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9)
- 2023(11665)
- 2022(10438)
- 2021(9788)
- 2020(8437)
- 2019(19385)
- 2018(19195)
- 2017(38253)
- 2016(20493)
- 2015(22698)
- 2014(22439)
- 2013(22332)
- 2012(20499)
- 2011(18252)
- 2010(18040)
- 2009(16384)
- 2008(16209)
- 2007(14071)
- 2006(12079)
- 2005(10428)
- 学科
- 济(84374)
- 经济(84279)
- 管理(64520)
- 业(61812)
- 企(53460)
- 企业(53460)
- 方法(43917)
- 数学(38802)
- 数学方法(38446)
- 财(25619)
- 农(20314)
- 中国(19147)
- 务(18391)
- 财务(18332)
- 财务管理(18300)
- 业经(17794)
- 企业财务(17565)
- 学(17062)
- 制(15964)
- 地方(15745)
- 贸(14085)
- 贸易(14077)
- 易(13616)
- 农业(13590)
- 理论(13031)
- 技术(12679)
- 和(12455)
- 环境(12064)
- 银(11993)
- 银行(11954)
- 机构
- 大学(291528)
- 学院(287982)
- 管理(120735)
- 济(115806)
- 经济(113447)
- 理学(106155)
- 理学院(105074)
- 管理学(103408)
- 管理学院(102899)
- 研究(89795)
- 中国(67012)
- 京(60913)
- 科学(54841)
- 财(54542)
- 财经(44927)
- 所(43730)
- 农(42836)
- 业大(42672)
- 中心(41061)
- 经(41047)
- 研究所(39790)
- 江(39639)
- 北京(38265)
- 范(35776)
- 师范(35412)
- 经济学(34974)
- 财经大学(33892)
- 农业(33548)
- 院(32769)
- 商学(32621)
- 基金
- 项目(202447)
- 科学(160718)
- 基金(150068)
- 研究(147318)
- 家(129707)
- 国家(128668)
- 科学基金(112491)
- 社会(93945)
- 社会科(89232)
- 社会科学(89210)
- 基金项目(80618)
- 省(77647)
- 自然(74467)
- 自然科(72788)
- 自然科学(72774)
- 自然科学基金(71526)
- 教育(67518)
- 划(65323)
- 资助(62544)
- 编号(59340)
- 成果(47269)
- 部(45591)
- 重点(44486)
- 创(41895)
- 发(41240)
- 教育部(39656)
- 课题(39360)
- 人文(39079)
- 科研(39066)
- 创新(39010)
- 期刊
- 济(118912)
- 经济(118912)
- 研究(82682)
- 中国(46663)
- 学报(44550)
- 管理(43014)
- 财(42790)
- 科学(40833)
- 农(37262)
- 大学(34182)
- 学学(32347)
- 教育(27108)
- 农业(25833)
- 融(24889)
- 金融(24889)
- 技术(23364)
- 财经(22395)
- 业经(19389)
- 经济研究(19210)
- 经(18856)
- 问题(15722)
- 理论(15235)
- 图书(14515)
- 技术经济(14042)
- 实践(13948)
- 践(13948)
- 科技(13340)
- 业(12826)
- 商业(12729)
- 版(12683)
共检索到401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巧平
关于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权收益越高;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限制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收益。因此,降低股权集中度、充分发挥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是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控股股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静
近期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起会计丑闻,多与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有关。金字塔股权结构作为目前一种最为盛行的形式,造成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为控股股东从事机会主义交易谋取私人利益提供了机会。本文试图以金字塔结构为背景,对研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的文献进行回顾,以期为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人士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控股股东行为 文献回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把“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当成是一个基本的命题 ,相应地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也就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本文的分析则表明 ,股权高度分散和“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所有权与控制权部分分离”更可能是现代公司所有权安排的主要特征 ;与之相对应 ,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应该是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是控股股东与其最终委托人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克智 谢志华
以2003~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asu(1997)模型研究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率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在2005年以后具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性质时,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
关键词:
金字塔股权结构 终极控股股东 会计稳健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公司治理机制呼唤股权结构的改革,一股独大的现象滋生出控股股东擅权独断,甚至把上市公司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成为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保证国企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关系?请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题文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通过检定公司股权结构的内外生双重属性以及探索公司股权制衡的影响作用,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利行为的选择与股权制衡之间的关系。站在股权结构外生性的角度,股权制衡能够制约控股股东与其控制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侵占型关联交易行为,但无法制约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主要是因为公司中小股东把关联交易而不把派现视为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站在股权结构内生性的角度,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关联交易使得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增强,但上市公司派现行为降低了这一制衡作用,而且在考虑股权结构内生性的情况下,股权制衡度对控股股东自利行为的制约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自利行为 股权制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惠芬 许萍
本文选取2014-2016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终极控制权与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与控制复杂度两个层面上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控制权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终极控制权会强化第二类代理冲突,而两权偏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信息披露具有"隧道效应"。控制层级和控制复杂度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玉春 潘林 盛强
集中股权结构观点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在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行为及其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正得到重视,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控股股东主要通过金字塔结构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和正面两种效应,即掏空与支持。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公司治理 掏空 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蒙 田甜铭梓
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规制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界定,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领域的法律规制划分成强有效、有效以及弱效这三个有效性等级,展开实证研究,对能使该领域法律规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对控股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股权结构朝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 法律规制 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蒙 田甜铭梓
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规制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界定,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领域的法律规制划分成强有效、有效以及弱效这三个有效性等级,展开实证研究,对能使该领域法律规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对控股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股权结构朝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 法律规制 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秋菊 孙芳城 蒋水全
目前,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是从静态视角探讨公司治理等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鲜有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关注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变化过程及背后的机制和原因,故以2004~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会计稳健性指数和Basu模型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质押前"的会计稳健性水平最低,"质押期内"会计稳健性虽然高于"质押前"但仍然较低,"解押后"的会计稳健性明显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产权性质可以弱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且主要体现在"质押前"的阶段,股权集中度会在"质押前""质押期内"和"解押后"各阶段强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而股权制衡度会在"质押前"和"质押期内"弱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股权结构 会计稳健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志鹏 朱敏迪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具有融资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融资方式本身潜藏着较大的风险。为避免质押股份被平仓甚至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控股股东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以稳定上市公司股价。以2012-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二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强;三是股权制衡度和国有股权性质能显著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了规范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强化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督,要求控股股东对质押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动态披露;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构建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遏制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盈余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麦琼丹 吴水亭
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该问题也日益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选取2014~2015年所有沪深A股上市的非金融行业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大股东隧道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防范大股东隧道行为的建议。一、引言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Johnson等(2000)证明,1997年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