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0)
2023(8540)
2022(7102)
2021(6565)
2020(5530)
2019(12335)
2018(11744)
2017(22825)
2016(12440)
2015(13304)
2014(12829)
2013(12552)
2012(11532)
2011(10168)
2010(9921)
2009(9182)
2008(9373)
2007(8123)
2006(6911)
2005(6258)
作者
(37161)
(31123)
(31022)
(29335)
(19943)
(15273)
(13784)
(12093)
(11662)
(10966)
(10705)
(10277)
(10106)
(9913)
(9762)
(9646)
(9455)
(9274)
(9133)
(9055)
(8013)
(7611)
(7296)
(7064)
(7058)
(7024)
(6901)
(6651)
(6244)
(6217)
学科
(47163)
经济(47093)
(45225)
管理(43101)
(39732)
企业(39732)
方法(25703)
数学(23164)
数学方法(23014)
(20675)
(16375)
财务(16369)
财务管理(16350)
企业财务(15903)
(11501)
(11160)
中国(10500)
业经(10335)
(10165)
(9192)
贸易(9190)
(8992)
技术(8714)
(8446)
农业(7809)
(7500)
(7484)
金融(7484)
银行(7459)
体制(7301)
机构
大学(178042)
学院(175671)
(72672)
经济(71461)
管理(69782)
理学(61982)
理学院(61345)
管理学(60419)
管理学院(60105)
研究(57173)
中国(43425)
科学(36389)
(36336)
(35978)
(35424)
业大(30750)
财经(29608)
(29604)
农业(29073)
(27322)
研究所(27062)
中心(25814)
(24066)
财经大学(22713)
经济学(22681)
北京(21445)
商学(21102)
商学院(20935)
经济学院(20727)
(20291)
基金
项目(124557)
科学(98658)
基金(95407)
(86594)
国家(85912)
研究(80616)
科学基金(73808)
社会(54709)
社会科(52207)
社会科学(52192)
自然(51550)
基金项目(51371)
自然科(50499)
自然科学(50481)
自然科学基金(49690)
(46807)
(40564)
资助(38639)
教育(36742)
编号(28488)
(28105)
重点(27993)
(26527)
科研(25352)
计划(25027)
创新(24894)
(24340)
教育部(23987)
(23837)
国家社会(23681)
期刊
(70472)
经济(70472)
研究(45909)
学报(36380)
(31239)
(31225)
科学(30502)
中国(29910)
大学(26517)
学学(25813)
管理(24697)
农业(20510)
(17284)
金融(17284)
财经(15347)
(12898)
经济研究(12487)
(11499)
业经(11301)
技术(10464)
(10099)
财会(9908)
业大(9778)
问题(9364)
教育(9125)
会计(8946)
科技(8455)
农业大学(8421)
商业(8008)
(7897)
共检索到243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对象,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费用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越高,公司的费用黏性越低,股权激励强度对费用黏性具有抑制作用;区分治理主体的监督力度,股权激励强度对费用黏性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大股东和债权人监督力度较低的情况下;区分公司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股权激励的有效期会影响抑制效果,有效期长的股权激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股权激励对不同类型费用黏性的抑制存在差异,对管理层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较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孙秀杰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菲  
本文以2007-2013年间实施股权激励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强度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考虑公司治理强度的情况下,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在考虑公司治理强度之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变得显著,较低的公司治理强度在提升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程度方面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较高的公司治理强度能够提升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英凯  周静  杨安华  
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两种管理层激励方式,而能否为股东创创造价值则是判断管理层激励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文章以2006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着重考察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结果发现:前者对提升企业价值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后者则无益于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这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管理层激励主要依靠提高管理层的薪酬而得以实现,而管理层持股需要继续得到监管政策的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庆国  郭唱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提高企业价值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举措。本文以2013-2020年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农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强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内控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激励强度主要通过优化控制环境、改进信息沟通效率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为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康玲  
本文以2011年我国20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首次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前后30个交易日和前后5个交易日的股价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考察股权激励政策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短期及长远角度考虑,管理层股权激励政策均对上市公司股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传彬  朱亮峰  朱学义  
文章基于政府干预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为了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社会性任务的顺利完成,降低了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与只承担单项盈利任务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强度明显要小。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少,地方政府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就越大。文章还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实施股权激励强度越大,公司治理因素并没有显著地影响股权激励的强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佳宁  张莲苓  
2014年3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使公司股本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股权激励与股东权益相关,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文章从所有者的视角出发,提出"股权激励度"(股权激励与股本比例)概念,并基于2007—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沪市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股权激励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股权激励度与公司的绩效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王怀庭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永阔  
以2006~2014年宣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股权激励解锁情况、行业业绩水平和股票溢价情况与股权激励实施之间的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执行情况与股权激励终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达到股权激励解锁条件的可能性越低,股票价格相对于行权价格的溢价越低,企业越容易实施股权激励终止,而行业业绩因素对于股权激励终止无影响。这说明当股权激励无法执行之后,失去了激励的意义,于是企业不得不实施股权激励终止,而这一行为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不具有行业特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岳军  
对电子信息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间高管人员的现金报酬与经营业绩具有正相关性。但受股权结构影响,二者关系尚须进一步理顺。为此,需提高高管人员和控股股东的持股比重,加强对流通股占优企业管理者的监督与激励,适度拉大国有控股企业间高管报酬的差距,增加低报酬非国有控股企业高管人员的报酬,逐步形成企业间高管报酬增长与约束的良性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惠芳  刘曼  潘立生  
本文选取2007~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过度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华  樊东坡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把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拓展到整个A股市场,采用最新面板数据,以股权激励双重效应为基础,以三次方回归模型为工具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基于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N形曲线关系,而非倒U性曲线。当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者大于45%时,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以壕沟效应为主。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开始发挥抑制作用所需要的高管持股比例更低一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玉臣  乔木子  李连伟  
选取2008~2014年1484家A股上市公司和宣告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2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和高管激励比例两个层面检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既能缓解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也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高管激励比例与非效率投资程度整体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激励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与过度投资呈U型曲线关系,拐点位置在51%左右。因此,应稳妥深化高管股权激励改革,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防止股权激励改革的异化发展。对于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提高授予高管的股权激励数量占激励总量的比例,以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并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