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3)
- 2023(16127)
- 2022(13926)
- 2021(13026)
- 2020(11138)
- 2019(25713)
- 2018(25411)
- 2017(49136)
- 2016(26781)
- 2015(30036)
- 2014(29541)
- 2013(29602)
- 2012(27005)
- 2011(23965)
- 2010(23794)
- 2009(22402)
- 2008(22490)
- 2007(20038)
- 2006(17802)
- 2005(15897)
- 学科
- 济(111775)
- 经济(111640)
- 业(105364)
- 管理(98682)
- 企(95539)
- 企业(95539)
- 方法(53631)
- 数学(43499)
- 数学方法(43125)
- 财(37543)
- 业经(33357)
- 农(33095)
- 务(28106)
- 财务(28032)
- 财务管理(27991)
- 企业财务(26667)
- 中国(25282)
- 农业(23530)
- 制(22733)
- 技术(21016)
- 地方(20607)
- 理论(20289)
- 和(19678)
- 学(19378)
- 划(19154)
- 贸(18457)
- 贸易(18449)
- 策(18064)
- 易(17802)
- 体(16560)
- 机构
- 学院(379775)
- 大学(378285)
- 管理(159510)
- 济(152255)
- 经济(148921)
- 理学(136721)
- 理学院(135276)
- 管理学(133334)
- 管理学院(132607)
- 研究(116558)
- 中国(92649)
- 京(80600)
- 财(74534)
- 科学(70851)
- 农(60489)
- 财经(59005)
- 所(57562)
- 江(57176)
- 业大(55179)
- 中心(54179)
- 经(53723)
- 研究所(51697)
- 北京(50537)
- 农业(47338)
- 州(46384)
- 范(46250)
- 师范(45878)
- 经济学(44652)
- 财经大学(43871)
- 商学(43207)
- 基金
- 项目(252118)
- 科学(199842)
- 研究(186001)
- 基金(184754)
- 家(158914)
- 国家(157511)
- 科学基金(138125)
- 社会(117765)
- 社会科(111633)
- 社会科学(111602)
- 基金项目(98847)
- 省(98543)
- 自然(90653)
- 自然科(88597)
- 自然科学(88578)
- 自然科学基金(87075)
- 教育(84708)
- 划(81367)
- 编号(76088)
- 资助(75978)
- 成果(60382)
- 部(55670)
- 重点(54922)
- 创(54192)
- 发(52041)
- 课题(50801)
- 创新(49931)
- 教育部(48240)
- 人文(47999)
- 科研(47987)
- 期刊
- 济(171694)
- 经济(171694)
- 研究(110698)
- 中国(71331)
- 管理(63937)
- 财(62818)
- 农(55062)
- 学报(54912)
- 科学(52355)
- 大学(42370)
- 学学(39934)
- 农业(37841)
- 教育(37110)
- 融(35465)
- 金融(35465)
- 技术(34122)
- 业经(29803)
- 财经(29763)
- 经济研究(25439)
- 经(25411)
- 业(23310)
- 问题(22237)
- 技术经济(20586)
- 财会(19158)
- 现代(18947)
- 图书(18879)
- 理论(18390)
- 商业(17510)
- 会计(17445)
- 科技(17398)
共检索到56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雪霞 王珍义 郭丹丹
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年报披露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成长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成熟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外部监管引导和约束高管行为等途径,避免高管人员尤其是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娟 朱霞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4年提出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
关键词:
成长期 成熟期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舒婷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的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比较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相比于成熟期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盈余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汀汀 李赫美
笔者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研究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公司治理层面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企业在衰退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成长期次之、成熟期最低。对应计盈余管理做进一步分析,企业在成长期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小,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大。另外,企业在成长期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管理层激励一方面强化了应计盈余管理,另一方面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相较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莉
文章利用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并利用我国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股权激励程度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程度(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积极采用盈余管理行为分散自身风险,由于受到会计监管体系的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增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博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文强 王成方
借鉴权变思想,结合委托代理和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股权激励方式与企业生命周期存在适应性匹配的设想,认为企业会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的治理重心和激励目标,差异化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实证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股权激励方式存在异质性偏好,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票期权,成熟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限制性股票。异质性考察发现,适应性匹配关系在高管权力较小、市场竞争充分和股价崩盘风险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了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激励方式后,股权激励能产生显著更高的业绩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股票期权是通过风险承担效应驱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绩效增长,限制性股票则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驱动成熟期企业的绩效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的放矢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和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慧 熊婷
本文以2008-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股权激励,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大。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从而避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薪酬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小玉
会计信息因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导致可靠性降低,给信息使用者与投资者最终的分析判断与决定带来误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研究盈余管理和股权激励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股权激励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曼 周运兰 罗如芳
本文以我国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将研究样本分成两组,通过对比实证结果来验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再单独将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加入股权激励这一变量,用来验证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会因其实施了股权激励政策而增长。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曼 周运兰 罗如芳
本文以我国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将研究样本分成两组,通过对比实证结果来验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再单独将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加入股权激励这一变量,用来验证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会因其实施了股权激励政策而增长。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文强 周荣真 毛孝南 王晓婷
科学的业绩考核是有效激励的前提,既可能通过利益协同机制强化激励效应(利益协同假说),也可能通过降低风险承担而造成激励扭曲(风险规避假说)。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考察了股权激励的行权业绩考核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总体上有利于强化股权激励效应,支持了“利益协同假说”;分发展阶段看,行权业绩考核的作用效果具有生命周期异质性。其中,成长期企业更适宜设置适中的业绩目标,成熟期企业更适宜设置严格的业绩目标,衰退期企业更适宜设置宽松的业绩目标。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可通过利益协同和风险承担两条潜在渠道发挥作用,但具体机制因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彩虹
文章选取2009—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通过描述性统计手段分析样本。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稳健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中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整体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负相关,与市场绩效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负相关,与市场绩效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三,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正相关,与市场绩效不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四,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不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李婵婵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层人员的心理出发,探讨薪酬攀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此外,将微观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引入进来,探讨企业生命周期是否会对管理层人员薪酬攀比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人员薪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人员薪酬中位数相差越大,攀比心理越强,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就越大且企业的生命周期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于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管理层薪酬攀比心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攀比心理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晓红 马可
本文采用2010-2014年沪深两市8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为满足"盈余阈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在衰退期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是最大,而在成长期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均为最小;但是,为了满足"盈余阈值",企业在衰退期仅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成熟期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 盈余阈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晓红 马可
本文采用2010-2014年沪深两市8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为满足"盈余阈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在衰退期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是最大,而在成长期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均为最小;但是,为了满足"盈余阈值",企业在衰退期仅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成熟期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 盈余阈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