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8)
- 2023(15848)
- 2022(13049)
- 2021(12175)
- 2020(10524)
- 2019(23653)
- 2018(23156)
- 2017(44280)
- 2016(23801)
- 2015(26232)
- 2014(25472)
- 2013(25111)
- 2012(22299)
- 2011(19473)
- 2010(19187)
- 2009(17950)
- 2008(17792)
- 2007(15508)
- 2006(13322)
- 2005(11739)
- 学科
- 业(100827)
- 济(97125)
- 经济(97022)
- 企(91930)
- 企业(91930)
- 管理(91338)
- 方法(49293)
- 数学(40349)
- 数学方法(39946)
- 财(35247)
- 业经(31299)
- 农(30281)
- 务(27126)
- 财务(27075)
- 财务管理(27037)
- 企业财务(25774)
- 农业(21887)
- 中国(20980)
- 制(20213)
- 技术(19530)
- 划(17905)
- 策(16966)
- 贸(16951)
- 贸易(16945)
- 理论(16590)
- 易(16533)
- 和(16490)
- 体(15002)
- 经营(14525)
- 学(14060)
- 机构
- 学院(331459)
- 大学(326280)
- 管理(141178)
- 济(137260)
- 经济(134774)
- 理学(121715)
- 理学院(120602)
- 管理学(118908)
- 管理学院(118265)
- 研究(96596)
- 中国(78601)
- 财(65887)
- 京(65862)
- 科学(58840)
- 农(58599)
- 财经(52773)
- 业大(51056)
- 江(49076)
- 经(48335)
- 中心(47352)
- 所(46867)
- 农业(46427)
- 研究所(42368)
- 经济学(41311)
- 北京(39770)
- 财经大学(39483)
- 商学(39284)
- 商学院(38926)
- 州(38482)
- 经济学院(37659)
- 基金
- 项目(227160)
- 科学(181296)
- 基金(169469)
- 研究(161090)
- 家(148214)
- 国家(146941)
- 科学基金(129211)
- 社会(105752)
- 社会科(100623)
- 社会科学(100597)
- 基金项目(90623)
- 省(89112)
- 自然(86182)
- 自然科(84341)
- 自然科学(84318)
- 自然科学基金(82901)
- 划(74121)
- 教育(73698)
- 资助(68270)
- 编号(62715)
- 创(50525)
- 部(50264)
- 重点(50196)
- 成果(47362)
- 业(47143)
- 发(47046)
- 创新(46548)
- 科研(44601)
- 国家社会(44490)
- 教育部(43593)
- 期刊
- 济(146294)
- 经济(146294)
- 研究(86242)
- 管理(58032)
- 中国(57838)
- 财(57214)
- 农(53139)
- 学报(50530)
- 科学(47702)
- 大学(39085)
- 学学(37615)
- 农业(36102)
- 融(30506)
- 金融(30506)
- 技术(30469)
- 业经(26770)
- 财经(26536)
- 业(23136)
- 经(22802)
- 教育(22720)
- 经济研究(22587)
- 问题(19157)
- 财会(18473)
- 技术经济(18327)
- 版(16246)
- 现代(16203)
- 商业(16188)
- 会计(15720)
- 统计(15405)
- 科技(15333)
共检索到474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娟 朱霞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4年提出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
关键词:
成长期 成熟期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雪霞 王珍义 郭丹丹
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年报披露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成长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成熟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外部监管引导和约束高管行为等途径,避免高管人员尤其是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守祥 陈晓婕
本文选取2013-2015年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创业板市场股权激励下不同手段的盈余管理操纵行为。研究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前一年,存在明显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股权激励的实施强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无显著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会影响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且实施混合激励模式的公司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会比仅实施单一激励模式的公司更高;随着公司规模和高管薪酬的增长,高管会倾向于采取应计盈余管理,相应地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董事的任命一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股东和高管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变,盈余管理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发生改变,使两种盈余管理的权衡可能发生改变。选取2008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基于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采用dickinson模型净现金流量符号组合的生命周期计量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高于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沉 李哲 王磊
利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压力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行业竞争压力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现存行业竞争压力、潜在行业竞争压力和行业盈利能力。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竞争程度高的成长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高行业竞争压力下的衰退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但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这说明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抑制了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抑制了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加剧了衰退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沉 李哲 王磊
利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压力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行业竞争压力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现存行业竞争压力、潜在行业竞争压力和行业盈利能力。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竞争程度高的成长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高行业竞争压力下的衰退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但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这说明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抑制了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抑制了成长期企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宗宇 金舒婷
股权质押是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大股东为维持质押股票价值,避免遭受平仓、丧失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风险,有动机采取盈余管理的做法。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比较分析上市公司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采用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水平;第二,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受到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影响,相比于成熟期上市公司,成长期和衰退期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为遏止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而采取掏空上市公司、侵占质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的做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规范股权质押行为,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信息披露机制;第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审计与监管;第三,优化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第四,关注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实施差异化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岗 陈旭东
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舒婷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的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比较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相比于成熟期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盈余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汀汀 李赫美
笔者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研究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公司治理层面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企业在衰退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成长期次之、成熟期最低。对应计盈余管理做进一步分析,企业在成长期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小,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大。另外,企业在成长期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管理层激励一方面强化了应计盈余管理,另一方面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相较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鄢朝辉 王明利 赵承翔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畜牧业企业是促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畜牧业企业创新能力弱和政府财政趋紧的现实背景,使用2007-2021年中国畜牧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贴对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政府研发补贴会显著提升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政府非研发补贴对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无显著影响。将样本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子样本,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成长期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熟期和衰退期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高管股权激励在政府研发补贴对成长期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畜牧业企业、乳制品加工和动物保健企业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因此,应提高政府补贴中研发补贴的比例,鼓励成长期畜牧业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计划,根据畜牧业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所有权性质、行业和地区,有差异地发放研发补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年 朱艳艳
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了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资产误定价显著正相关,且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相对于负向资产误定价,股权激励对正向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股权激励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加剧了资产误定价。结论表明,股权激励会增加管理层盈余操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放大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剧了资产误定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资产误定价 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年 朱艳艳
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了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资产误定价显著正相关,且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相对于负向资产误定价,股权激励对正向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股权激励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加剧了资产误定价。结论表明,股权激励会增加管理层盈余操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放大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剧了资产误定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资产误定价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