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7)
- 2023(9945)
- 2022(7956)
- 2021(7290)
- 2020(6149)
- 2019(13261)
- 2018(13093)
- 2017(25463)
- 2016(13349)
- 2015(14631)
- 2014(13756)
- 2013(13591)
- 2012(12304)
- 2011(10615)
- 2010(11076)
- 2009(10682)
- 2008(11043)
- 2007(10035)
- 2006(8862)
- 2005(8298)
- 学科
- 业(81575)
- 企(78387)
- 企业(78387)
- 管理(63439)
- 济(60584)
- 经济(60508)
- 业经(27021)
- 财(25793)
- 方法(25510)
- 务(21563)
- 财务(21558)
- 财务管理(21549)
- 企业财务(20570)
- 农(20494)
- 技术(19163)
- 数学(17752)
- 数学方法(17630)
- 农业(15579)
- 制(14581)
- 策(13976)
- 中国(13570)
- 划(13564)
- 技术管理(13482)
- 企业经济(12340)
- 理论(12211)
- 经营(11995)
- 体(11964)
- 和(11699)
- 体制(10733)
- 决策(9675)
- 机构
- 学院(191341)
- 大学(184337)
- 济(84885)
- 管理(84484)
- 经济(83445)
- 理学(72349)
- 理学院(71777)
- 管理学(71179)
- 管理学院(70803)
- 研究(54459)
- 中国(46281)
- 财(42458)
- 京(37786)
- 财经(33037)
- 江(30244)
- 经(30060)
- 科学(28383)
- 农(27735)
- 商学(25776)
- 商学院(25560)
- 中心(25358)
- 所(25270)
- 经济学(24546)
- 财经大学(24310)
- 业大(24029)
- 州(23661)
- 北京(23497)
- 经济管理(22595)
- 经济学院(22165)
- 研究所(21862)
- 基金
- 项目(119305)
- 科学(98368)
- 研究(91329)
- 基金(89566)
- 家(75299)
- 国家(74582)
- 科学基金(68392)
- 社会(61669)
- 社会科(58742)
- 社会科学(58731)
- 省(48139)
- 基金项目(47454)
- 自然(43033)
- 自然科(42189)
- 自然科学(42181)
- 自然科学基金(41593)
- 教育(40325)
- 划(38291)
- 编号(35594)
- 资助(34816)
- 创(32664)
- 业(32252)
- 创新(29254)
- 成果(27061)
- 制(26492)
- 部(26419)
- 国家社会(25768)
- 发(25641)
- 重点(25636)
- 人文(24184)
- 期刊
- 济(99696)
- 经济(99696)
- 研究(58157)
- 管理(40181)
- 中国(39598)
- 财(39374)
- 农(27110)
- 科学(22843)
- 融(20267)
- 金融(20267)
- 学报(19835)
- 技术(19281)
- 业经(19169)
- 农业(18635)
- 财经(17620)
- 大学(16992)
- 学学(16311)
- 教育(15766)
- 经济研究(15266)
- 经(15260)
- 技术经济(13123)
- 业(12939)
- 财会(12822)
- 问题(12237)
- 现代(11348)
- 会计(10956)
- 科技(10629)
- 商业(10279)
- 经济管理(10029)
- 世界(9465)
共检索到294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轩 孟清扬
已有文献对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颇有争议,文章从企业创新的视角验证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为了克服选择性偏误,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并选取2008年证监会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备忘录作为准自然实验验证稳健性。文章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从不同激励方式看,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然而在股价距离行权价(授予价)较近时,限制性股票对高管的惩罚性会影响创新的动力,而股票期权能对高管形成保护并激励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民营企业、股价信息含量高的企业以及激励对象包含核心技术人员的企业中效果更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澄清关于股权激励计划实际影响的争议,而且对采用何种创新激励方式以及如何让激励产生更好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芳 王满
以2013-2018年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会显著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相比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单独调研,联合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在联合调研中,相比于关系型调研,常规型调研更有利于推进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和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发挥中介传导作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高管、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限制性股票。文章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拓展至股权激励,并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性的研究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卫红 刘颖 张爱美
本文从激励对象和激励模式异质性双重视角,以2010—2020年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增大管理层权力,使其更有动力追求个人利益,对创新产出有不利影响,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二者共同作用,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呈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占比的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模式有更好的创新激励效应,二者组合模式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拐点,当限制性股票激励数量占比大于0.59时,组合模式才发挥正向激励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影响,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转化影响创新产出;管理层风险偏好这一情境因素对股权激励促进创新产出的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建和 孔令卯 徐焱军
本文选取2006年到2015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投入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本文发现,不同股权激励标的物对创新产出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影响机制不同。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研发投入 创新产出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宗宇 史心怡
为探究高管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路径,本文引入风险承担这一中介变量,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股权激励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高管的风险规避倾向,提升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承担在高管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高管股权激励、风险承担与企业研发投入三者之间关系分析与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亚梅 仇向洋
对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内企业薪酬制度的不断完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股权激励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对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企业高管层 股权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娇 石巧玲 李恩平
基于对25家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的科创板企业数据的检验发现:与A股现行股权激励计划相比,科创板企业股权激励具有激励工具单一、行业集中度高、激励对象范围广、激励时间模式灵活、激励力度差异大、授予价格折扣大、归属条件设置严密等新特征。结合科创板企业股权激励的应用实践,预测股权激励实施中可能会面临激励对象选取不当、激励成本过高、业绩指标不达预期、人才发生流失及研发产业化指标难以实现的困境,对此从进行人才盘点、合理归属股份、设立弹性区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国勇
文章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适度集中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和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为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应该重视企业创新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权集中度 创新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胜宝 陈紫薇
创新是企业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选取2006—201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实施与企业的创新呈显著的正相关,即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说明股权激励政策作为一种长期绩效机制,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下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股权激励的类型进行区分,结果发现严格的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严格的福利型股权激励对于创新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薪酬制定与企业创新领域之间的文献,为股权激励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创新 激励型 福利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雅萍 姜英兵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孟庆斌 李昕宇 张鹏
本文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管理层之外的重要人力资源——员工为研究主体,考察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且在考虑内生性、测试回归模型敏感性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利益绑定"功能,提升了员工在创新过程中的个人努力、团队协作和稳定性,提高了创新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员工特征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员工、高学历员工较多或员工薪酬水平较高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更强;基于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的拓展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员工持股,而非管理层持股;非杠杆型、购买折价高、锁定期长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更强;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人数的扩大可能引发"搭便车"问题,不利于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员工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并拓展了以员工为主体的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对完善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与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建庆 梁彤缨 彭玉莲 陈国才
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高管权力区分为控制权力与防御权力,考察两类权力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差异化调节作用。以CEO为企业高管代表,运用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控制权力越大,越会抑制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CEO防御权力越大,越能够强化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控制权力和防御权力的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男性CEO与年轻CEO当中,对于女性CEO而言,两类权力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而对于年长CEO而言,控制权力的抑制效应仍然显著,但防御权力的强化效应不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娜
以2008~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3SLS回归分析以及DID模型,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而高科技行业的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加强这种正向影响;对于股权激励具体方案的分析表明,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与研发投入有弱相关关系,行权条件当中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但是相对绩效指标的使用则对于研发投入有抑制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和东 王燕
剖析政府创新补贴、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三项创新激励政策对数字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收集2014—2021年创新激励政策、数字企业上市公司研发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对研发的效应大小。结果发现:对于研究投入,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小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开发投入,单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研发产出,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晖 万解秋
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创新的两大核心要素就是资金与人才。对于资金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的支持。对于人才,需要考虑激励的长期性与产生效果的显著性。所以,激励方式更多地应该依靠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模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更加突出。而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文章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果尚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人力资本 自主创新 相关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