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6)
- 2023(9273)
- 2022(7788)
- 2021(7509)
- 2020(6304)
- 2019(14820)
- 2018(14266)
- 2017(27362)
- 2016(14617)
- 2015(16616)
- 2014(15902)
- 2013(16032)
- 2012(14948)
- 2011(13434)
- 2010(13385)
- 2009(12738)
- 2008(12974)
- 2007(11465)
- 2006(9928)
- 2005(9183)
- 学科
- 济(69917)
- 经济(69841)
- 管理(48840)
- 业(48031)
- 企(41997)
- 企业(41997)
- 方法(37746)
- 数学(33811)
- 数学方法(33624)
- 财(23417)
- 中国(18788)
- 务(16988)
- 财务(16972)
- 财务管理(16948)
- 企业财务(16103)
- 农(14632)
- 贸(14294)
- 贸易(14288)
- 易(13984)
- 制(13771)
- 业经(13686)
- 融(10637)
- 金融(10637)
- 学(10522)
- 银(10338)
- 银行(10322)
- 体(10086)
- 农业(9879)
- 行(9750)
- 理论(8954)
- 机构
- 大学(218937)
- 学院(212236)
- 济(102585)
- 经济(101099)
- 管理(85732)
- 理学(74442)
- 理学院(73780)
- 管理学(72984)
- 管理学院(72587)
- 研究(70592)
- 中国(58239)
- 财(49547)
- 京(45451)
- 财经(40319)
- 经(37196)
- 科学(36463)
- 经济学(34410)
- 所(33809)
- 中心(32033)
- 经济学院(31163)
- 财经大学(30623)
- 研究所(30241)
- 北京(29232)
- 江(28190)
- 农(27525)
- 业大(25676)
- 商学(25324)
- 商学院(25122)
- 院(24818)
- 范(24045)
- 基金
- 项目(137120)
- 科学(110800)
- 基金(106535)
- 研究(101059)
- 家(91881)
- 国家(91229)
- 科学基金(79585)
- 社会(69943)
- 社会科(66799)
- 社会科学(66787)
- 基金项目(54920)
- 自然(49213)
- 自然科(48191)
- 自然科学(48175)
- 自然科学基金(47421)
- 省(46690)
- 教育(46223)
- 资助(44947)
- 划(41156)
- 编号(38450)
- 部(33771)
- 成果(32196)
- 国家社会(31271)
- 重点(30468)
- 教育部(30261)
- 人文(28871)
- 中国(28361)
- 创(28304)
- 发(27399)
- 大学(27218)
- 期刊
- 济(104037)
- 经济(104037)
- 研究(65463)
- 财(41996)
- 中国(37676)
- 管理(32278)
- 学报(28726)
- 科学(28015)
- 农(23418)
- 大学(23149)
- 融(22680)
- 金融(22680)
- 财经(21882)
- 学学(21831)
- 经(18768)
- 经济研究(18272)
- 农业(15921)
- 教育(15891)
- 技术(15554)
- 贸(14749)
- 问题(14320)
- 业经(12994)
- 国际(12819)
- 世界(12527)
- 会计(11122)
- 统计(11101)
- 技术经济(11046)
- 财会(10966)
- 业(10249)
- 理论(10049)
共检索到315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
股权激励为何在中国实施维艰?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显著高的公司,愿意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缓解股东与经理人的冲突,但债务约束的广泛存在,限制了其对该项制度的选择,特别是对股权激励计划具有强烈需求和实施意愿的民营企业而言,债务的约束力更强。本文的研究体现了债务代理成本在我国企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对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范周乐
为了探究激励型股权激励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2015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代理成本与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区分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基础上,将全样本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和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检验了两种不同类型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组样本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相对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在职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广生 马悦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对于其激励效果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结论。鉴于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才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激励相容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以2006~2011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其2005~2012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不同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但影响不显著;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略好于限制性股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在职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在职消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倩 李小健
本文选取2011~2016年11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两类代理成本的视角讨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第二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具有显著性,得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有2.875%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传导机制来实现的。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经有307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2012年的数据,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采用PSM方法对初始样本配对。结果表明,从长期分析,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从短期分析,市场对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持积极态度,并且激励的强度越大,市场反应越积极。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市场反应 PSM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国烜 吴琼
股权激励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金融保险业以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管理费用占据了公司经营成本的较大比重,这使得高管利用其控制权对管理费用进行操纵为自身谋取利益更加便利,从而可能增加代理成本。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选取了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的财务数据研究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保险业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股权激励与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芳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中小板公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娇娇 李小健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6年至2011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1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比例的增加,委托代理成本减少;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业绩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委托代理成本越小,但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对企业业绩无显著影响。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地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斌 周立烨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股权激励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上。本文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从行业角度看,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净资产收益率 激励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爱玲 汪美林
损害激励对象的经济利益、打击激励对象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监督成本,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作废或取消的原因主要有:行权条件单一、行权价格固定、高管离职、盈余管理。为使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顺利实施应当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综合采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行权条件指标、采用指数化行权价格,对高管人员的激励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计划 非财务指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喻梦颖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送转股 现金股利 股利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秀文 任凤凤
文章以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是否选择股权激励的关系,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是否选择股权激励的关系,并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按照总经理持股比例分成两组,分析在总经理持股比例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可否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