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7)
- 2023(16244)
- 2022(13805)
- 2021(12775)
- 2020(10923)
- 2019(24616)
- 2018(24277)
- 2017(46643)
- 2016(25513)
- 2015(28165)
- 2014(27522)
- 2013(27533)
- 2012(24992)
- 2011(22135)
- 2010(21913)
- 2009(20557)
- 2008(20612)
- 2007(18177)
- 2006(16026)
- 2005(14212)
- 学科
- 济(104244)
- 经济(104112)
- 业(102842)
- 企(92756)
- 企业(92756)
- 管理(89649)
- 方法(49800)
- 数学(40216)
- 数学方法(39863)
- 财(35865)
- 农(33075)
- 业经(32842)
- 务(27964)
- 财务(27905)
- 财务管理(27879)
- 企业财务(26617)
- 农业(23777)
- 中国(23036)
- 制(20421)
- 技术(20377)
- 学(19372)
- 和(18453)
- 贸(18310)
- 贸易(18301)
- 理论(18110)
- 地方(17982)
- 易(17789)
- 划(17624)
- 策(16554)
- 体(15712)
- 机构
- 学院(366660)
- 大学(364490)
- 管理(151431)
- 济(145443)
- 经济(142564)
- 理学(131672)
- 理学院(130345)
- 管理学(128382)
- 管理学院(127739)
- 研究(115534)
- 中国(88330)
- 京(76940)
- 科学(73285)
- 财(67987)
- 农(67785)
- 业大(59390)
- 所(58409)
- 财经(55166)
- 农业(53711)
- 研究所(53156)
- 江(52876)
- 中心(52368)
- 经(50372)
- 北京(47866)
- 范(42823)
- 州(42664)
- 师范(42288)
- 经济学(42181)
- 商学(41682)
- 院(41651)
- 基金
- 项目(251128)
- 科学(197391)
- 基金(183997)
- 研究(178335)
- 家(161708)
- 国家(160301)
- 科学基金(138583)
- 社会(112946)
- 社会科(107156)
- 社会科学(107128)
- 基金项目(98895)
- 省(98414)
- 自然(93198)
- 自然科(91095)
- 自然科学(91070)
- 自然科学基金(89504)
- 划(82176)
- 教育(80005)
- 资助(75130)
- 编号(71414)
- 成果(55574)
- 重点(55459)
- 部(54538)
- 创(54313)
- 发(52328)
- 创新(50059)
- 业(50003)
- 科研(48672)
- 课题(47511)
- 教育部(46431)
- 期刊
- 济(158748)
- 经济(158748)
- 研究(101645)
- 农(62559)
- 中国(62453)
- 学报(61892)
- 管理(58338)
- 财(56330)
- 科学(55451)
- 大学(46295)
- 学学(44426)
- 农业(43204)
- 融(30871)
- 金融(30871)
- 教育(30178)
- 技术(30094)
- 业经(29158)
- 财经(27329)
- 业(24538)
- 经济研究(24287)
- 经(23267)
- 问题(20791)
- 技术经济(19368)
- 科技(18594)
- 版(18262)
- 财会(17934)
- 现代(17649)
- 商业(17194)
- 理论(16948)
- 业大(16207)
共检索到523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本文以伊利股份和深振业A两家公司为样本,对比分析其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并从激励方案自身的角度分析了激励效应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针对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伊利股份 深振业A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肖飞 张摄 李欣
本文选取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大华股份和远光软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采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对这两家公司作对比研究,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股权激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给股东带来更大收益。但是,如果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这样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案例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涛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伊利股份 激励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金钜
基于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行为视角,通过对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行为的系统性研究,观察股权激励过程中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动态博弈,并对股权激励授予实施期间上市公司的行为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在股权激励草案日、行权日和解禁日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均发生了上市公司业绩和管理层个人业绩取舍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只有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规范和透明,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才能降低管理层择机行为发生的概率,保证股权激励制度本身的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行为 伊利股份 博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华
本文以2011年半年报数据为基础,以通信行业为例,研究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影响以及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有显著正影响,成长性、高管年龄、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与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通信行业 股权激励 业绩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妍 赵新泉 李庆
行权价格是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基础性指标,行权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激励的成败。现有行权定价问题的研究存在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对于行权价格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关系也少有研究。文章通过选取2006—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面板数据,分析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动态行权价格指标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与确定性等价理论分析结论一致,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最优行权价格的存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罗婷 何云
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并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未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修饰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更为明显的正向提升作用;在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修饰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且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在剔除盈余管理修饰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更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罗婷 何云
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并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未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修饰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更为明显的正向提升作用;在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修饰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且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在剔除盈余管理修饰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更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张好圆
文章的研究分两步展开。首先,以2008年以前上市的全部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公司业绩与激励偏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业绩与激励偏好显著正相关。其次,以2008年以前上市且在2008~2011年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民营企业为样本,进一步研究了股权激励力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对管理层的激励力度有助于提高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业绩。研究结果为民营上市企业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选取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中包含的激励强度、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期三项内容与公司业绩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较弱证据支持非业绩股票模式比业绩股票模式更能提升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谷良 徐晓利
一、案例简介2006年年初,伊利股份经审议通过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公告在追加对价安排中有如下规定:参加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若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经营业绩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将分别向流通股股东追送一次股份,否则把应向流通股股东追送的股份转送给公司激励对象,作为股权激励。并且分别对2006年和2007年进行以下两次追送安排:如果公司2006、2007年度报告正式公告时,出现下列两种情形之一:1、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巩娜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以伊利股份为例研究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费用化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且股权费用摊销集中程度的不同,对公司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股票市场对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及公司业绩的变化有负向反应,而且反应的程度与激励费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成正比。同时股权激励设计有福利之嫌,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修改其股权激励的方案。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会计处理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盛明泉 蒋伟
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目前我国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股权激励,其实际效果又如何?本文使用我国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激励的高级管理人员占高管总数的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对高管和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强度并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政策,但其激励效果尚不确定。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一、文献回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菲
本文以2007-2013年间实施股权激励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强度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考虑公司治理强度的情况下,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在考虑公司治理强度之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变得显著,较低的公司治理强度在提升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程度方面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较高的公司治理强度能够提升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