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1)
- 2023(11340)
- 2022(9627)
- 2021(9040)
- 2020(7845)
- 2019(18186)
- 2018(17844)
- 2017(35069)
- 2016(18949)
- 2015(21660)
- 2014(21656)
- 2013(21188)
- 2012(19466)
- 2011(17486)
- 2010(18336)
- 2009(17666)
- 2008(16836)
- 2007(15329)
- 2006(13132)
- 2005(11845)
- 学科
- 济(77817)
- 经济(77741)
- 业(56162)
- 管理(55519)
- 企(48093)
- 企业(48093)
- 方法(41166)
- 数学(37342)
- 数学方法(36712)
- 融(27686)
- 金融(27684)
- 银(25500)
- 银行(25478)
- 中国(24589)
- 行(24556)
- 财(24102)
- 农(20188)
- 制(19062)
- 务(17394)
- 财务(17348)
- 财务管理(17314)
- 企业财务(16595)
- 业经(16323)
- 地方(15595)
- 学(14142)
- 理论(13841)
- 贸(13606)
- 贸易(13592)
- 农业(13281)
- 易(13237)
- 机构
- 学院(271022)
- 大学(269102)
- 济(109438)
- 经济(106986)
- 管理(104919)
- 理学(90468)
- 理学院(89561)
- 管理学(87652)
- 管理学院(87162)
- 研究(84374)
- 中国(71424)
- 京(55367)
- 财(53189)
- 科学(50576)
- 农(44098)
- 财经(42565)
- 所(42461)
- 中心(42310)
- 江(40004)
- 业大(39582)
- 经(38537)
- 研究所(38297)
- 北京(34948)
- 农业(34668)
- 经济学(34115)
- 州(32973)
- 范(32623)
- 师范(32237)
- 财经大学(31834)
- 经济学院(31019)
- 基金
- 项目(176584)
- 科学(138193)
- 研究(127998)
- 基金(127501)
- 家(110210)
- 国家(109295)
- 科学基金(94281)
- 社会(79967)
- 社会科(75961)
- 社会科学(75935)
- 省(70344)
- 基金项目(66904)
- 自然(61611)
- 教育(61102)
- 自然科(60233)
- 自然科学(60218)
- 自然科学基金(59131)
- 划(58634)
- 资助(54463)
- 编号(52849)
- 成果(43186)
- 重点(40051)
- 部(39270)
- 创(37069)
- 发(36863)
- 课题(36428)
- 创新(34640)
- 科研(34357)
- 教育部(34044)
- 大学(33829)
- 期刊
- 济(114492)
- 经济(114492)
- 研究(75307)
- 中国(50949)
- 财(44003)
- 学报(40671)
- 农(40103)
- 融(39892)
- 金融(39892)
- 管理(37761)
- 科学(36600)
- 大学(31293)
- 学学(29676)
- 教育(27311)
- 农业(26047)
- 技术(25696)
- 财经(21480)
- 业经(18689)
- 经济研究(18415)
- 经(18261)
- 统计(16103)
- 问题(15029)
- 策(14744)
- 技术经济(13816)
- 业(13797)
- 理论(13678)
- 决策(13266)
- 版(13099)
- 财会(13039)
- 实践(12392)
共检索到397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林
中国股票市场普遍偏好股权融资,但迄今为止尚缺乏理论模型分析,也未与国外的融资顺序理论模型进行比较。我们首先分析了发达经济国家与公司融资相关的理论,然后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是因为上市公司利用政府为国有企业改革所做的制度性安排,在给定不损失控制权的条件下,使得融资收益最大化,以此剥夺外部股东的权益。本文设计了一个事前约束和事后干预机制,可以把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内生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成龙 杨松贺
中国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存在典型的异常优序融资现象,在微观上主要表现为公司通过各种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圈钱"行为,在宏观上表现为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被强化,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融资效率不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控制人主导是中国公司强烈股权融资偏好形成机理的主要特征,应从优化资本结构和强化公司治理入手,以制衡控制人的权力为着眼点,强力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形成机理 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关键词:
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资本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增发股票 Logit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莉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赵艰申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偏好 啄食顺序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峰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违背了西方"融资优序理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比率严重偏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高溢价资本收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想法。
关键词:
股权融资 上市公司 证券交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然后是举债,直到因债务融资引起企业财务亏空概率达到危险区时才最后发行股票。这一“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恰恰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理论上讲,这增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从实践看,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应加以规范治理。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偏好 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伟 穆爱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亿红 江青军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不少学者都以股权融资成本为切入点进行论证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仅以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作为股权融资偏好的解释是表面的。本文从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认为造成这一偏好的深层原因在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偏好 成因 治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