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3)
- 2023(12899)
- 2022(10733)
- 2021(10482)
- 2020(8876)
- 2019(20733)
- 2018(19998)
- 2017(38855)
- 2016(20617)
- 2015(23328)
- 2014(23063)
- 2013(22891)
- 2012(20999)
- 2011(18521)
- 2010(18184)
- 2009(16752)
- 2008(16632)
- 2007(14061)
- 2006(11797)
- 2005(10533)
- 学科
- 济(89850)
- 经济(89757)
- 管理(68201)
- 业(65985)
- 企(56929)
- 企业(56929)
- 方法(47939)
- 数学(43629)
- 数学方法(43265)
- 财(39276)
- 中国(24999)
- 务(23185)
- 财务(23144)
- 财务管理(23086)
- 企业财务(22223)
- 农(21042)
- 制(19336)
- 贸(17934)
- 贸易(17922)
- 易(17518)
- 业经(17222)
- 融(14796)
- 金融(14795)
- 银(14345)
- 银行(14334)
- 体(14176)
- 财政(13835)
- 行(13531)
- 地方(13358)
- 农业(13326)
- 机构
- 大学(289548)
- 学院(284821)
- 济(133589)
- 经济(131602)
- 管理(118693)
- 理学(103518)
- 理学院(102609)
- 管理学(101387)
- 管理学院(100841)
- 研究(90822)
- 中国(75517)
- 财(70589)
- 京(58706)
- 财经(53725)
- 经(49404)
- 科学(47626)
- 经济学(43363)
- 所(42664)
- 中心(42591)
- 财经大学(40560)
- 经济学院(39367)
- 江(38316)
- 研究所(37783)
- 北京(37037)
- 农(35721)
- 业大(34921)
- 商学(33718)
- 商学院(33438)
- 院(32540)
- 范(31879)
- 基金
- 项目(190042)
- 科学(153953)
- 基金(146551)
- 研究(140413)
- 家(125153)
- 国家(124214)
- 科学基金(110047)
- 社会(95405)
- 社会科(90949)
- 社会科学(90927)
- 基金项目(76844)
- 自然(69838)
- 自然科(68333)
- 自然科学(68320)
- 省(67674)
- 自然科学基金(67199)
- 教育(64597)
- 资助(60994)
- 划(58211)
- 编号(54032)
- 部(45679)
- 成果(43384)
- 重点(41659)
- 国家社会(41467)
- 教育部(40999)
- 创(40029)
- 人文(39398)
- 发(38540)
- 创新(37532)
- 大学(37520)
- 期刊
- 济(135275)
- 经济(135275)
- 研究(87437)
- 财(61358)
- 中国(50555)
- 管理(44525)
- 科学(36059)
- 学报(35437)
- 融(30628)
- 金融(30628)
- 农(29902)
- 大学(29290)
- 财经(27900)
- 学学(27797)
- 经济研究(23926)
- 经(23804)
- 技术(23242)
- 农业(20439)
- 教育(19547)
- 业经(18676)
- 问题(17965)
- 贸(17586)
- 财会(16175)
- 国际(15308)
- 会计(15306)
- 世界(15074)
- 统计(14689)
- 技术经济(14346)
- 理论(13880)
- 策(13083)
共检索到420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国强 彭家生
本文以2005—2007年中国A股市场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及其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法,考察了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基于业绩的股权激励模式,实施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支持了有股权激励尤其有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经营者可能有短期盈余操纵行为的观点。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激励 财务重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龙光 王擎
本文应用PCA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期间八大类财务绩效指标各自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强度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水平影响显著;股权激励和激励方式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影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东获利能力等指标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主成分分析 财务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苏 杨忠海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年—2006年间的3618个公司年度为样本,借鉴Ball和Shivakumar、Khan和Watts以及Gassen等的研究成果对财务报告稳健性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了不同特征的最终控股股东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显著降低了财务报告稳健性,控股股东的扶持行为也降低了财务报告稳健性,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相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不稳健;财务报告稳健性与最终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比例呈负向变化,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呈同向变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海 周晓苏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2552个公司年度为样本,以FASB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础,对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与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避亏动机、再融资动机和高管更换动机能够显著降低财务报告透明度,而且这三种动机并没有对控股股东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扭亏动机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的掏空与扶持行为,从而显著提高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能够显著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
关键词:
操控动机 控股股东行为 财务报告透明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建源 梁青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事务所规模、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和财务重述发生可能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事务所规模方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的降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而国内"十大"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发生财务重述与否不具有显著关系。在审计意见方面,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发生财务重述可能性更大,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年报错误,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在审计费用方面,审计费用越高时,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
关键词:
事务所规模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财务重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珍丽 胡国强
采用Logit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发生更正前期盈余信息的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股权高度集中、外部审计监督较强、负债水平较低的非亏损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较小,而董事会独立性与财务重述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信息披露研究文献,为证券监管部门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中国资本市场财务重述行为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财务重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喻梦颖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送转股 现金股利 股利保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浩 向显湖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提高公司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概率,并且能够促使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质量(形式上的精确性和实质上的准确性)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窗口的延长,股权激励计划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逐渐减弱;不同股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丰富了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百强 黄静 吕杰
企业经营杠杆反映了企业的长期投资视野和风险承担水平。股权激励计划一方面缓解了管理层短视倾向、延长了管理层的投资视野,另一方面提高了管理层的风险承担意愿。本文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杠杆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更倾向于增加企业经营杠杆。通过细分成本项目发现,股权激励实施主要影响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经营杠杆,而对营业成本经营杠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经营杠杆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强于非国有企业,而较高的需求不确定性会削弱股权激励计划对经营杠杆的影响。采用PSM、DiD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发现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入认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和企业战略性经营杠杆决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朝洋 刘志迎
文章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中涉及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占比和关键契约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对10家样本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业绩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并指出股票期权激励失灵的原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 期权激励 现状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效东 周嘉南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A股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激励的动机为视角,试探性地检验了不同动机下的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R&D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对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而言,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显著地提高了公司的R&D支出水平;(2)激励型股权激励与R&D支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福利型股权激励与R&D支出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在公司富余资源水平和既有业绩分别影响R&D支出的过程中,激励型股权激励均起到加强作用,而福利型股权激励不具有这种作用。本文的结论加深了对股权激励动机的理解,并为引导我国企业实施激励型动机的股权激励计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鹏
本文以财务重述为研究视角,在考察控股程度与控股股东性质交叉作用的基础上,研究股权结构的治理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没有绝对控股股东的情况下,无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最终控制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性质,其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都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高;在绝对控股条件下,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比国有性质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低。研究结论表明,分散化的股权和国有股权对公司管理层的制约效果相对较差,从而使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更高。本文借助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深化了已有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并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盈余操纵 财务重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范周乐
为了探究激励型股权激励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2015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代理成本与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区分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基础上,将全样本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和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检验了两种不同类型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组样本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相对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严若森 钱晶晶
本文以2012—2014年中国A股高科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CEO股权激励为调节变量,就董事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董事会人力资本及董事会社会资本均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2)CEO股权激励对董事会人力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且CEO持股比例越高,该调节效应越明显;(3)CEO股权激励对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启示在于,高科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及其他类似R&D特征明显的企业,既须重视董事会人力资本与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战略意义,亦须基于自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秀乐 赵青
文章以2005—2009年间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会计舞弊的77家A股上市公司及按年、行业、规模选择配对的77家没有被证监会认定为会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的关系。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会计舞弊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务重述公司盈余反应系数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财务重述的经验证据
公司战略影响财务重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务重述程度、控制权性质与审计意见——来自A股上市公司2006年~2013年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货币薪酬与公司适度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保护性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股东财富的关系——来自2001~2007年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