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3)
- 2023(5145)
- 2022(4362)
- 2021(4204)
- 2020(3504)
- 2019(7988)
- 2018(7996)
- 2017(16189)
- 2016(8701)
- 2015(9675)
- 2014(9522)
- 2013(9224)
- 2012(8811)
- 2011(7949)
- 2010(8386)
- 2009(7876)
- 2008(8213)
- 2007(7557)
- 2006(7016)
- 2005(6576)
- 学科
- 业(33801)
- 济(33614)
- 经济(33577)
- 管理(33322)
- 企(30533)
- 企业(30533)
- 财(14633)
- 方法(13565)
- 数学(11368)
- 数学方法(11198)
- 务(11091)
- 财务(11066)
- 财务管理(11054)
- 企业财务(10718)
- 策(10188)
- 农(9759)
- 制(8886)
- 业经(8869)
- 中国(8271)
- 及其(6409)
- 地方(6344)
- 农业(6305)
- 贸(6239)
- 贸易(6235)
- 易(6109)
- 划(6002)
- 技术(6000)
- 银(5925)
- 银行(5925)
- 理论(5853)
- 机构
- 学院(126000)
- 大学(124946)
- 管理(53762)
- 济(52622)
- 经济(51443)
- 理学(45110)
- 理学院(44728)
- 管理学(44245)
- 管理学院(43963)
- 研究(39967)
- 中国(32767)
- 财(29247)
- 京(25802)
- 财经(22226)
- 科学(20710)
- 经(20056)
- 江(19959)
- 中心(19269)
- 所(19258)
- 研究所(16651)
- 北京(16620)
- 财经大学(16309)
- 州(16174)
- 农(15258)
- 范(15171)
- 师范(15090)
- 经济学(14500)
- 商学(14487)
- 商学院(14336)
- 院(14271)
- 基金
- 项目(74038)
- 科学(59467)
- 研究(58379)
- 基金(54531)
- 家(45522)
- 国家(45115)
- 科学基金(39975)
- 社会(36828)
- 社会科(34990)
- 社会科学(34982)
- 基金项目(27804)
- 省(27606)
- 教育(26364)
- 编号(25927)
- 自然(25070)
- 自然科(24507)
- 自然科学(24502)
- 自然科学基金(24143)
- 成果(23242)
- 划(23199)
- 资助(22964)
- 项目编号(17080)
- 部(16864)
- 课题(16442)
- 性(15938)
- 重点(15723)
- 发(15310)
- 人文(15098)
- 教育部(15008)
- 创(14997)
共检索到201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钱爱民 张晨宇
基于股权质押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公司更可能披露好消息而隐藏坏消息。卖空机制、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外部监督治理作用,抑制股权质押公司隐藏坏消息的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随股市周期和产权性质而变化。而且,股权质押公司更可能及时披露好消息而延迟释放坏消息,且对坏消息的预测偏差更大。采用强制性披露样本发现类似的结论。本文丰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规避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监管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信息披露 坏消息 业绩预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宇
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说明,控制权转移威胁下的大股东存在着降低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掏空动机,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对股权质押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减弱。本文研究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监管层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苏亚民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在年报中通常会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披露。因此,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均构成股权质押公司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动机。但是,股权质押公司更有可能出于信息操纵动机策略性地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程度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动机下的年报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程度也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公司夸大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但也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治理、债权人治理与内部股东治理,是抑制股权质押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甄别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常青 幸伟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临时公告为切入点,在区分公告消息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发现,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将披露更多的好消息,而且好消息更可能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可能在非交易日披露。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还发现,该现象只存在无投资者关注和非连续质押的样本中;只有在股价下跌临近平仓线时,控股股东才干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该行为能显著提升股价,化解股价下跌的危机,但与此同时,这也加剧了股价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临时公告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屈小兰 胡杉杉
如何对股权质押信息进行披露是影响相关利益主体决策判断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形式和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显著影响了投资者决策判断,而信息披露形式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形式作为调节变量,对投资者决策判断的影响取决于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水平的高低。在表格式披露水平下以及信用风险揭示充分性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知情权得到了满足,表格式信息披露导致投资者提高了投资的可能性判断,在文本式信息披露水平下投资者反而降低了投资的可能性判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陈婕
文章分析了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有效抑制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梅 张泽南 刘洁
当前,数字化概念正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数字化转型信息可能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的手段。本文以2007—2019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境下,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操纵行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企业会在年报中披露更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即在股价下跌、融资约束、业绩压力的情况下,该现象越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热度越高、信息环境越差,企业越有可能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进行市值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会带来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产生股价提升效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的同时并未相应增加长期投资。研究为监管部门防范治理概念炒作乱象,规范股权质押后的信息披露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晨宇 武剑锋
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更可能发生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这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存在着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机会主义动机,导致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概率增加。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概率显著降低。而且,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在低投资者保护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无政治关联企业中更为显著,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隐藏坏消息的公司中。同时,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和质押期限的增加而增强,但公司经营违规概率在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并未显著增加。本文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具有规避控制权转移的市值管理动机,迫于大股东的市值管理需求,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对于监管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绍辉 吴樊
文章以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股权质押与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具体研究财务风险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的股权质押行为显著增加了财务风险,从而增加了企业盈余管理动机,降低了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第二,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体现在债务结构的改变,具体表现为银行方更倾向于对进行股权质押的企业提供短期贷款与抵押贷款、减少对信用贷款的提供,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第三,基于异质性分析视角,“融资歧视”问题与国有企业天生的政治背景,国有企业对股权质押带来影响的抵抗性比非国有企业更大。由于分析师对企业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监督作用,分析师较多的企业的股权质押对其信息披露质量的负面影响更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丽贞 马越 陆通
本文选取2013—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数据,从融资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控制权转移和股价波动角度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研究发现: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时,存在缓解被质押公司融资约束、掏空上市公司、防止自身控制权转移和稳定股价的动机。被质押公司融资约束越强,大股东自身掏空动机越大,质押比率越高,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控制权降低时会增加股权质押比率,而在股价剧烈波动时股权质押比率会有所降低。本文研究结果对认识大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和影响,纾解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股权质押 纾解策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嘉祺 郭雪萌
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主线,选取具有中国证券市场特点的契约环境要素相关指标,利用A股市场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探究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信息披露过程合理性、披露时间的选择、信息透明度和股东回报的契约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考察现有契约是否真正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研究发现中国政策主导下的股权契约环境整体合理有效,但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契约环境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水平仍有待提升。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契约环境 股东回报 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项英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以PEG模型计量股权融资成本,引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机构投资者竞争度,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无论规模还是结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度比较低,对信息披露和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影响不明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如何推动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股权融资成本 机构持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项英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以PEG模型计量股权融资成本,引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机构投资者竞争度,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无论规模还是结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度比较低,对信息披露和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影响不明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如何推动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股权融资成本 机构持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新铭
区域股权市场是为某一区域非上市非公众公司提供股权托管、交易、融资服务的证券市场,与交易所场内市场相对应,属于场外交易市场。它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区域股权市场刚刚兴起,受制于监管体系、监管水平的局限,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规范性还有待提高。借鉴成熟场外市场建设经验,构建适合非上市非公众公司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已经成为区域股权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