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7)
- 2023(13522)
- 2022(11778)
- 2021(11140)
- 2020(9492)
- 2019(21685)
- 2018(21404)
- 2017(40972)
- 2016(22647)
- 2015(25266)
- 2014(24860)
- 2013(24749)
- 2012(22328)
- 2011(19966)
- 2010(19695)
- 2009(18091)
- 2008(17933)
- 2007(15721)
- 2006(13794)
- 2005(11921)
- 学科
- 济(82434)
- 经济(82334)
- 管理(75199)
- 业(68777)
- 企(60241)
- 企业(60241)
- 方法(41541)
- 数学(35569)
- 数学方法(35217)
- 财(26554)
- 农(21465)
- 中国(19792)
- 业经(19351)
- 学(19274)
- 务(18805)
- 财务(18735)
- 财务管理(18707)
- 企业财务(17831)
- 制(16935)
- 地方(15153)
- 贸(15111)
- 贸易(15102)
- 易(14665)
- 农业(14430)
- 理论(14332)
- 技术(13987)
- 和(13975)
- 划(13873)
- 银(13120)
- 环境(13072)
- 机构
- 大学(316374)
- 学院(313534)
- 管理(130262)
- 济(118150)
- 经济(115384)
- 理学(112408)
- 理学院(111168)
- 管理学(109323)
- 管理学院(108743)
- 研究(100601)
- 中国(76310)
- 京(67362)
- 科学(66026)
- 农(56389)
- 财(56102)
- 业大(52073)
- 所(51161)
- 研究所(46968)
- 中心(46707)
- 江(45445)
- 财经(44861)
- 农业(44641)
- 北京(42138)
- 经(40918)
- 范(38904)
- 师范(38399)
- 州(37057)
- 院(36382)
- 经济学(33823)
- 商学(33784)
- 基金
- 项目(220008)
- 科学(171186)
- 基金(159845)
- 研究(154371)
- 家(141534)
- 国家(140362)
- 科学基金(120033)
- 社会(95832)
- 社会科(90836)
- 社会科学(90808)
- 基金项目(86374)
- 省(85958)
- 自然(81836)
- 自然科(79912)
- 自然科学(79889)
- 自然科学基金(78470)
- 划(72974)
- 教育(70367)
- 资助(65495)
- 编号(62246)
- 成果(48862)
- 重点(48705)
- 部(47496)
- 创(45867)
- 发(44930)
- 科研(42894)
- 创新(42765)
- 课题(41876)
- 计划(41700)
- 大学(40504)
- 期刊
- 济(126244)
- 经济(126244)
- 研究(86408)
- 中国(57456)
- 学报(57044)
- 农(49780)
- 科学(49770)
- 管理(48549)
- 财(45205)
- 大学(42190)
- 学学(40028)
- 农业(33982)
- 教育(30181)
- 融(26943)
- 金融(26943)
- 技术(25287)
- 财经(21727)
- 业经(21262)
- 经济研究(19265)
- 业(19146)
- 经(18385)
- 图书(16722)
- 科技(16635)
- 版(16168)
- 问题(16154)
- 理论(15554)
- 业大(15109)
- 技术经济(14899)
- 实践(14376)
- 践(14376)
共检索到449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张思捷
股权激励制度能否发挥效用通常取决于其本身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外部约束机制的有效性,虽然理论上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缓解代理问题,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实践显示出股权激励造成的不良后果。基于此,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短期业绩考核型股权激励对管理层寻租产生的影响,并且考察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短期业绩考核型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显著增加了管理层的寻租行为,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能够弱化此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短期业绩考核型股权激励与管理层寻租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新技术行业更为凸显,短期业绩考核型股权激励可以通过增加管理层寻租行为短暂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但长期来看会对企业市场价值造成负面影响。研究深化了对股权激励状态下管理层寻租行为的理解,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寻租 薪酬差距 市场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吕聪慧
本文选取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寻找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诱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在基准年度下调盈余的结论,并经回归分析证实。本文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被激励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准年度会对报告盈余做出下调处理,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管理层 控制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笑雪
本文以2005年前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实证方法研究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平均持股水平很低,但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仍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当总经理独立于董事会时,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公司的规模和控股股东性质等因素也会起到调节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持股比例 公司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艳艳
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是解释股权激励的两大对立理论。哪种理论能够更好解释我国的情况?本文通过检验两种理论对我国股权激励财富效应的解释力以回答该问题。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反应为正,出现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高涨的现象;然而,这些指标在中期均出现反转现象,超额收益率为负,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出现回落。这表明,事件日投资者情绪高涨,短期正面的市场反应只是由于投资者乐观情绪所导致,最优契约理论无法得到支持。进一步,本文检验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管理层权力过大(监督不足)与股权激励方案特征被操纵导致股东财富受到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支持管理层权力理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吴新春
本文基于MRR模型,引入股权转让和管理层薪酬,实证研究公司股权、管理层激励与信息非对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内部人显著提高了交易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而机构投资者则显著降低了交易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上市公司股权越集中,信息非对称程度越低。股权转让和管理层激励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信息非对称程度,且股权激励的效果比薪酬激励更加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马炜炜 王嘉禾
在理论分析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中代理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以2008—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越大,企业实际有效税率越低,但考虑优惠税率的影响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避税呈U型关系。结果证实,对管理者授予股权激励的确可以提高企业避税倾向,并协调其与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企业避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艳艳
笔者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操纵行为,结果发现,管理层对行权价格的操纵表现在对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的时机选择,公布日之前股票价格下跌,公布日之后股票价格上涨。进一步,高管激励份额越高,公司治理水平越低,则行权价格被操纵的可能性越高。行权价格被操纵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分别降低24个月、36个月的长期股东财富(BHAR)高达20%、25%以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俊领 刘志远 全晶晶
利用沪深A股2009-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战略激进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公司战略越激进,管理层语调操纵越严重;机制检验表明,公司战略激进度通过融资需求和股权激励影响管理层语调操纵;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产权性质、高质量内部控制、更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显著抑制公司战略激进程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李倩
基于中国特色的关系交易背景,利用2006年~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客户集中度对股权激励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其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客户集中度会强化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正向关系,降低企业价值,并且这种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关注管理层权力的治理问题,高度重视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并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凤霞 于海南
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发布业绩预告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质量的影响。从管理层发布业绩预测信息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三个方面来衡量业绩预测质量。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层发布的业绩预测质量;当股权激励强度逐渐增加时,管理层发布业绩预测质量也随之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激励模式对业绩预测信息质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而实施股票期权对业绩预测信息质量的激励效果明显优于限制性股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模式 业绩预测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关键词:
管理层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峻
国内已有的研究均发现管理层激励(包括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和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成反比关系,支持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这对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只有对于非国有公司来说,管理层激励才适用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而对于国有公司来说,薪酬激励同时适用有效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管理层货币薪酬和过度投资之间呈U形关系,股权激励和过度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反比关系,管理层的超额薪酬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激励作用。但是,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公司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正比关系,管理层超额薪酬有可能是拥有较高权力的管理层寻租的结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管理层不完全承担投资失败责任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在当前情形下仍是合理的,竞争性国有企业管理层"市场化"薪酬制度的实施需要在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之后的基础上进行。
关键词:
股权性质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作凤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2年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管理层权力的综合变量,研究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股权激励强度越高,激励契约中设定较长有效期的概率越低;相比非国有公司,国有公司的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力显著更强。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产权性质 股权激励 契约设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长期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人才激励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对国内外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希望给国内股权激励制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管理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未萍 项惠会
基于2011-2015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首先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再以研发投入为视角,试探性的研究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2)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3)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作用部分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这种中介传导机制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