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6)
- 2023(7102)
- 2022(6136)
- 2021(6067)
- 2020(5146)
- 2019(12049)
- 2018(11987)
- 2017(24245)
- 2016(13250)
- 2015(14880)
- 2014(14871)
- 2013(14260)
- 2012(13040)
- 2011(11751)
- 2010(12473)
- 2009(11642)
- 2008(11533)
- 2007(10264)
- 2006(9306)
- 2005(8376)
- 学科
- 济(52233)
- 经济(52182)
- 管理(42595)
- 业(41855)
- 企(36566)
- 企业(36566)
- 方法(26646)
- 数学(24285)
- 数学方法(23743)
- 财(16017)
- 农(14220)
- 中国(12386)
- 制(11413)
- 务(10994)
- 策(10982)
- 财务(10958)
- 财务管理(10946)
- 业经(10688)
- 企业财务(10482)
- 贸(9512)
- 贸易(9507)
- 易(9306)
- 理论(9216)
- 农业(8901)
- 地方(8662)
- 学(8232)
- 银(8202)
- 银行(8193)
- 技术(7992)
- 行(7793)
- 机构
- 学院(186367)
- 大学(182818)
- 济(76856)
- 管理(76268)
- 经济(75220)
- 理学(65865)
- 理学院(65290)
- 管理学(63912)
- 管理学院(63581)
- 研究(57444)
- 中国(45196)
- 财(38235)
- 京(37326)
- 科学(33132)
- 财经(29701)
- 所(28372)
- 江(28257)
- 经(26928)
- 中心(26888)
- 农(26625)
- 研究所(25230)
- 业大(25029)
- 北京(23719)
- 州(22743)
- 经济学(22312)
- 范(22213)
- 财经大学(22054)
- 师范(22019)
- 院(20850)
- 农业(20593)
- 基金
- 项目(119069)
- 科学(94934)
- 研究(88318)
- 基金(86676)
- 家(74180)
- 国家(73558)
- 科学基金(64636)
- 社会(54903)
- 社会科(52192)
- 社会科学(52178)
- 省(47160)
- 基金项目(44447)
- 自然(42949)
- 教育(42701)
- 自然科(42053)
- 自然科学(42046)
- 自然科学基金(41315)
- 划(39465)
- 资助(38157)
- 编号(37204)
- 成果(30605)
- 部(26705)
- 重点(26419)
- 课题(25863)
- 创(25005)
- 发(24594)
- 教育部(23413)
- 创新(23192)
- 人文(22918)
- 项目编号(22812)
共检索到27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多 郑燕
股东和管理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博弈,文章主要讨论股东选择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是否雇佣管理者,即是否进行重复博弈;而管理者可以选择是否努力工作和是否愿意支付高股利,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管理者和股东来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最终由模型解得最优解,股东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并支付高股利;管理者得到股东的认可,可以长期留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利政策 信息动态博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汤晓燕
我国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般对期权的行权价格提供股利保护,这对不同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利用2006-2012年间正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此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还是比使用股票期权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现金分红概率更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公司董事长为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较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限制性股票是比股票期权更佳的股权激励工具,能够更好地把经理人利益和股东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而激励对象也会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
关键词:
股权激励工具 股利保护 股利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继英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红 郭丹
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框架下采用Logit及Tobit模型进行检验,实证发现,相比于非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更高,表明股权激励对象有增加现金股利发放获得机会主义私利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限制性股票相比于股票期权激励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发放水平,比照该结果和我国股权激励工具实践趋势,可以推论上市公司选择了更有利于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工具。以上研究发现,为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环节检验股权激励契约有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红 郭丹
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框架下采用Logit及Tobit模型进行检验,实证发现,相比于非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更高,表明股权激励对象有增加现金股利发放获得机会主义私利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限制性股票相比于股票期权激励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发放水平,比照该结果和我国股权激励工具实践趋势,可以推论上市公司选择了更有利于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工具。以上研究发现,为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环节检验股权激励契约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也为当前股权激励工具设计优化提供了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张海平
本文研究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背景下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我们发现,相比非股权激励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更倾向减少现金股利支付;股权激励公司在激励方案推出后的股利支付率小于方案推出前的股利支付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福利性质的股权激励公司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结论表明,部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高管利用股利政策为自己谋福利。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中国制度背景下的股利代理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为管理者权力理论提供了相关证据。
关键词:
股权激励计划 股利支付率 股利收益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双才 郭聪媛
文章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有正向影响。从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前一年起,股权激励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开始明显升高。虽然之后有小幅波动,但相较之前仍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管理层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之前,通过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政策,尽可能的降低了行权价格,为将来获得非努力性股权激励收益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利政策 现金股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应展宇
通过中国上市公司10年股利政策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与经典股利理论还是西方国家相比,这一财务行为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现象,或者说是一个“中国股利之谜”。通过一个简化融资模型,我们阐明了这一“股利之谜”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中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即股权分裂。股权分裂的存在,加上非流通股的控股地位以及低廉的投资成本,使得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决策中的激励问题(尤其是非流通股股东及其代理人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处于一种激化状态。在外部约束失效的当前中国经济中,由于这些控股股东及其代理人作为“内部人”基本可以为所欲为,以各种“合法”的财务行为侵害流通股股东权益,进而导致财务决策机制扭曲,股利分配行为的异化...
关键词:
股权分裂 代理成本 股利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国强 张俊民
基于中国高管股权激励契约中股利保护性条款的特殊制度安排,本文采用Relogit模型与多元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其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未控制公司规模下,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未实施激励的公司更具有现金支付倾向,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更高。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慧博 吕长江 李然
文章使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数据,检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如何影响公司的股票股利行为。在检验股票股利长期市场反应的基础上,文章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倾向于发放高额股票股利,且股权激励的程度越高,发放高额股票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制度对股票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文章结果表明,在非效率定价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会充分利用市场的非有效定价现象来影响公司的股利行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股利 股票期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喻梦颖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送转股 现金股利 股利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闻陈力 傅颀
本文以伊利股份行权期为2006年12月~2013年12月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伊利股份实行股权激励的动机。研究发现,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是激励效应和福利效应博弈的产物,其中福利效应占优,该方案具有对管理层历史业绩进行补偿的性质,股权激励因此陷入了博弈困境,对其激励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进一步监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效应 福利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当前,为众多企业所广泛采用的股权激励方法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按股分配与员工个人工作业绩脱节,长此下去必然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动态股权制的产生虽是一个有力的创新,但是也未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从此目标出发,文章在建立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围绕模型的设计目标、业绩利润值区间对分配的影响、静态模型对团队行为的影响、静态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点及待研究的问题等展开了较深入探讨,认为: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能有效将按资分配与按绩分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方式融合在一起,兼顾企业对员工的短期和长期激励,更好地实现企业股权结构和员工分配方式的动态化,因此,该模型对于解决传统股权激励机制缺陷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设计上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两个特点,这使它比用一般数学模型来进行分配计算更有优势。在捐款激励型新型互助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使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为个人所应承担的爱心互助捐款及所能相应享受的爱心保额的分配,更能发挥激励效果。
关键词: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互助保障 爱心激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动态模型是在静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环境的动态变化,重点考虑了企业人员的增减变动、企业高管和其他人员的特殊奖励政策、企业内部的分层分级、奖励股份实施流程等因素变化对模型使用的影响而提出的。该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企业实务,为企业与员工价值的双赢做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