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17)
- 2023(19890)
- 2022(17184)
- 2021(15847)
- 2020(13780)
- 2019(31745)
- 2018(31559)
- 2017(61287)
- 2016(33476)
- 2015(37833)
- 2014(37631)
- 2013(37390)
- 2012(34411)
- 2011(31011)
- 2010(31093)
- 2009(29335)
- 2008(29483)
- 2007(26552)
- 2006(23360)
- 2005(21025)
- 学科
- 济(139524)
- 经济(139354)
- 业(116714)
- 管理(109396)
- 企(102533)
- 企业(102533)
- 方法(67122)
- 数学(56323)
- 数学方法(55645)
- 财(43411)
- 农(40492)
- 业经(37132)
- 中国(34444)
- 务(31032)
- 财务(30952)
- 财务管理(30896)
- 企业财务(29423)
- 制(28528)
- 农业(27621)
- 学(27361)
- 贸(25785)
- 贸易(25774)
- 易(24994)
- 地方(24618)
- 理论(24158)
- 技术(23808)
- 和(23176)
- 划(21228)
- 银(21110)
- 银行(21040)
- 机构
- 学院(491073)
- 大学(489782)
- 济(197552)
- 管理(195158)
- 经济(193340)
- 理学(168289)
- 理学院(166452)
- 管理学(163577)
- 管理学院(162688)
- 研究(157746)
- 中国(121063)
- 京(103919)
- 科学(98080)
- 财(94516)
- 农(84138)
- 所(80417)
- 财经(75897)
- 业大(74292)
- 江(72824)
- 研究所(72696)
- 中心(72184)
- 经(68846)
- 农业(66404)
- 北京(65358)
- 范(61065)
- 师范(60439)
- 经济学(59284)
- 州(58723)
- 院(56664)
- 财经大学(56284)
- 基金
- 项目(324819)
- 科学(255417)
- 基金(236353)
- 研究(234301)
- 家(206058)
- 国家(204301)
- 科学基金(176124)
- 社会(147243)
- 社会科(139596)
- 社会科学(139558)
- 省(127180)
- 基金项目(125221)
- 自然(116565)
- 自然科(113891)
- 自然科学(113860)
- 自然科学基金(111884)
- 教育(108238)
- 划(106680)
- 资助(98627)
- 编号(95630)
- 成果(76972)
- 重点(72318)
- 部(71758)
- 创(68033)
- 发(67968)
- 课题(65035)
- 创新(63139)
- 科研(62666)
- 教育部(61358)
- 大学(60639)
- 期刊
- 济(217359)
- 经济(217359)
- 研究(140693)
- 中国(87592)
- 学报(77816)
- 财(76572)
- 农(76492)
- 管理(74580)
- 科学(70892)
- 大学(58840)
- 学学(55836)
- 农业(52311)
- 教育(47605)
- 技术(43799)
- 融(43687)
- 金融(43687)
- 财经(38013)
- 业经(37129)
- 经济研究(33860)
- 经(32527)
- 业(29432)
- 问题(28890)
- 技术经济(25965)
- 统计(23819)
- 版(23235)
- 理论(23188)
- 贸(22745)
- 现代(22671)
- 商业(22604)
- 财会(22325)
共检索到717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秀勤
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将股权激励视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Time-varying DID),从微观视角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差、使用GMM估计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同时,本文深入研究发现,在高技术行业中,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应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彬
文章以我国2007年具有企业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权制衡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股权集中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最终所有者拥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均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保持股权结构一定程度的制衡,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P方法测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技术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在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非国有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彬 任佩瑜
本文利用DEA方法计算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检验了股权结构、终极所有权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曲线关系;股权制衡程度、最终所有者现金流权的提高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权分离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和制衡,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荆虹玮
文章以2006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管理者持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商帮文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分析表明,在法律制度环境和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文章为评估商帮文化的影响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证据支撑,也为探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路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
商帮文化 全要素生产率 非正式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飞 陈亚会 徐长生
在我国强调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大背景下,法律执行效率这一软环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地市级法律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律执行效率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要素投入、产权属性等企业异质性因素以及区域差异后还发现:法律执行效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且对劳动密集型私有企业的正面效应更大;较高的法律执行效率还能通过保护技术和专利等显著提升高研发投入型企业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因较差的法制环境削弱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晓东 赵欣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75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计算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找出其变化趋势,并检验其显著性,来度量公告股权激励预案对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并研究了以不同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公告效应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A股市场对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告做出了显著为正的反应,以期权为标的物的股权激励的公告效应比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更大,A股市场尚未满足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标准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华伟
经理人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来阐释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权激励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的收益,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些行为将通过经理人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并最终通过公司对外报告的会计业绩表现出来。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来检验和对比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水平。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三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珊珊
理论上,非房地产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其作用机制在于,进入房地产行业会挤出主营业务的研发投入,从而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基于2003—201 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以三种方式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跨界投资房地产行业的行为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控制内生性之后,结果依然成立。最后,反事实分析也表明,若实际投资房地产的企业选择不投资房地产行业,其全要素生产率会显著增加;若实际未投资房地产的企业选择投资房地产行业,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荣 王慧敏
股权激励是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重要创新,但也引发了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上市公司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二是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方向影响存在差异性。在基期阶段,股权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小于应计盈余管理;在等待期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且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强于应计盈余管理。为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应慎重选择基期时间段,增加创新绩效指标等非财务性行权条件。在股权激励计划的不同阶段,上市公司股东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股权激励与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壁垒、创新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动态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再讨论——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价值链视角下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真的有影响吗——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
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基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影响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
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方案要素中介效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