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7)
2023(16756)
2022(14160)
2021(13089)
2020(11061)
2019(25311)
2018(24981)
2017(49308)
2016(26341)
2015(28908)
2014(28397)
2013(28253)
2012(25813)
2011(22832)
2010(22736)
2009(21241)
2008(21068)
2007(18738)
2006(16360)
2005(14517)
作者
(72579)
(60531)
(59992)
(57187)
(38714)
(28720)
(27195)
(23459)
(22867)
(21675)
(20701)
(20398)
(19213)
(19080)
(18511)
(18431)
(18149)
(17612)
(17317)
(17304)
(14853)
(14810)
(14634)
(13843)
(13496)
(13423)
(13392)
(13280)
(11969)
(11860)
学科
(111755)
经济(111628)
(101426)
管理(91127)
(90873)
企业(90873)
方法(52845)
数学(43063)
数学方法(42706)
(35641)
业经(33163)
(32789)
中国(27250)
(25970)
财务(25912)
财务管理(25874)
企业财务(24664)
农业(23204)
技术(22569)
(22403)
地方(20838)
理论(19947)
(18992)
(18953)
(18853)
贸易(18840)
(18253)
(17762)
(16824)
(16653)
机构
学院(372467)
大学(370226)
管理(156190)
(154887)
经济(151901)
理学(135471)
理学院(134142)
管理学(132356)
管理学院(131649)
研究(114657)
中国(89565)
(77293)
(73318)
科学(67838)
财经(59036)
(56565)
(55281)
(54330)
(53829)
中心(52513)
业大(52456)
研究所(49805)
北京(48378)
经济学(46830)
(45144)
师范(44759)
农业(44091)
财经大学(43995)
(43779)
商学(43112)
基金
项目(251253)
科学(200780)
研究(187866)
基金(184939)
(158536)
国家(157156)
科学基金(138322)
社会(121399)
社会科(115292)
社会科学(115265)
基金项目(98497)
(97937)
自然(88662)
自然科(86682)
自然科学(86666)
自然科学基金(85215)
教育(85097)
(80851)
编号(75724)
资助(75304)
成果(60307)
(56151)
(56114)
重点(55042)
(53198)
创新(51668)
课题(50709)
国家社会(49996)
教育部(49108)
人文(48939)
期刊
(169490)
经济(169490)
研究(110201)
中国(66019)
管理(61287)
(59334)
(51880)
学报(51545)
科学(49931)
大学(40479)
学学(38316)
教育(36488)
农业(35667)
(34906)
金融(34906)
技术(32780)
业经(30210)
财经(29799)
经济研究(26678)
(25497)
问题(22147)
技术经济(20650)
(20493)
现代(18329)
科技(18179)
商业(18065)
理论(17829)
财会(17120)
图书(16307)
实践(15955)
共检索到53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权琳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小股东利益侵占的根源在于创业企业的转型失败。创业企业由创业者管理转型到专业管理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革命性转折,在创业板上市为创业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然而,IPO前股权结构带来的所有权价值观惯性引发转型失败,导致控股自然人上市之后通过降低权力分享、维持控制权来侵占小股东利益。研究发现,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后独立董事会规模越小,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分离的可能性越小,而小股东利益侵占水平越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淑芳  樊燕萍  
本文以2011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98家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2009年至2013年业绩变化的趋势以及股权结构与IPO前后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的2年内业绩会出现下降趋势,在上市前2年到前1年业绩则出现小幅上升;上市前国有股、社会法人股以及流通股比例越高,以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越小,业绩下降幅度越小,IPO后业绩越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官金华  常有新  
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框架基础上,围绕"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这一课题,以2013年为研究窗口,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特点来展开实证研究,探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合理优化股权结构、保证经营绩效稳定发展提出有关建议,以促进创业板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华  李恩娟  
公司治理的基础是股权结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股权分置制度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公司治理。根据代理理论,股权代理成本可以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二类代理成本。所以本文就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视角,以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股权集中度可以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但会提高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平海  刘斐  
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新股抑价问题,本文以截至2014年4月3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高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与IPO抑价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股权结构、加强监管措施、培育理性投资者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秋  
基于两权分离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股东控制下的所有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与资金占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与其持股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由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容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当上市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在大股东兼职时,强化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便利了其资金占用行为;但是目前,独立董事还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昱升  
本文通过选取综合性较强的公司股东权益净利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将我国股权结构划分为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以沪深两市的28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就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法人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而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表现出正相关性。研究还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性,这为股权结构改革以提高公司绩效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马德芳  祁怀锦  
本文使用我国2003~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改公司全流通前后股权结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流通后样本公司的业绩水平有显著改善,但国有最终控制公司的业绩改善程度显著弱于非国有最终控制公司。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尽管全流通后最终控制人利益实现方式的改变对业绩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全流通后国有最终控制人的掏空动机显著高于非国有最终控制人。作为控制人控制企业主要途径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全流通后与业绩呈现出显著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效果则在全流通后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大股东股权制衡度对业绩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控制公司显著增强,在国有控制公司则无显著变化,而流通股股权制衡度对业绩的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黄忠煌  
资金占用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融资约束视角出发,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据,研究股权质押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分析不同股权质押情景下股权激励是否会降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一是大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二是股权激励降低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影响仅在高股权制衡组具有显著效应。为此,要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玲朵  郑进  
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程度对创业板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选择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披露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研究设计上,本文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从本文研究的结论看,股权结构的缺陷依然是制约我国企业R&D投入水平的关键性要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燕小月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逐渐兴起从自由现金流等角度来研究公司的投资行为。本文在总结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实际情况,探讨股权结构对于投资行为的影响,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基于多方因素的考虑,侧重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来分析股权结构。就我国创业板市场来看,多数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相对控股的状态。有关研究表明,即使上市公司中不存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本文搜集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联系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数据,明确区分了民营上市公司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政治联系是否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抑制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且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层级越高,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抑制作用越强;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巧平  
关于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权收益越高;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限制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收益。因此,降低股权集中度、充分发挥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是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颖  
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第3季度季报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其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比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的股权激励类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程度不同。此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影响,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段伟宇  师萍  陶建宏  
基于沪深上市的创新型企业2008~2010年的经验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所计算的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数衡量创新型企业成长性,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股权性质三个股权结构维度对创新型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性质为非国有股的企业成长性要显著好于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的企业成长性。并从改善和优化股权结构视角来推动创新型企业持续成长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