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1)
- 2023(15970)
- 2022(13209)
- 2021(12261)
- 2020(10231)
- 2019(23032)
- 2018(22900)
- 2017(44161)
- 2016(24089)
- 2015(26584)
- 2014(26158)
- 2013(26149)
- 2012(24445)
- 2011(21862)
- 2010(22235)
- 2009(20802)
- 2008(20947)
- 2007(18912)
- 2006(17080)
- 2005(15762)
- 学科
- 济(107927)
- 经济(107800)
- 业(96312)
- 企(85589)
- 企业(85589)
- 管理(84295)
- 方法(42476)
- 财(35010)
- 数学(33781)
- 数学方法(33579)
- 农(33452)
- 业经(33310)
- 中国(30324)
- 务(25225)
- 财务(25203)
- 财务管理(25171)
- 制(24456)
- 地方(24398)
- 企业财务(23961)
- 农业(23679)
- 技术(20345)
- 贸(19397)
- 贸易(19379)
- 银(18860)
- 易(18826)
- 银行(18815)
- 行(18027)
- 策(17711)
- 和(17558)
- 体(17498)
- 机构
- 学院(347817)
- 大学(342245)
- 济(147193)
- 经济(144331)
- 管理(136528)
- 理学(116294)
- 理学院(115045)
- 研究(114712)
- 管理学(113546)
- 管理学院(112879)
- 中国(93006)
- 京(73241)
- 财(72433)
- 科学(67848)
- 农(62329)
- 所(58270)
- 财经(56563)
- 江(54099)
- 中心(52777)
- 研究所(51878)
- 业大(51361)
- 经(51229)
- 农业(48971)
- 北京(46430)
- 经济学(43999)
- 州(43351)
- 范(41971)
- 财经大学(41637)
- 师范(41474)
- 院(41142)
- 基金
- 项目(220182)
- 科学(174199)
- 研究(160640)
- 基金(160275)
- 家(139410)
- 国家(138077)
- 科学基金(119211)
- 社会(103984)
- 社会科(98662)
- 社会科学(98638)
- 省(87602)
- 基金项目(85425)
- 自然(76828)
- 自然科(75030)
- 自然科学(75010)
- 自然科学基金(73725)
- 划(72631)
- 教育(72255)
- 资助(64463)
- 编号(64348)
- 发(51381)
- 成果(51124)
- 重点(49089)
- 创(48547)
- 部(48329)
- 业(46111)
- 创新(44616)
- 课题(44354)
- 国家社会(42690)
- 科研(41960)
- 期刊
- 济(172964)
- 经济(172964)
- 研究(104799)
- 中国(70800)
- 财(59922)
- 农(57994)
- 管理(55991)
- 学报(51217)
- 科学(48929)
- 融(39295)
- 金融(39295)
- 农业(39284)
- 大学(39157)
- 学学(37317)
- 业经(31320)
- 教育(31213)
- 技术(30404)
- 财经(28883)
- 经济研究(26752)
- 经(24812)
- 问题(23461)
- 业(22909)
- 技术经济(19058)
- 贸(18186)
- 商业(17609)
- 现代(17489)
- 财会(16647)
- 世界(15904)
- 会计(15876)
- 国际(15834)
共检索到53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巩娜
本文以2008~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激励理论、堑壕理论以及企业创新理论为基础,以民营企业控股股东以及行业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民营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民营企业控股股东的堑壕防御程度对于股权激励的激励作用会产生抑制作用,而高科技行业则会强化股权激励对于研发的正向影响,同时,高科技行业也会抑制民营企业控股股东的堑壕防御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娜
以2008~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3SLS回归分析以及DID模型,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而高科技行业的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加强这种正向影响;对于股权激励具体方案的分析表明,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与研发投入有弱相关关系,行权条件当中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但是相对绩效指标的使用则对于研发投入有抑制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军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相对于国有企业,有着更灵活更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民营企业要想在经济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就要在学习现代激励手段的基础上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而股权激励就是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制度。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民营企业 经营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奚玉芹
以2009-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直接控股股东类型和股权激励的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决策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水平与过度投资水平呈U型的区间效应;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更容易产生加剧过度投资的"管理层防御"效应;国有公司为直接控股东更能保障股权激励产生的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的发挥,也能有效地抵制股票期权激励产生的加剧过度投资的"管理层防御"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慧辉 奚玉芹 闫宇坤
以2009~2014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股权激励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监督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侵占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虽能抑制公司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提供的风险激励对投资不足的抑制更强,但在终极控股股东掏空环境下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也更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瓅 赵忻
员工持股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通过持股分享产权,带有福利收入导向,以后逐渐演化成激励导向的利润分享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民营企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员工持股的概念与意义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员工持股的不同实现方式、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而对民营企业实行员工持股的前提条件、关键要点做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员工持股计划 股权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孙秀杰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颖 汪平 张丽敏
科学高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这是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更高,股权激励没有起到应有的公司治理效用,反而造成了管理层对股东财富的侵占;国家控股对于股权激励没有发挥正向作用,降低国家股东控股比例有助于抑制股权激励程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提升效应;非国家控股公司实施适度的股权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如何在我国国家股东占据主体的背景之下优化股权激励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控股股东 股权资本成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宏进一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实现自身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依靠控制权占用企业发展资金来满足私有收益,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企业研发投入有负向效应,进一步地,股权制衡呈现削弱这种负向效应,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而股权性质对这种负向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就针对解决"第二类代理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两权分离 研发投入 股权制衡 产权所有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乐 单怡雯
本文以2012~2016年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控股股东从"台前到幕后"(即控股股东不担任企业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不担任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之后对企业的掏空动机增强,控股股东不再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的,而是倾向于从企业攫取资源,对企业研发支出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控股股东退居幕后的时间越长,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表现的更加明显,企业的研发支出也会更少。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台前幕后 研发支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巩娜
以2005~2011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152家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管理层自利性假说和道德风险假说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股权激励计划定位与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避免管理层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而实施股权激励,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会影响股权激励给予的股权数量;家族内部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实际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控股股东也会影响股权激励实施的后果。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控股股东股权激励 定位与效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巩娜
本文使用2007~2011年家族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高科技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有可能基于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目的而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能够促进家族企业管理层提高研发投入;高科技行业的家族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更加促进企业研发的投入;不同市场化进程地区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投入的作用有所不同,在市场化进程较高和较低地区的家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不会对于企业研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市场化程度居中的地区则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股权激励 研发投入 高科技行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继英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慧辉 汪建新 郑月
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股权激励的行为引导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以2009-2015年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的调节作用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信贷契约选择的不同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容易诱发管理层对信贷资金(特别是长期信贷资金)的偏好,而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预算软约束使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进行自我保护。第二,非国有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与其现金流权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常青 李宇坤 李茂良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大力鼓励创新,企业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且这种作用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两职合一的公司中会更加显著;(2)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股权质押率较高和距离平仓线越近时才会发挥作用。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控股股东 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