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1)
- 2023(15155)
- 2022(12509)
- 2021(11573)
- 2020(10038)
- 2019(22695)
- 2018(22194)
- 2017(43383)
- 2016(23338)
- 2015(25719)
- 2014(25213)
- 2013(24952)
- 2012(22786)
- 2011(19962)
- 2010(19984)
- 2009(18387)
- 2008(18402)
- 2007(16262)
- 2006(13754)
- 2005(12346)
- 学科
- 济(102277)
- 经济(102167)
- 业(97999)
- 企(89587)
- 企业(89587)
- 管理(84508)
- 方法(53109)
- 数学(44336)
- 数学方法(43906)
- 财(34923)
- 业经(30750)
- 农(29642)
- 务(26241)
- 财务(26206)
- 财务管理(26170)
- 企业财务(25018)
- 中国(21947)
- 农业(21407)
- 制(20355)
- 技术(20147)
- 划(17171)
- 策(16860)
- 理论(16724)
- 贸(16666)
- 贸易(16659)
- 和(16565)
- 易(16220)
- 体(15595)
- 学(15457)
- 地方(15163)
- 机构
- 学院(330942)
- 大学(326977)
- 济(140855)
- 经济(138447)
- 管理(137154)
- 理学(119405)
- 理学院(118343)
- 管理学(116635)
- 管理学院(116030)
- 研究(100127)
- 中国(79652)
- 财(67450)
- 京(66194)
- 科学(59609)
- 农(56822)
- 财经(54261)
- 经(49658)
- 业大(49177)
- 所(49092)
- 江(49056)
- 中心(47419)
- 农业(44985)
- 研究所(44217)
- 经济学(43477)
- 财经大学(40608)
- 北京(40314)
- 经济学院(39569)
- 商学(38896)
- 商学院(38574)
- 州(38381)
- 基金
- 项目(224599)
- 科学(180266)
- 基金(168559)
- 研究(160868)
- 家(146465)
- 国家(145257)
- 科学基金(127960)
- 社会(105608)
- 社会科(100456)
- 社会科学(100433)
- 基金项目(88851)
- 省(87704)
- 自然(84682)
- 自然科(82877)
- 自然科学(82851)
- 自然科学基金(81491)
- 教育(74315)
- 划(72974)
- 资助(69575)
- 编号(62256)
- 部(50726)
- 创(49868)
- 重点(49801)
- 成果(48244)
- 发(46822)
- 业(46262)
- 创新(45940)
- 国家社会(44500)
- 教育部(44182)
- 科研(43887)
共检索到474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艳蓉 齐红玉 李冰慧
本文从企业异质性差异和激励契约要素特征维度,探究国企实施股权激励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为股权激励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2006-2021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实施股权激励对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显著提升国企绩效,这种效应在中央企业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绩效。进一步从股权激励契约特征方面分析发现,股权激励间隔和激励强度与国企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我国限制性股票比期权的激励效应更具优势,股权激励标的物的不同来源在不同行业中发挥的效应存在差异,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国企绩效正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在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动态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检验了微观契约条款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滞后期后,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表现出了持续三年的提升作用,且呈现了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限制性股票的短期效果更好,股票期权的长期绩效提升作用更佳,持续时间更长;激励力度越大、激励对象越广,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强、持续期也越久,激励性较弱的契约则不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激励条件严格、激励期限较长的契约能实现更强、更持久的绩效提升作用,缺乏约束性的方案仅存在短期效果,且在实施后的第四年出现业绩反转,显现出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风险承担效应和金手铐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驱动企业绩效的动态增长,但具体的驱动机制因契约条款设置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多娇 闫珍丽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高管薪酬契约也广受关注。以2007—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研究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差异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更低;(2)公益类国有企业因为承担超额雇员、过度投资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冗员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企业规模越大,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冗员负担、过度投资和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越显著。因此,考核国有企业高管时可以将政策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且合理设置财务业绩指标和政策指标的结构和比例,从而使薪酬契约发挥最优的激励效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洪峰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冠辰 李元祯 李萌
本文从专利异质性的角度出发,以2007—2017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企业各类专利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主要对企业非发明专利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而对发明专利创新绩效不存在影响;高管薪酬激励主要提高了企业非发明专利创新绩效,高管股权激励主要提高了企业发明专利创新绩效;作用机理方面,私募股权投资通过高管薪酬激励促进了企业非发明专利创新产出;进一步分组发现,在被投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仅引入一家私募、私募为本土背景时,研究结论更加显著。本文的经验证据进一步揭示了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逻辑,提供了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完整作用过程分析,丰富了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可为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支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卫红 刘颖 张爱美
本文从激励对象和激励模式异质性双重视角,以2010—2020年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增大管理层权力,使其更有动力追求个人利益,对创新产出有不利影响,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二者共同作用,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呈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占比的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模式有更好的创新激励效应,二者组合模式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拐点,当限制性股票激励数量占比大于0.59时,组合模式才发挥正向激励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影响,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转化影响创新产出;管理层风险偏好这一情境因素对股权激励促进创新产出的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晨 刘冰 叶永卫
在我国现行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背景下,探索减税政策对企业的投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需关注对小微企业的实质作用。本文利用一种全新的群聚—双重差分(Bunching-DiD)识别框架,探究了我国针对小微企业的规模性减税优惠对其投资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减税会促使高应税收入企业在政策门槛处形成群聚,但不具备明显的投资反应,而对于政策目标对象——低应税收入的小微企业而言,其在减税激励下缓解了融资约束压力,具有显著的经营性投资效果。最后,我们还发现此轮减税政策具有较强的普惠性特征,并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率、就业规模及经营绩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作用。本文研究为理解企业减税效应及其异质性投资偏向具有一定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冠宏
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对外投资决策的相互关系。除验证了企业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的传统理论外,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不一定高;第二,越有效率的企业不一定进行市场寻求型投资,但越有可能进行技术研发类投资;第三,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可能不比其它类型的对外投资企业生产率更高;第四,如果目的国是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目的国越多企业生产率不一定越高。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解。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俊宇 宣烨 杨小东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基于技能掌握、教育经历和用工形式三重劳动力结构视角考察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ICT应用有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并且拥有高等教育经历、熟练职业技能的员工和签订非终身制合同的员工能够与ICT形成互补,进一步激发生产率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ICT生产率效应与ICT劳动力结构互补效应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知识要素密集的行业和管理者领导经验丰富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基于价值链的考察发现,ICT应用在合作关系管理、营销销售和客户关系管理环节对生产率提升明显,在产品服务提升和生产经营环节则作用有限。基于互联网功能的考察发现,ICT应用显著提升了线上采购和营销的效率,对线上开展新产品研发的帮助则不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诚 赵剑波
首次采用上层梯队的理论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股权并购份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引入了企业所有制的调节变量。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108项海外股权并购的样本,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任期、职务、性别和年龄异质性与海外股权并购份额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民营企业所有制能够负向调节任期和职务异质性的影响,正向调节年龄异质性的影响。不同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需要调整和影响企业高管团队的构成,从而促进海外并购决策。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企业所有制 海外股权并购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重 张振艺
文章运用2005~2007年418家浙江省企业面板数据,分析浙江省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内在关系。比较分析FE方法、RE方法和L-P方法在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结果,然后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比较分析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支持"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靖
本文以我国535个国有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分析法(PSM-DID)和自抽样法(BS)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和小样本偏误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影响系数接近于0。针对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市场;(2)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规范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考核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钱明 徐光华 孔繁睛
融资活动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信息披露,特别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围绕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实证检验了财务信息质量、社会责任信息与融资约束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财务信息质量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均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且财务信息质量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会形成协同效应,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通过提升财务信息质量能够取得比未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企业更显著的缓解融资约束效果。但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仅体现在是否披露上,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高低对融资约束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昔武 张顺 纪纲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抢占较好的竞争位置,是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对这一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决策权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比决策权分散企业,市场竞争对决策权集中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