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2)
- 2023(14829)
- 2022(11996)
- 2021(10907)
- 2020(8810)
- 2019(19891)
- 2018(19447)
- 2017(37205)
- 2016(20103)
- 2015(22163)
- 2014(21719)
- 2013(20885)
- 2012(19038)
- 2011(17189)
- 2010(17539)
- 2009(16371)
- 2008(15773)
- 2007(14094)
- 2006(12580)
- 2005(11795)
- 学科
- 济(90289)
- 经济(90202)
- 管理(57937)
- 业(57874)
- 企(47185)
- 企业(47185)
- 方法(35325)
- 数学(31052)
- 数学方法(30627)
- 中国(28143)
- 农(25195)
- 财(23259)
- 地方(22935)
- 业经(21672)
- 贸(19821)
- 贸易(19809)
- 易(19295)
- 农业(17286)
- 制(16616)
- 融(15317)
- 金融(15316)
- 银(14875)
- 银行(14855)
- 学(14582)
- 务(14398)
- 行(14392)
- 财务(14350)
- 财务管理(14328)
- 发(14174)
- 企业财务(13738)
- 机构
- 学院(279464)
- 大学(275471)
- 济(118919)
- 经济(116678)
- 管理(105862)
- 研究(94493)
- 理学(90675)
- 理学院(89736)
- 管理学(87976)
- 管理学院(87479)
- 中国(73384)
- 京(57838)
- 财(56710)
- 科学(54851)
- 所(46658)
- 财经(44422)
- 中心(43358)
- 农(43329)
- 江(42505)
- 研究所(41727)
- 经(40409)
- 业大(37756)
- 经济学(37390)
- 范(36810)
- 师范(36433)
- 北京(36414)
- 州(34586)
- 院(34253)
- 经济学院(33762)
- 农业(33379)
- 基金
- 项目(182719)
- 科学(145884)
- 研究(136360)
- 基金(133226)
- 家(114896)
- 国家(113932)
- 科学基金(98959)
- 社会(89535)
- 社会科(85061)
- 社会科学(85044)
- 省(72401)
- 基金项目(68939)
- 教育(63060)
- 自然(61421)
- 自然科(60097)
- 自然科学(60089)
- 划(59904)
- 自然科学基金(59011)
- 编号(55375)
- 资助(54482)
- 成果(44707)
- 发(43918)
- 重点(41151)
- 部(39972)
- 创(38788)
- 课题(38553)
- 国家社会(37584)
- 创新(36125)
- 发展(35721)
- 展(35123)
- 期刊
- 济(136314)
- 经济(136314)
- 研究(85330)
- 中国(58572)
- 财(44100)
- 农(42119)
- 管理(41879)
- 学报(39752)
- 科学(37650)
- 教育(32462)
- 融(31287)
- 金融(31287)
- 大学(31225)
- 学学(29324)
- 农业(28783)
- 技术(24724)
- 业经(24434)
- 经济研究(23015)
- 财经(22346)
- 经(19203)
- 问题(18287)
- 贸(15861)
- 业(15067)
- 统计(13987)
- 国际(13854)
- 技术经济(13841)
- 商业(13387)
- 策(13087)
- 世界(12870)
- 现代(12827)
共检索到430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俐利
本文基于股权激励视角,分析了A公司采用激进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的原因,并分析了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有所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泓 高崇
文章以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2013—2017年数据,首次尝试将股权集中度、股权激励强度、股权激励模式与研发支出纳入到一个框架中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以及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研究发现:提升股权激励强度并不能有效促进研发支出,股权激励的强度不是越高越好;股权激励模式会显著影响激励效果,提升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强度能够正向影响研发支出;股权集中能够强化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对研发支出的作用程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洪峰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莉 黄培峰 崔静
文章基于高管股权激励与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差异的视角,以2014-2018年信息技术行业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研发支出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研发支出形成显著负向影响,每增加一单位的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会使研发支出强度减少7.4%;而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研发支出水平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每增加一单位的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强度能使研发支出强度提高5.2%;此外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研发支出水平形成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股权集中度对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强度与研发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表明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实施计划时,更应关注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同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股权结构可能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从而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剑峰 李志雄
文章以2007—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发支出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管理层股权激励会强化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利于股东和管理层目标趋向一致,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促使管理层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研发支出 企业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芸 唐清泉
本文以2005~2006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越大,研发支出越多;公司资源的富余水平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的影响越显著;公司的业绩较好,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影响越显著。此外,高成长性的公司有更强的动机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来创造成长机会;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研发支出越少。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股权激励 研发支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姜宝强 程炯梅
企业研发活动具有投资回报期长、高风险和专业性的特点。企业高管为了提高短期财务绩效,具有异常削减研发支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将高管任职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声誉理论相结合,对高管任期如何影响研发支出盈余管理以及股权激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高管任职早期和晚期显著增强了企业削减研发支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高管任职早期和任职晚期对研发支出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秋生 潘若瑄
本文以2011-2015年间我国沪深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和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等股权结构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于第一大股东的程度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程度负相关;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程度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真实程度负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研发支出资本化造假的内在动因,可以为加强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政府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玉禄 陈欣
基于主板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考察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建立非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发现,(1)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政策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激励研发,过度则抑制研发;(2)调节效应表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正向调节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且两者还有互补效应;(3)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优的股权结构是前五大股权越集中、第二、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晋盛武 何珊珊
以2010-2015年沪深58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产权异质性角度考察企业金融化、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发现:(1)非货币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研发投资呈负相关,反映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且高管股权激励能弱化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资的负向关系。挤出效应和弱化效应在投资性金融资产上体现非常明显,而在交易类金融资产上体现不明显;(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和高管股权激励的弱化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较为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不太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威
文章以重庆市汽车产业技术研发联盟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互补性、联盟股权激励机制对研发联盟企业研发投入的综合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互补性对联盟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技术互补性通过联盟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间接对联盟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表明通过知识和技术互补为基础组建的研发联盟需要通过股权激励发挥外部调节功能,从而对联盟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激励促进作用。文章对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成立的高技术联盟治理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研发联盟 技术互补性 股权激励 研发投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巩娜
本文使用2007~2011年家族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高科技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有可能基于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目的而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能够促进家族企业管理层提高研发投入;高科技行业的家族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更加促进企业研发的投入;不同市场化进程地区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投入的作用有所不同,在市场化进程较高和较低地区的家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不会对于企业研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市场化程度居中的地区则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股权激励 研发投入 高科技行业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强
在考察组织冗余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基础上,检验了股权激励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组织冗余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的研发促进作用更强,但两者数量关系形成的冗余结构的偏离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资;股权激励能够缓解冗余资源利用中的代理问题,不仅显著强化了不同类型组织冗余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还有效缓解了冗余结构偏离对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组织冗余与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激励模式为股票期权、激励力度较大和激励期限较长的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组织冗余的相关研究,为提高组织冗余的利用效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组织冗余 股权激励 研发投资 冗余资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基于长期研究视角,本文在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动态影响的基础上,检验了产权性质、授予动机和实施频率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存在动态激励效应。不仅在实施当期具有即期影响,在实施后的五年还表现出持续性的激励效果,且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特征。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绩效提升作用较弱,持续期较短,且在实施初期没有即刻显现出激励效应,而是经历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滞后期。相较于绩效提升作用更强、更持久的激励型契约,福利型合约仅在短期内存在激励效果,并在实施后第四年出现业绩反转,显现出负效应。相对于只实施了一期的公司,股权激励对连续实施多期激励计划公司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树友林 张敏
关于高管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很多,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行为理论,研究股权激励与高管行为的关系。文章试图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并探索高管股权激励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高管行为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会计舞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