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3)
2023(2567)
2022(2165)
2021(2251)
2020(1963)
2019(4660)
2018(4332)
2017(8185)
2016(4532)
2015(4913)
2014(4966)
2013(4847)
2012(4434)
2011(3756)
2010(4019)
2009(3809)
2008(4634)
2007(3809)
2006(3363)
2005(3081)
作者
(12125)
(9934)
(9870)
(9573)
(6519)
(4750)
(4562)
(3837)
(3765)
(3748)
(3487)
(3315)
(3281)
(3142)
(3127)
(3030)
(3029)
(2965)
(2948)
(2845)
(2739)
(2565)
(2443)
(2397)
(2346)
(2325)
(2279)
(2142)
(2061)
(1977)
学科
管理(19445)
(18956)
(17820)
企业(17820)
(13270)
经济(13248)
(11908)
(10715)
财务(10706)
财务管理(10696)
企业财务(10147)
方法(7704)
数学(6839)
数学方法(6751)
(4577)
会计(3734)
(3655)
(3341)
(2942)
体制(2936)
人事(2808)
人事管理(2808)
业经(2721)
(2650)
(2560)
土地(2436)
中国(2367)
(2312)
(2311)
银行(2302)
机构
学院(61801)
大学(61017)
管理(24289)
(21730)
经济(21088)
理学(20697)
理学院(20509)
管理学(20193)
管理学院(20084)
(18015)
研究(16807)
中国(15288)
财经(12935)
(12856)
会计(11762)
(11557)
(9949)
财经大学(9426)
科学(9153)
(8743)
中心(8335)
北京(8247)
(7785)
商学(7772)
(7764)
商学院(7736)
业大(7521)
会计学(6906)
研究所(6726)
(6597)
基金
项目(35127)
科学(27522)
基金(26303)
研究(24921)
(22635)
国家(22450)
科学基金(19965)
社会(15409)
社会科(14712)
社会科学(14709)
自然(13863)
基金项目(13833)
自然科(13549)
自然科学(13546)
自然科学基金(13352)
(12918)
教育(11722)
资助(11417)
(11302)
编号(10308)
成果(8991)
(8102)
(7690)
重点(7525)
(7032)
科研(7028)
教育部(7003)
项目编号(6995)
大学(6930)
(6901)
期刊
(23215)
经济(23215)
(21929)
研究(18989)
中国(13988)
会计(12672)
财会(9766)
管理(8868)
学报(8824)
科学(7355)
(7056)
金融(7056)
财经(7033)
大学(6994)
学学(6753)
(6659)
通讯(6451)
会通(6448)
(5735)
(4890)
(4436)
农业(4322)
(4159)
教育(4120)
技术(3941)
(3853)
月刊(3646)
之友(3530)
与会(3325)
财务(3325)
共检索到9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巩娜  
本文以两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例,分析比较了资产负债表日后取消股权激励计划以及股权激励计划自然失效两种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漏洞,并结合国外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初国清  
在上市公司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频发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股权激励计划取消的相关处理规定,发现现行准则仍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佘祥云  蔡璐  
本文在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将我国相关准则与FASB和IASB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准则进行比较,并通过案例对不同股权激励计划终止方式下的相应会计处理重点分析,总结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巩娜  陶燕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并于同年内取消,本文以这一案例为背景,分析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终止时相关准则存在的漏洞。本文研究有助于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完善股权激励计划终止时的相关法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程咏东  
一是股票期权的性质的确定是成本费用还是利润分析,对于股票期权的性质存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观将股价支付确认为本期费用,计人本期利润,而利润分配观将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燕  
股票期权的价值在于管理层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而对企业剩余的分享。伊利股权激励事件在资本市场的反应使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我国新股份支付准则的恰当性,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引起重视。同时企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股权激励实施的基础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应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取授予其员工限制性股票(普通股)的方式,以增强公司凝聚力,激励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提供服务。从目前上市公司公告的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方案看,其主要特点有:一是上市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激励对象授予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并规定锁定期、解锁期和解锁条件;二是授予对象一般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其他核心员工;三是锁定期和解锁期内,已发行给公司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不得上市流通及转让。达到解锁条件的限制性股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吴壮倩  赵彩帆  
近年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日益增加,但终止实施计划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如汉威电子,其终止股权激励计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账面绩效达不到考核要求,激励对象没有行权资格,同时股票价格长期低于行权价格,导致股权激励失效。本文针对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经济后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什么样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增加股东财富,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的研究发现在于:股权激励的方式会影响股东财富,股票期权比限制性股票公告效应更明显,更能增加股东财富;相对限制性股票,在股票期权的方式下,对高管激励力度越大,股东财富增长越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依据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公告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据,考量股权激励计划契约结构对其激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中高管激励比例、行权价格、绩效条件严格度、激励强度及激励期限均将对其激励效应产生正向影响。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计划契约时,应适当扩大高管激励比例、提升行权价格、提高绩效条件严格度,增加激励强度、延长激励期限以增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星  陈婵  
本文从激励水平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率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比同类的其它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已有激励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与管理层约束机制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管理层权力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利寻租的表现,而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则符合"最优契约论",是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严明珠  郑慧莲  许静静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有其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公司动机。这些动机之间彼此具有相互作用,且公司治理的影响更为重要。与国外相类似,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严重的代理问题也会使公司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但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是出于福利的目的,股权激励没有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却成为代理成本的结果。同时,处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公司越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公司为什么选择股权激励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内在动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张海平  
本文研究我国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具体地,相比非股权激励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抑制了投资过度行为,也缓解了投资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既存在投资过度的情形,也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总体上,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有助于缓解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冲突,通过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路径间接实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股权激励制度合理性的证据,也为监管层加强公司监管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浩  
以"股东"的身份参加工作,没有表决权,按比例享受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而虚拟股票期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股票期权计划是国际上流行的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方法,类推到非上市公司,就是虚拟股票期权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亚梅  仇向洋  
对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内企业薪酬制度的不断完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股权激励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对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