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7)
2023(11718)
2022(9451)
2021(8393)
2020(7106)
2019(16157)
2018(15948)
2017(30893)
2016(16873)
2015(19043)
2014(19194)
2013(18626)
2012(16995)
2011(15374)
2010(15316)
2009(14516)
2008(14529)
2007(13026)
2006(11548)
2005(10636)
作者
(47891)
(40108)
(40045)
(38171)
(25691)
(19206)
(18370)
(15538)
(15382)
(14344)
(13793)
(13708)
(12937)
(12795)
(12745)
(12440)
(11849)
(11831)
(11719)
(11673)
(10247)
(9805)
(9794)
(9166)
(9162)
(8999)
(8945)
(8874)
(8245)
(7805)
学科
(75834)
经济(75701)
管理(57404)
(53505)
(46145)
企业(46145)
方法(36689)
数学(32818)
数学方法(32516)
(23863)
中国(19841)
(18808)
(18739)
业经(17367)
(15728)
财务(15677)
财务管理(15644)
企业财务(15091)
(13692)
地方(13266)
农业(12512)
(12147)
(12074)
金融(12072)
(11900)
银行(11880)
体制(11287)
(11262)
(11190)
贸易(11185)
机构
大学(248950)
学院(245552)
(104705)
经济(102675)
管理(97103)
理学(84127)
理学院(83292)
管理学(81985)
管理学院(81521)
研究(78593)
中国(60866)
(53662)
(51221)
科学(44858)
财经(42302)
(38524)
(38153)
(36845)
(36531)
中心(36466)
研究所(33983)
业大(33875)
经济学(33440)
北京(31818)
财经大学(31620)
经济学院(30240)
(29781)
师范(29477)
(28902)
(28866)
基金
项目(163686)
科学(130956)
基金(121895)
研究(119631)
(105078)
国家(104274)
科学基金(91199)
社会(79868)
社会科(75940)
社会科学(75922)
基金项目(63937)
(62958)
自然(57475)
自然科(56186)
自然科学(56175)
教育(55977)
自然科学基金(55213)
(52721)
资助(50204)
编号(46844)
成果(38654)
(37578)
重点(36575)
(35334)
国家社会(34103)
(33897)
(33806)
教育部(33048)
课题(32667)
人文(32069)
期刊
(113324)
经济(113324)
研究(72841)
中国(48624)
(43923)
管理(37139)
学报(36323)
科学(33381)
(33290)
大学(28989)
学学(27268)
(25277)
金融(25277)
教育(23815)
财经(22008)
农业(22000)
技术(21262)
(18723)
经济研究(18366)
业经(17652)
问题(15330)
统计(12961)
技术经济(12305)
(12198)
(11724)
(11618)
财会(11503)
理论(11422)
(11270)
会计(10819)
共检索到36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存志  郑江龙  
在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正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关于股权激励方案福利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探求股权激励方案福利化倾向的原因,文章利用2006—201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福利化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有序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掏空水平与企业在选择股权激励制度时的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股东掏空水平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偏福利型的股权激励方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海燕  
以日本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法,分析控股股权、员工福利和高管薪酬对企业创新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不仅其持股量与企业技术创新效应正相关,而且其身份性质也存在相关性:银行控股的企业创新效应较弱;机构投资者控股的企业,创新效应较好;普通员工:福利状况与企业创新效应正相关;公司高管:薪酬状况与创新效应无显著关系。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高管薪酬激励,提升普通员工福利状况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本文从制度背景出发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FE模型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对于全部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水平和公司价值正相关,但并不显著;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水平和公司价值负相关,并在0.10的水平下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由于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董事会机制不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机制可能并没有发挥设想的激励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艳艳  
本文研究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包括是否提升经营业绩,业绩提升是否源于盈余管理与业绩提升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首先,对于某一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股权激励具有提升作用,但不具有持续性,甚至会出现反转。在实施当年到后四年的时间内,实施公司上述指标的平均表现也与配对公司无显著差异。换言之,股权激励无法有效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其次,实施公司的操控性应计与经营业绩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剔除操控性应计后,股权激励的短暂提升作用消失,实施公司与配对公司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当方案设计受到管理层操纵时,对实施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冠民   王家晶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权激励契约中业绩评价方式选择的影响。根据监管要求,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须披露其行权条件,包括业绩指标及其评价方式等信息,据此可以获得上市公司是否采用相对业绩评价的显性信息。基于此独特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其股权激励契约行权业绩考核采用相对业绩评价的概率正相关;并且当会计信息可比性较高时,采用相对业绩评价的股权激励对公司研发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当公司面临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较为严格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权激励契约相对业绩评价使用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助于提高股权激励契约的有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曲亮  任国良  
基于1998年到2008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对企业价值有非线性的"U"型影响,在高管薪酬超过一定的额度后,高管薪酬激励明显呈现出边际递增的激励效果。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只有线性正向影响,并未发现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影响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郑慧莲  严明珠  许静静  
本文以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及其激励效应。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激励型公司和福利型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本文以泸州老窖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提出了如何设计合理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系统地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总体特征,并根据标准区分激励型和福利型公司,为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和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扈文秀  
文章基于薪酬公平视角,引入中介变量薪酬差距和调节变量企业成长性,揭示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成长性在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雷旭  
本文以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理论,实证检验经营效率和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影响盈余质量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但盈余质量并不会因此提高;而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改善盈余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艳艳  
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是解释股权激励的两大对立理论。哪种理论能够更好解释我国的情况?本文通过检验两种理论对我国股权激励财富效应的解释力以回答该问题。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反应为正,出现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高涨的现象;然而,这些指标在中期均出现反转现象,超额收益率为负,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出现回落。这表明,事件日投资者情绪高涨,短期正面的市场反应只是由于投资者乐观情绪所导致,最优契约理论无法得到支持。进一步,本文检验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管理层权力过大(监督不足)与股权激励方案特征被操纵导致股东财富受到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支持管理层权力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林  蔡洋  
本文以2011-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采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对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进而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玲  周晓雯  
管理层激励历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解决公司制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有效方法。文章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现金薪酬和股权激励作为解释变量对管理层的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现金薪酬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股权激励和非效率投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股权激励制度对非效率投资行为均没有显著影响,股权收益无法满足管理层对私人收益的追求,现金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手段并没有对管理层产生良好的共同激励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丹  闵亮  陈婷  
本文以2001—2004年间的99家被认定为会计造假的A股上市公司及按年、行业、规模选择配对的99家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代理理论观点:CEO持股、管理层薪酬增加反而能减少会计造假的可能性。这些结果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股改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亮  王加胜  
股权结构的分散性与国家股的大小呈负相关 ,与流通股的大小呈正相关。公司经营绩效与股权结构分散性、经理人员拥有的公司股权大小、职工持股呈正相关 ,与国家股的大小、经理人员薪金等呈负相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烨  
基于国外相关理论争议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剖析了股权激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即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冲突的手段抑或制造代理问题的来源?相应地讨论了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两派观点。文章认为,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实际上分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完善所有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作用,股权激励才可能接近最优薪酬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