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7)
- 2023(12933)
- 2022(10687)
- 2021(9881)
- 2020(8406)
- 2019(18836)
- 2018(18540)
- 2017(35550)
- 2016(19124)
- 2015(20850)
- 2014(20157)
- 2013(20190)
- 2012(17995)
- 2011(15595)
- 2010(15774)
- 2009(15145)
- 2008(15755)
- 2007(14438)
- 2006(12709)
- 2005(11526)
- 学科
- 业(98053)
- 企(91387)
- 企业(91387)
- 管理(85997)
- 济(78772)
- 经济(78674)
- 方法(38117)
- 财(34785)
- 数学(29471)
- 数学方法(29357)
- 业经(28865)
- 务(27798)
- 财务(27772)
- 财务管理(27741)
- 企业财务(26558)
- 农(25035)
- 技术(20286)
- 制(19497)
- 农业(18581)
- 中国(17193)
- 划(16668)
- 策(16017)
- 体(14573)
- 经营(14299)
- 技术管理(14031)
- 理论(14027)
- 和(13976)
- 贸(13323)
- 贸易(13312)
- 易(12979)
- 机构
- 学院(272496)
- 大学(267970)
- 管理(119350)
- 济(116173)
- 经济(114125)
- 理学(102156)
- 理学院(101282)
- 管理学(100301)
- 管理学院(99770)
- 研究(78157)
- 中国(66711)
- 财(58503)
- 京(54701)
- 农(47969)
- 科学(45844)
- 财经(45760)
- 江(41849)
- 经(41808)
- 业大(40764)
- 所(38452)
- 农业(37798)
- 中心(37570)
- 商学(35113)
- 商学院(34821)
- 研究所(34224)
- 经济学(34105)
- 财经大学(34068)
- 北京(33488)
- 州(32675)
- 经济管理(31896)
- 基金
- 项目(177266)
- 科学(142334)
- 基金(132680)
- 研究(126522)
- 家(115379)
- 国家(114357)
- 科学基金(101360)
- 社会(84365)
- 社会科(80391)
- 社会科学(80370)
- 基金项目(71444)
- 省(70171)
- 自然(67166)
- 自然科(65768)
- 自然科学(65752)
- 自然科学基金(64773)
- 划(57133)
- 教育(56287)
- 资助(52841)
- 编号(47938)
- 创(43731)
- 业(42188)
- 创新(39891)
- 部(39213)
- 重点(38634)
- 发(36604)
- 成果(36206)
- 国家社会(35233)
- 制(34699)
- 人文(34411)
- 期刊
- 济(130149)
- 经济(130149)
- 研究(74895)
- 财(53638)
- 管理(52614)
- 中国(52309)
- 农(43542)
- 学报(39351)
- 科学(38311)
- 大学(30700)
- 学学(29685)
- 农业(29143)
- 融(28840)
- 金融(28840)
- 财经(23994)
- 业经(23726)
- 技术(23605)
- 经(20596)
- 业(20261)
- 经济研究(19776)
- 财会(17592)
- 教育(17055)
- 问题(16504)
- 技术经济(16502)
- 会计(15570)
- 现代(14411)
- 科技(14225)
- 商业(14142)
- 版(12763)
- 贸(12560)
共检索到406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永亮
近年来,随着股权激励在创业板中的运用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市值管理也被国家大力推广,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若能在股权激励下运用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更加科学有效,而且还能直接反映股权激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文章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华宇软件为例,将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模型与作用机理相结合,深入探讨股权激励是否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给上市公司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荣清 李治平
一、股权激励概述(一)股权激励研究现状企业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拥有所有权的公司股东与拥有控制权的代理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被国内外公司所采用。1952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丽萍 蔡永林 廖妍
本文选取2012年我国已实施股权激励的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激励水平、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上效果不明显,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较高水平的激励实施效果优于较低水平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整体要好于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企业业绩 创业板 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剑 何文熹
自2010年4月,探路者做为创业板第一个推出股权激励的企业以来,全年共计有17家创业报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大部分集中于2010年11月和12月。虽然股权激励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成熟,并且被实践证明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尚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建华
在西方企业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否同样推动我国创业板公司业绩的提高,这一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2011年12月31日前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股权激励总体上激励效果不明显,但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下滑的幅度明显低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且不同行业、不同激励模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魏春燕
以2009年至2014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与以往关于主板市场的研究结论不同,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力资源需求,而非管理层权力。具体而言,高管离职率高、员工流失率高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激励,而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关系在创业板公司中没有得到验证。进一步,本文通过考察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设计,包括授予条件、行权安排、有效期和业绩考核指标等因素,也发现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设计体现出人力资源需求。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创业板公司的激励机制,也为监管机构指导和监督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管理层权力 人力资源需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周鑫 曾山
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我国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代表,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影响企业绩效及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回顾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水平负相关,在现行状况下应进一步弱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对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一步分散股权,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研发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永强
创业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性质明显,具有创新性、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等特征,因此股权激励成为公司的一项战略选择。本文以信息技术类公司为例,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 人力资本 股权激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彩 张娟
笔者以2009—2014年创业板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一项缓解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市场反应,以及股权激励计划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反应与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正向相关,市场认为股权激励计划起到预期的治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公司治理效果,表现为更低程度的盈余管理。提出正式的股权激励计划并且股东大会最终通过该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其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正向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起到了改善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谢帮生
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业绩成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初创期到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股权激励对业绩成长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即股权激励不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军 王昭阳 张鹭鹭 杨璐
为探索研发创新在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作用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将股权激励、研发创新、企业价值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了股权激励通过研发创新作用于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并运用2011—2014年中国颁布并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部分是通过研发创新的中介作用来传导实现的,且这一影响存在时滞性,滞后效应显著期为2年;国有企业研发创新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关系的中介效应没有非国有企业显著,国有企业需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产权,降低国有比例,明晰资本的产权,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荣 王慧敏
股权激励是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重要创新,但也引发了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上市公司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二是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方向影响存在差异性。在基期阶段,股权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小于应计盈余管理;在等待期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强于应计盈余管理。为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应慎重选择基期时间段,增加创新绩效指标等非财务性行权条件。在股权激励计划的不同阶段,上市公司股东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煜晖 刘芳
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新型金融投资工具,对企业及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07~2012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35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声誉私募股权投资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由于低声誉私募股权投资的存在,导致了整体上私募股权投资对公司绩效的微弱负面影响。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创业板 上市公司 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荣清 倪凤莲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文章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关键词:
创业板 股权激励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佳阳
2009年底,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设立,众多高技术、高成长的中小公司在此挂牌上市。为了留住和激励人才,越来越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效应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2012年至2016年中国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公开数据为样本,从公司业绩角度,分长期横向和短期纵向,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研究方法,考察股权激励的效应。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从短期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带给公司一定的超额收益,从长期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效应且效应为正。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创业板 实施现状 激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