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3)
2023(9722)
2022(8202)
2021(7867)
2020(6855)
2019(15432)
2018(15218)
2017(29852)
2016(15681)
2015(17464)
2014(16995)
2013(16358)
2012(14751)
2011(12802)
2010(12678)
2009(11221)
2008(10649)
2007(8931)
2006(7377)
2005(6340)
作者
(39883)
(33104)
(33064)
(31598)
(21295)
(15900)
(15074)
(12984)
(12661)
(11621)
(11489)
(11167)
(10361)
(10223)
(10116)
(10038)
(9893)
(9741)
(9676)
(9674)
(8038)
(7968)
(7862)
(7757)
(7549)
(7481)
(7183)
(7102)
(6557)
(6419)
学科
(59982)
经济(59908)
管理(49928)
(47422)
(41128)
企业(41128)
方法(32377)
数学(29258)
数学方法(28871)
(20379)
(15131)
(14673)
(14356)
财务(14320)
中国(14317)
财务管理(14288)
企业财务(13723)
业经(12913)
(11484)
银行(11469)
(10885)
(10666)
金融(10665)
地方(10454)
(10252)
(10136)
贸易(10129)
农业(10111)
(9910)
(9886)
机构
大学(206731)
学院(205375)
管理(87153)
(85381)
经济(83758)
理学(76123)
理学院(75456)
管理学(74286)
管理学院(73887)
研究(59036)
中国(47869)
(42258)
(40542)
财经(34327)
科学(33223)
(31491)
中心(31197)
(29907)
业大(27789)
(27673)
经济学(26640)
(26214)
财经大学(26171)
(24920)
师范(24671)
北京(24353)
经济学院(24257)
商学(23613)
研究所(23534)
(23501)
基金
项目(145974)
科学(118087)
基金(110470)
研究(107466)
(94927)
国家(94165)
科学基金(83889)
社会(71259)
社会科(67832)
社会科学(67816)
基金项目(58930)
(55519)
自然(54671)
自然科(53551)
自然科学(53540)
自然科学基金(52601)
教育(50810)
(46984)
资助(44393)
编号(42721)
(33872)
成果(33350)
重点(32322)
(31197)
国家社会(30279)
教育部(30209)
(29734)
人文(29616)
创新(29162)
科研(28904)
期刊
(84261)
经济(84261)
研究(56408)
(35458)
中国(35264)
管理(32238)
学报(27665)
科学(26512)
(23907)
(22720)
金融(22720)
大学(22633)
学学(21337)
教育(19539)
技术(18329)
财经(17177)
农业(15946)
(14644)
业经(14458)
经济研究(13303)
问题(11298)
财会(11033)
理论(10633)
实践(9730)
(9730)
技术经济(9530)
统计(9375)
(9254)
图书(9241)
会计(9081)
共检索到290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谢继君  李诗琪  
文章以2006—2015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基于股东监督情境差异化视角,考察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实施对现金股利均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东监督的差异对两种股权激励方式下现金股利政策的选择具有不同监督效果;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对现金股利的正向影响主要在股东监督力度较强时,而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对现金股利的正向影响主要在股东监督力度较弱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继英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豫湘  屈欢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大股东扮演监督角色和侵占角色的情况下,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然后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财务数据对这一影响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使股票期权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一激励政策最好在股权分散型公司实施,如果在股权集中型公司实施,则必须考虑大股东扮演的不同角色,从而采取不同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并无显著影响,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现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涉入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还发现,授予激励力度更大、行权价格和条件更低、有效期更短的激励合约,是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进行赎买,进而达成合谋的内在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汤晓燕  
我国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般对期权的行权价格提供股利保护,这对不同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利用2006-2012年间正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此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还是比使用股票期权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现金分红概率更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公司董事长为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较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限制性股票是比股票期权更佳的股权激励工具,能够更好地把经理人利益和股东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而激励对象也会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昌锐  倪娟  
基于股权代理成本角度,采用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和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外部监督、股权激励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加倾向于寻求有效的外部监督,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股权激励并不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反而会提高股权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会提高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要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双才  郭聪媛  
文章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有正向影响。从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前一年起,股权激励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开始明显升高。虽然之后有小幅波动,但相较之前仍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管理层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之前,通过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政策,尽可能的降低了行权价格,为将来获得非努力性股权激励收益做好了准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文静  孔藤藤  黄久芮  
以沪深两市2016—2020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媒体监督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的提高,会激发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提升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业绩刚好达到行权条件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对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股权激励中媒体监督发挥了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区分应计盈余管理方向后,股权激励主要激发了公司实施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启示如下:股权激励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多元化,避免依赖净利润为基础的财务业绩行权指标;应重点监管股权激励中行权业绩踏线达标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进一步加强媒体对股权激励行为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关注正向盈余管理的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晓芳  
按照经济性质股东可以分为:控股股东,流动股东以及员工股东。其中,控股股东也有很多类型,每种类型有独特性质。每种类型股东在投资目的、持股稳定性以及决策参与积极性上都有自身特点,因此对待会计监管就存在不同动力、欲望以及方式。控股股东会选择直接参与监督;流动性股东选择查阅相关会议记录,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监督;职工股东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参与。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陈婕  
文章分析了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有效抑制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宋彤彤  陈名芹  
文章以2006-2013年间发布(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持股管理者寻租的视角探究中国制度背景下的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和股利平稳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股利平稳性之间呈显著负向关系,高管更可能将股权激励作为掩饰其寻租行为的面具,从而导致公司股利平稳性降低。特别地,股权激励与股利平稳性的负向关系在代理冲突较为严重的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公司、国有性质公司中尤为明显。整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股权激励与股利平稳性在缓解代理冲突中存在着的"替代关系假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亚民  姜诚  
本文以2014~2016年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2013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作为年度数据,研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制衡程度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选择会受到内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程度的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不仅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还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比率,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程度则会造成相反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颖  汪平  张丽敏  
科学高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这是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更高,股权激励没有起到应有的公司治理效用,反而造成了管理层对股东财富的侵占;国家控股对于股权激励没有发挥正向作用,降低国家股东控股比例有助于抑制股权激励程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提升效应;非国家控股公司实施适度的股权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如何在我国国家股东占据主体的背景之下优化股权激励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多  郑燕  
股东和管理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博弈,文章主要讨论股东选择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是否雇佣管理者,即是否进行重复博弈;而管理者可以选择是否努力工作和是否愿意支付高股利,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管理者和股东来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最终由模型解得最优解,股东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并支付高股利;管理者得到股东的认可,可以长期留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