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7)
- 2023(16048)
- 2022(13851)
- 2021(13029)
- 2020(10968)
- 2019(25073)
- 2018(24775)
- 2017(48796)
- 2016(25929)
- 2015(29110)
- 2014(28645)
- 2013(28336)
- 2012(25863)
- 2011(23283)
- 2010(23436)
- 2009(22235)
- 2008(21299)
- 2007(18828)
- 2006(16925)
- 2005(15233)
- 学科
- 济(99131)
- 经济(99014)
- 管理(75362)
- 业(75233)
- 企(62186)
- 企业(62186)
- 方法(47221)
- 数学(41525)
- 数学方法(41092)
- 银(35610)
- 银行(35463)
- 中国(34143)
- 行(33809)
- 融(32496)
- 金融(32494)
- 财(30180)
- 制(28872)
- 农(26188)
- 业经(22730)
- 务(20589)
- 财务(20523)
- 财务管理(20488)
- 地方(20152)
- 企业财务(19582)
- 贸(19355)
- 贸易(19337)
- 易(18859)
- 学(18551)
- 农业(17382)
- 理论(17191)
- 机构
- 大学(361829)
- 学院(361059)
- 济(146130)
- 管理(144340)
- 经济(142819)
- 理学(123732)
- 理学院(122491)
- 管理学(120486)
- 管理学院(119842)
- 研究(114637)
- 中国(100714)
- 京(76009)
- 财(74149)
- 科学(67627)
- 财经(59070)
- 所(56394)
- 中心(55352)
- 农(53834)
- 经(53546)
- 江(52060)
- 研究所(50798)
- 业大(49663)
- 北京(48536)
- 经济学(44917)
- 范(44443)
- 财经大学(44322)
- 师范(44053)
- 州(43786)
- 农业(42247)
- 院(41301)
- 基金
- 项目(238722)
- 科学(187554)
- 研究(177125)
- 基金(173836)
- 家(149157)
- 国家(147900)
- 科学基金(128114)
- 社会(111844)
- 社会科(106124)
- 社会科学(106099)
- 省(92429)
- 基金项目(92197)
- 自然(82495)
- 教育(81164)
- 自然科(80580)
- 自然科学(80561)
- 自然科学基金(79109)
- 划(77362)
- 编号(73471)
- 资助(72540)
- 成果(59401)
- 部(53044)
- 重点(52542)
- 发(49837)
- 创(49703)
- 课题(49277)
- 创新(46361)
- 教育部(46154)
- 项目编号(46117)
- 科研(45681)
- 期刊
- 济(157104)
- 经济(157104)
- 研究(114296)
- 中国(67081)
- 融(60626)
- 金融(60626)
- 财(56342)
- 管理(52069)
- 学报(51824)
- 农(48518)
- 科学(47962)
- 大学(39710)
- 学学(37565)
- 教育(35894)
- 农业(31614)
- 技术(29340)
- 财经(29054)
- 业经(26150)
- 经济研究(25654)
- 经(24555)
- 理论(20772)
- 问题(20468)
- 实践(19093)
- 践(19093)
- 图书(17007)
- 技术经济(16923)
- 贸(16732)
- 商业(16649)
- 现代(16458)
- 科技(15707)
共检索到543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危平 杨明艳
总体上我国银行保险股权融合会产生溢价效应,保险系金融集团表现出溢价效应,而银行系金融集团则出现折价效应。财务风险和股东风险越大的金融集团,银保股权融合越容易产生溢价效应,银保融合度越大会减弱银保股权融合的溢价效应,且股权融合的价值效应受金融集团内生特征的影响,而不受集团规模大小和股权融合时间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变革之一。如果说把1992年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标志的话,那么把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生一点也不为过。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世武 郑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股权风险溢价研究的基础上 ,从投资者的角度 ,构建了中国A股市场投资指数 ,测算中国股票市场近 8年来的风险溢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周期选择、交易成本、股本规模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周期下股权溢价水平大不相同 ;同时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很高 ,忽略交易成本会大大高估溢价水平 ;在市场内部 ,经验分析结果显示股本规模与风险溢价负相关 ,小盘股的风险溢价水平最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霞
中国银行保险的股权融合发展至今,形式不断多样,从借道香港、参与IPO认购、参股入股到直接并购;主体不断增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银行与保险公司均有参与。这一现象既可以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内部资本市场等理论加以解释,又是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在监管政策的推动下出于财务投资或战略投资的现实决策。采用事件研究法以"平深恋"为例的实证研究还表明,市场对于股权融合也持较为乐观的预期,银行保险的财富效应有所显现。
关键词:
银行保险 股权融合 事件研究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象 余思勤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评级机构给予的信用级别与商业银行债券的风险溢价显著相关,且当债券级别越高时,风险溢价越低;当商业银行债券以浮动利率发行时,债券的风险溢价能显著降低。同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影响了债券市场上的资金供需情况,当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债券发行方商业银行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 风险溢价 实证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阙紫康
本文计算了1992~2000年、2001~2005年以及1992~2005年三个时间窗口下A股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率;基于历史数据,就投资者所要求的股权风险溢价、通货膨胀与股权风险溢价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相关分析也隐含了A股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A股 股权风险溢价 定价基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晨曦 吕萍
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学术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采用2006—2015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了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结果表明,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在选择是否采取国际化战略以及选择激进还是渐进的国际化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竞争性资源和竞争性资源的溢价效应均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且有助于其实施激进的国际化战略。竞争性资源的弱折价效应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并且有助于限制成员企业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晨曦 吕萍
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学术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采用2006—2015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了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结果表明,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在选择是否采取国际化战略以及选择激进还是渐进的国际化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竞争性资源和竞争性资源的溢价效应均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且有助于其实施激进的国际化战略。竞争性资源的弱折价效应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并且有助于限制成员企业的过度投资,促进其实施渐进的国际化战略。竞争性资源的强折价效应不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但是当成员企业被迫听从集团指令实施国际化战略时,该强折价效应有助于其实施激进的国际化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学斌 陆家骝
文章对Campbell和Cochrane的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修正,使用HJ方差界检验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CRRA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定价能力。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与CRRA模型相比,文章采用的模型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运锋 吴艳芳
在经济理论中,股权溢价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的,当实际溢价超过理论最大值时,就会产生无法解释的谜。本文运用中国股市的实际收益率数据,使用广义矩法(GMM),来估计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和时间偏好系数,看是否在理论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利用中国股市1991-2007年的完整样本与样本分割相结合,对比不同时间段的股权溢价状况和估计的参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股权溢价仍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各样本期变动很大。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广义矩法 股权溢价 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波 谢奉君 筐荣彪
文章使用GARCH、EGARCH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来对1991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时变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具有明显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ARCH效应和杠杠效应显著。模型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并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条件标准差比条件方差的拟合效果要更好一些。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瑞姣
在国外有关企业多元化的研究中,验证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建立了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旨在对这部分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述,以期对中国企业经营战略选择以及国内有关企业多元化的研究提供借鉴。首先总结了多元化和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度量方法,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将有关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忠雪 朱荣林 王宁
本文利用我国最新的上市公司资料,在得出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验证了代理问题和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关系。我们发现,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多元化程度呈倒U形曲线关系,流通股与多元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代理问题在有效解释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同时,也有效地解释了公司多元化折价的产生。
关键词:
公司多元化 折价 代理问题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灏 丁宏
本文放弃了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典型投资者假定,允许市场参与者存在异质性,从而讨论了损失厌恶投资具有不相同的评价参照点的情况下风险资产价格决定。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投资者异质性的存在的确提高了的损失厌恶对股权滋价的解释力度;另一方面短期内较低股权滋价由具有较低参照点的投资者决定,这由参照点较高的投资者决定的、长期股权滋价有扩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实际相吻合。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梦瑶
<正>文章基于《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文章基于《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研究发现,在《共同分类目录》绿债清单公布之前,深绿债券相较非绿色债券存在45.4个基点的绿色溢价,相较普通绿色债券则不存在绿色溢价。绿色溢价存在的原因是投资者偏好。即,发行绿色债券被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其往往具有更高的内部治理水平理水平,以及更低的违约风险,进而投资者愿意放弃部分经济收益来满足这种可能的低风险偏好。在《共同分类目录》绿债清单公布之后,尤其是2023年10至11月份,深绿债券相较普通绿色债券存在显著的的绿色溢价。文章研究验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绿色溢价的存在及其原因,并对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