场特点的契约环境要素相关指标,利用A股市场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探究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信息披露过程合理性、披露时间的选择、信息透明度和股东回报的契约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考察现有契约是否真正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研究发现中国政策主导下的股权契约环境整体合理有效,但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契约环境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水平仍有待提升。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契约环境 股东回报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绍辉 吴樊
文章以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股权质押与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具体研究财务风险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的股权质押行为显著增加了财务风险,从而增加了企业盈余管理动机,降低了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第二,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体现在债务结构的改变,具体表现为银行方更倾向于对进行股权质押的企业提供短期贷款与抵押贷款、减少对信用贷款的提供,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第三,基于异质性分析视角,“融资歧视”问题与国有企业天生的政治背景,国有企业对股权质押带来影响的抵抗性比非国有企业更大。由于分析师对企业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监督作用,分析师较多的企业的股权质押对其信息披露质量的负面影响更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立雄
本文认为对会计师而言,理解投资者如何作出决策(实证理论)以及应如何作出决策(规范理论)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准确地描述真实经济事项的能力;有助于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数量、类型和形式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判断或预测;有助于理解决策者准确地对其认知的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有助于理解投资者如何解决决策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决策风格对信息利用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决策 信息披露 规范理论 实证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频繁发生个股"闪崩"现象,这些个股大都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问题,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加剧股权质押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提高股价的崩盘风险,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股权质押的股价崩盘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可通过缓解股权质押问题并稳定投资者情绪,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投资者情绪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昌锐 邹昕钰
文章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机构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越积极,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没有受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顺武 陶华飞
研究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异质机构及其所处股权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当股权集中且存在稳定型机构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当股权集中且存在交易型机构时,二者显著负相关。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和股权分置改革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常青 幸伟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临时公告为切入点,在区分公告消息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发现,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将披露更多的好消息,而且好消息更可能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可能在非交易日披露。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还发现,该现象只存在无投资者关注和非连续质押的样本中;只有在股价下跌临近平仓线时,控股股东才干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该行为能显著提升股价,化解股价下跌的危机,但与此同时,这也加剧了股价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临时公告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筱奇 刘阳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遏制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应该从而有助于股权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起到遏制投机,规范资本市场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验证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引起了我国股权投资者的关注,并且能够显著的有助于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报告披露 决策有用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苏亚民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在年报中通常会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披露。因此,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均构成股权质押公司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动机。但是,股权质押公司更有可能出于信息操纵动机策略性地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程度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动机下的年报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程度也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公司夸大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但也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治理、债权人治理与内部股东治理,是抑制股权质押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甄别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