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7)
- 2023(11904)
- 2022(10585)
- 2021(10033)
- 2020(8506)
- 2019(19804)
- 2018(19487)
- 2017(38433)
- 2016(20849)
- 2015(23338)
- 2014(23112)
- 2013(22986)
- 2012(21056)
- 2011(18779)
- 2010(18642)
- 2009(17052)
- 2008(16748)
- 2007(14674)
- 2006(12668)
- 2005(11079)
- 学科
- 济(83601)
- 经济(83499)
- 管理(65372)
- 业(64105)
- 企(55588)
- 企业(55588)
- 方法(43797)
- 数学(38677)
- 数学方法(38338)
- 财(26215)
- 农(20734)
- 中国(19335)
- 务(18862)
- 财务(18805)
- 财务管理(18777)
- 业经(18251)
- 企业财务(18036)
- 学(16206)
- 地方(15841)
- 制(15680)
- 农业(14167)
- 贸(14158)
- 贸易(14151)
- 易(13600)
- 技术(13129)
- 理论(12973)
- 和(12811)
- 环境(12207)
- 融(11865)
- 金融(11864)
- 机构
- 大学(295266)
- 学院(291700)
- 管理(121810)
- 济(116579)
- 经济(114116)
- 理学(106506)
- 理学院(105443)
- 管理学(103835)
- 管理学院(103307)
- 研究(91911)
- 中国(68693)
- 京(61814)
- 科学(55764)
- 财(55602)
- 财经(45366)
- 所(45229)
- 农(44511)
- 业大(43329)
- 中心(41841)
- 经(41501)
- 研究所(40976)
- 江(40553)
- 北京(38978)
- 范(36042)
- 师范(35707)
- 农业(34950)
- 经济学(34755)
- 财经大学(34265)
- 院(33467)
- 州(33339)
- 基金
- 项目(202844)
- 科学(159795)
- 基金(149073)
- 研究(148050)
- 家(129110)
- 国家(128056)
- 科学基金(111157)
- 社会(93376)
- 社会科(88627)
- 社会科学(88603)
- 基金项目(79910)
- 省(77708)
- 自然(73443)
- 自然科(71733)
- 自然科学(71715)
- 自然科学基金(70466)
- 教育(67852)
- 划(65751)
- 资助(62382)
- 编号(60101)
- 成果(48334)
- 部(45697)
- 重点(44547)
- 创(42200)
- 发(41506)
- 课题(40049)
- 教育部(39584)
- 创新(39277)
- 科研(39131)
- 人文(38861)
- 期刊
- 济(121156)
- 经济(121156)
- 研究(83888)
- 中国(50003)
- 学报(45501)
- 财(43880)
- 管理(43749)
- 科学(41068)
- 农(39745)
- 大学(34737)
- 学学(32834)
- 教育(29083)
- 农业(27830)
- 融(25983)
- 金融(25983)
- 技术(23682)
- 财经(22342)
- 业经(19263)
- 经济研究(18909)
- 经(18787)
- 问题(15722)
- 理论(15161)
- 图书(14652)
- 业(14606)
- 技术经济(14007)
- 实践(13917)
- 践(13917)
- 科技(13617)
- 现代(13070)
- 财会(12909)
共检索到414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经有307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2012年的数据,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采用PSM方法对初始样本配对。结果表明,从长期分析,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从短期分析,市场对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持积极态度,并且激励的强度越大,市场反应越积极。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市场反应 PSM方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唐亮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公司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蓝文永
文章以我国2005、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子公司个数、事务所的规模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审计费用显著相关,而存货与应收账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被审计单位在经济区域发达与否、盈余管理行为以及被审计单位被出具的意见类型对审计费用不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定价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王文 刘小元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相对国家、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来实证检验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相对国家贡献率与企业绩效成显著正相关,而相对员工贡献率与企业绩效则是显著负相关,相对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则是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建议企业在重视对国家贡献的同时,更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青 陈少华
文章以2007年~2011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舍弃了未考虑个体效应的截面回归方法,采用更适合短面板数据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董事会特征替代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后,研究发现:董事会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薪酬越高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好。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同城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更好。
关键词:
董事会监管 盈余管理 面板数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喻梦颖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送转股 现金股利 股利保护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高彦
要求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政策的出台,创造了基于关联交易研究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机会。基于此,在研究独立董事独立性对公司异常关联销售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后发现,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异常关联销售的发生。《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颁布以后,异常关联销售的比率降低,且更为"干净"。独立董事独立性对异常关联销售的抑制不仅是政策作用的直接结果,而且确实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范周乐
为了探究激励型股权激励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2015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代理成本与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区分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基础上,将全样本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和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检验了两种不同类型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组样本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相对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徐宁
在金字塔结构下,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两类治理关系普遍存在,对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也从单一治理关系分析框架向两者权衡分析转变。在双重治理关系视阈下,股权激励成为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提出双重治理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及其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于第一类代理问题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未显现,这与控股股东对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关,股权性质能够对股权激励与控股股东不同效应的体现以及两者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波 孙菊生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治理特征、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提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 ,在实行股权激励前业绩普遍较高 ,存在选择性偏见。 (2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的公司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高于两职分离的公司。 (3 )成长性较高的公司 ,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 (4)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流通股以及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较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那些内部治理机制弱化的公司 ,经营者存在利用股权激励机制为自己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来华 乾惠敏 黄娇丹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方向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全面取缔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将减少资产减值的部分信息含量。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信息含量 信号显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饶艳超
企业成本降低是 ERP系统实施后的理论预期效益,文章采用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检验了 ERP系统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和运营费用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短期内 ERP 系统实施显著增加企业成本,但增加成本的显著性随着ERP系统已实施年限的增加而有所减弱,也就是说企业可能从 ERP系统较长时期的应用过程中获得成本降低的好处。企业应该考虑采用长期指标衡量ERP系统的实施效益。
关键词:
ERP系统 运营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红英 周露露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控制、审计师选择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监管部门通过推动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动机,审计师自身声誉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龙月娥
新企业会计准则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是检验新企业会计准则质量的标准。本文通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三年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准则实施后的第一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在以后年度出现反转,基本回到新准则实施前的水平;从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电子业等受新准则的影响较大。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没有加剧",营业外收入"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平滑利润或将利润操纵至盈利水平的调节器。
关键词:
新准则实施 盈余管理 实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权激励、货币薪酬与公司适度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效果:来自沪深两市的证据
股权激励政策提升了公司绩效吗?——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保护性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真的改善了企业绩效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与业绩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家控制、债务融资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与创新关系研究——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