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4)
- 2023(10915)
- 2022(8968)
- 2021(8345)
- 2020(7053)
- 2019(15480)
- 2018(15376)
- 2017(29643)
- 2016(15740)
- 2015(17427)
- 2014(16314)
- 2013(16077)
- 2012(14534)
- 2011(12473)
- 2010(12738)
- 2009(11996)
- 2008(12165)
- 2007(10952)
- 2006(9534)
- 2005(8707)
- 学科
- 业(84378)
- 企(79775)
- 企业(79775)
- 管理(66765)
- 济(66721)
- 经济(66640)
- 业经(27882)
- 方法(27836)
- 财(26427)
- 农(23273)
- 务(21910)
- 财务(21898)
- 财务管理(21889)
- 企业财务(20846)
- 数学(19884)
- 技术(19861)
- 数学方法(19742)
- 农业(17433)
- 制(15188)
- 中国(14799)
- 划(13964)
- 策(13942)
- 理论(13747)
- 技术管理(13644)
- 和(12601)
- 企业经济(12450)
- 体(12416)
- 地方(12415)
- 经营(12352)
- 体制(10877)
- 机构
- 学院(217224)
- 大学(209277)
- 管理(93581)
- 济(91957)
- 经济(90293)
- 理学(80397)
- 理学院(79678)
- 管理学(78887)
- 管理学院(78451)
- 研究(61261)
- 中国(51530)
- 财(45222)
- 京(42994)
- 财经(35520)
- 江(34214)
- 科学(33741)
- 经(32248)
- 农(31836)
- 中心(29420)
- 所(28266)
- 业大(28068)
- 商学(27703)
- 商学院(27448)
- 州(27055)
- 经济学(26495)
- 北京(26363)
- 财经大学(26070)
- 经济管理(25005)
- 研究所(24798)
- 农业(24696)
- 基金
- 项目(139417)
- 科学(113929)
- 研究(107813)
- 基金(102835)
- 家(86399)
- 国家(85531)
- 科学基金(77863)
- 社会(70960)
- 社会科(67396)
- 社会科学(67382)
- 省(57072)
- 基金项目(55452)
- 自然(49158)
- 教育(48446)
- 自然科(48130)
- 自然科学(48122)
- 自然科学基金(47405)
- 划(45046)
- 编号(43664)
- 资助(39551)
- 创(36362)
- 业(34385)
- 成果(33390)
- 创新(32755)
- 部(30588)
- 发(30119)
- 重点(30064)
- 制(29829)
- 课题(29153)
- 国家社会(29077)
- 期刊
- 济(107677)
- 经济(107677)
- 研究(63348)
- 中国(44062)
- 管理(41709)
- 财(41433)
- 农(30547)
- 科学(26009)
- 学报(23146)
- 技术(21958)
- 融(21786)
- 金融(21786)
- 教育(21318)
- 农业(21074)
- 业经(20958)
- 大学(19409)
- 财经(18473)
- 学学(18375)
- 经(16023)
- 经济研究(15931)
- 业(14343)
- 技术经济(13773)
- 财会(13767)
- 问题(13693)
- 现代(12326)
- 会计(11727)
- 科技(11392)
- 商业(10912)
- 经济管理(10152)
- 世界(10003)
共检索到327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雅萍 姜英兵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晖 万解秋
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创新的两大核心要素就是资金与人才。对于资金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的支持。对于人才,需要考虑激励的长期性与产生效果的显著性。所以,激励方式更多地应该依靠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模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更加突出。而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文章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果尚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人力资本 自主创新 相关性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肖飞 张摄 李欣
本文选取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大华股份和远光软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采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对这两家公司作对比研究,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股权激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给股东带来更大收益。但是,如果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这样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王钰超
一、引言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都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研发投资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由于专有性人力资本的投入,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来说厌恶风险,对研发投资缺乏热情,授予高管以权益为基础的薪酬即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缓解此类矛盾的有效工具。在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王钰超
一、引言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都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研发投资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由于专有性人力资本的投入,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来说厌恶风险,对研发投资缺乏热情,授予高管以权益为基础的薪酬即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缓解此类矛盾的有效工具。在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轩 孟清扬
已有文献对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颇有争议,文章从企业创新的视角验证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为了克服选择性偏误,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并选取2008年证监会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备忘录作为准自然实验验证稳健性。文章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从不同激励方式看,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然而在股价距离行权价(授予价)较近时,限制性股票对高管的惩罚性会影响创新的动力,而股票期权能对高管形成保护并激励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民营企业、股价信息含量高的企业以及激励对象包含核心技术人员的企业中效果更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澄清关于股权激励计划实际影响的争议,而且对采用何种创新激励方式以及如何让激励产生更好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国勇
文章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适度集中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和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为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应该重视企业创新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权集中度 创新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胜宝 陈紫薇
创新是企业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选取2006—201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实施与企业的创新呈显著的正相关,即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说明股权激励政策作为一种长期绩效机制,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下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股权激励的类型进行区分,结果发现严格的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严格的福利型股权激励对于创新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薪酬制定与企业创新领域之间的文献,为股权激励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创新 激励型 福利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丹阳
本文选用2010—2020年的我国上市A股的数据,分析企业股权激励对于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是否进行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高层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根据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股权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明显;股权激励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影响不显著;股权激励对于杠杆率不同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影响差异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高管创新动力和高管创新能力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高阶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对高管创新动力、高管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高管创新动力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企业创新型文化和官僚型文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以182家中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概念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创新动力能够促进高管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提升;高管创新动力中介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能力间的关系;企业创新型文化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动力间的关系,官僚型文化负向调节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动力、高管创新动力与高管创新能力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促进高管创新能力提升以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卫红 刘颖 张爱美
本文从激励对象和激励模式异质性双重视角,以2010—2020年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增大管理层权力,使其更有动力追求个人利益,对创新产出有不利影响,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二者共同作用,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呈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占比的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模式有更好的创新激励效应,二者组合模式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拐点,当限制性股票激励数量占比大于0.59时,组合模式才发挥正向激励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影响,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转化影响创新产出;管理层风险偏好这一情境因素对股权激励促进创新产出的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金钜
基于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行为视角,通过对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行为的系统性研究,观察股权激励过程中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动态博弈,并对股权激励授予实施期间上市公司的行为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在股权激励草案日、行权日和解禁日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均发生了上市公司业绩和管理层个人业绩取舍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只有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规范和透明,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才能降低管理层择机行为发生的概率,保证股权激励制度本身的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行为 伊利股份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