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1)
- 2023(12634)
- 2022(10712)
- 2021(9866)
- 2020(8702)
- 2019(20253)
- 2018(19822)
- 2017(39422)
- 2016(21105)
- 2015(23835)
- 2014(23554)
- 2013(23298)
- 2012(21337)
- 2011(19057)
- 2010(18873)
- 2009(17615)
- 2008(17544)
- 2007(15624)
- 2006(12953)
- 2005(11416)
- 学科
- 济(92727)
- 经济(92634)
- 业(67666)
- 管理(67605)
- 企(58748)
- 企业(58748)
- 方法(51478)
- 数学(46471)
- 数学方法(46009)
- 财(29686)
- 农(21600)
- 务(21562)
- 财务(21521)
- 财务管理(21479)
- 企业财务(20641)
- 中国(19738)
- 业经(18525)
- 制(17296)
- 学(16598)
- 贸(16433)
- 贸易(16429)
- 易(15976)
- 地方(15053)
- 农业(14252)
- 技术(13106)
- 和(12859)
- 理论(12813)
- 融(12763)
- 金融(12760)
- 体(12543)
- 机构
- 大学(306444)
- 学院(304933)
- 济(129636)
- 经济(127321)
- 管理(124995)
- 理学(109855)
- 理学院(108808)
- 管理学(107099)
- 管理学院(106530)
- 研究(91069)
- 中国(69779)
- 京(61330)
- 财(60850)
- 科学(54184)
- 财经(50237)
- 农(46274)
- 经(45921)
- 业大(44300)
- 所(44083)
- 中心(43989)
- 江(43024)
- 经济学(41222)
- 研究所(40031)
- 财经大学(37899)
- 经济学院(37749)
- 北京(37450)
- 农业(36593)
- 范(36069)
- 师范(35656)
- 商学(34610)
- 基金
- 项目(209544)
- 科学(167565)
- 基金(157182)
- 研究(149632)
- 家(135947)
- 国家(134894)
- 科学基金(118500)
- 社会(98224)
- 社会科(93492)
- 社会科学(93467)
- 基金项目(83581)
- 省(80743)
- 自然(78338)
- 自然科(76605)
- 自然科学(76587)
- 自然科学基金(75297)
- 教育(70476)
- 划(67939)
- 资助(65411)
- 编号(59042)
- 部(48120)
- 重点(46742)
- 成果(46256)
- 创(43876)
- 发(42888)
- 教育部(42200)
- 科研(41386)
- 国家社会(41241)
- 创新(41030)
- 人文(41023)
共检索到419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法人股股东具有最强的积极性权益激励去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流通股股东具有最弱或最消极的权益激励和治理权力,国家股股东的权益激励介于两者之间(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在缺乏有效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环境下,分散化股权结构不能成为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国家股并非是最无效率的制度安排;较之分散化的流通股,它具有一定的制度优势。另外,同为非流通股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之间的显著激励差异表明:股权的非流通性并不是影响公司价值及其成长性的根本性问题,股权持有人的性质和身份才是影响股东治理激励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权益激励 公司治理 公司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茂平
文章以中国1997—1999年上市的公司运行到股权分置改革前(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结构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显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法人股比例则与公司绩效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明显。同时,实证研究发现,以前人们研究中所讲的U型关系并不存在。这一研究结论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而改善公司绩效,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王怀庭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颖
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第3季度季报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其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比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的股权激励类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程度不同。此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影响,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权结构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翠花 刘俊霞 陈磊
一、股权结构分析经济学一般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两个角度来研究股权结构,对前者的研究通常将公司股权结构划分为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以及股权相对集中三种类型,可以用洛伦兹曲线进行表示,如图1所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亮 王加胜
股权结构的分散性与国家股的大小呈负相关 ,与流通股的大小呈正相关。公司经营绩效与股权结构分散性、经理人员拥有的公司股权大小、职工持股呈正相关 ,与国家股的大小、经理人员薪金等呈负相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逸轩 雷韵文
本文以2003年至2007年度披露了R&D支出的623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对研发投资的综合作用。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R&D支出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控股的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更缺乏动力;高管持股与R&D支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能够促进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R&D支出 股权结构 高管激励 高新技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海平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9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告日前5日至公告日后20日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激励推出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呈现明显的股权激励效应,股权激励公告发布前后股票产生持续的累计异常正收益;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投资者通常会借助内幕信息提前买入,并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而普通投资者在公告发布后买入只能获得小部分的超额收益并且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事件研究法 超额累计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宇 韩永春 魏冰
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管的管理权力、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三者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要发挥正效应,取决于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权衡;(2)管理权力较大的情形下,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冲突可能更大,进而高管会更倾向于通过较大规模的并购,达到提高自己薪酬的机会主义目的,但公司绩效并未显著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解释了股权激励效果出现负效应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并购行为的有效性。
关键词:
管理权力 股权激励 兼并收购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惠芳 刘曼 潘立生
本文选取2007~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过度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投资效率 过度投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文强 贾生华
为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在六年的时间框架内检验了股权激励效应的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激励组的ROE和Tobin's Q值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股权激励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激励组的ROE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后的三年时间里均显著高于控制组,三年之后逐渐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能持续三年时间;激励组的Tobin's Q值在实施的第一年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但在随后的四年时间里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场价值存在长达四年的持续提升作用,但存在为期一年的时滞效应。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应 持续性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晓东 赵欣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75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计算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找出其变化趋势,并检验其显著性,来度量公告股权激励预案对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并研究了以不同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公告效应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A股市场对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告做出了显著为正的反应,以期权为标的物的股权激励的公告效应比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更大,A股市场尚未满足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标准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向琴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对政府官员侵权行为的约束机制,对2000年我国所有 A 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结论表明,公司第一大股东适度的股权集中有利于抑制政府官员的侵权行为。此外,通过缩小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持股差额也有助于约束政府官员的侵权行为。
关键词:
政府官员侵权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