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4)
- 2023(5282)
- 2022(4509)
- 2021(4203)
- 2020(3498)
- 2019(7464)
- 2018(7434)
- 2017(13981)
- 2016(7360)
- 2015(7824)
- 2014(7076)
- 2013(6599)
- 2012(5636)
- 2011(4688)
- 2010(5252)
- 2009(5307)
- 2008(4622)
- 2007(3999)
- 2006(3426)
- 2005(3136)
- 学科
- 业(24893)
- 管理(24385)
- 企(23588)
- 企业(23588)
- 济(22614)
- 经济(22587)
- 审计(12099)
- 方法(11587)
- 财(11559)
- 数学(9597)
- 数学方法(9508)
- 制(8851)
- 务(8776)
- 财务(8756)
- 财务管理(8689)
- 企业财务(8390)
- 体(7008)
- 体制(6426)
- 农(5883)
- 各类(5856)
- 中国(5792)
- 业经(5767)
- 贸(4488)
- 贸易(4477)
- 易(4358)
- 技术(4031)
- 农业(3737)
- 融(3643)
- 金融(3642)
- 学(3588)
- 机构
- 学院(92403)
- 大学(88888)
- 管理(37152)
- 济(34050)
- 经济(33317)
- 理学(32490)
- 理学院(32247)
- 管理学(31759)
- 管理学院(31593)
- 研究(23031)
- 财(20536)
- 中国(20098)
- 京(18130)
- 财经(16342)
- 经(14868)
- 江(13420)
- 科学(12822)
- 财经大学(12305)
- 中心(11684)
- 商学(11348)
- 商学院(11244)
- 州(11208)
- 所(10893)
- 业大(10817)
- 农(10638)
- 北京(10408)
- 范(9746)
- 经济学(9662)
- 师范(9641)
- 会计(9168)
- 基金
- 项目(59193)
- 科学(47356)
- 研究(44789)
- 基金(43662)
- 家(36875)
- 国家(36564)
- 科学基金(32900)
- 社会(28884)
- 社会科(27533)
- 社会科学(27526)
- 省(23595)
- 基金项目(22887)
- 自然(21390)
- 教育(21107)
- 自然科(20899)
- 自然科学(20895)
- 自然科学基金(20528)
- 编号(19664)
- 划(19078)
- 资助(17683)
- 成果(15409)
- 项目编号(13124)
- 重点(12960)
- 创(12927)
- 部(12802)
- 课题(12513)
- 性(12411)
- 制(12170)
- 创新(12011)
- 人文(11922)
共检索到136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宋生 曹圆圆
文献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前管理层会操纵盈余,由于盈余是由管理层和审计师共同决定的,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审计师在其中的作用。基于廉价谈话博弈模型并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发布前一年,审计师会收取客户为购买审计意见而支付的异常审计费用;非"四大"事务所收取异常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管理层权力越大,越可能支付异常审计费用。利用PSM-DID解决了可能的内生性,考虑了审计投入、诉讼风险及上市公司对审计质量需求后,结果仍然稳健。本文拓展了审计意见购买研究,有助于理解管理层和审计师合谋过程,提醒股东关注股权激励前异常的审计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股票期权激励 廉价谈话博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裕慧 刘文军 石德金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很可能引致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前采取策略性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文章基于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发现: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前进行了签字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层面的审计意见购买;在股权激励实施前,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偏低;股权激励实施前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当审计市场存在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两种组织形式时,只有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抑制股权激励实施前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文章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审计意见购买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这对于监管部门准确把握监管重心和关键时点,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配套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曹丰 李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日益成为投资者、监管层等各方关注的重要现象。控股股东质押股权后增大了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使其有动机通过审计意见购买进行信息操纵,以维持股价、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更多地进行了审计意见购买,且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公司股价下跌风险较大、产权性质为民营、媒体负面报道较多时这一现象更为显著。结论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行为影响的研究,拓展了企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分析视角,为监管层决策分析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曼 周运兰 罗如芳
本文以我国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将研究样本分成两组,通过对比实证结果来验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再单独将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加入股权激励这一变量,用来验证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会因其实施了股权激励政策而增长。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曼 周运兰 罗如芳
本文以我国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将研究样本分成两组,通过对比实证结果来验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再单独将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加入股权激励这一变量,用来验证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会因其实施了股权激励政策而增长。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前锋 谢雨婷
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购是关键之举,而管理层是并购活动的执行主体,从管理层角度探究影响长期并购绩效的因素尤为重要。文章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内部控制和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长期并购绩效存在复杂区间效应,呈倒U型,这种区间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内部控制和长期并购绩效负相关,这种关系在非国企中不存在,在国企中较明显,可见并购时期内部控制对长期并购绩效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在股权激励和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被证实。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内部控制、股权激励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的结合,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星宇 沈艺峰
股权激励能否真实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为诱因,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及计划实施完成后的业绩表现,发现公司业绩在激励计划实施期间表现优异,但是之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本文并没有找到公司使用四种传统盈余管理方法——对应计利润、销售额、生产成本与酌情费用操纵的证据。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公司高管会通过频繁的并购活动来操纵公司当期利润,然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完成后,高管不再专注于并购活动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本文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并购 利润操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卿小权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高管股权激励能够帮助企业减少外部监督成本,改善经营状况,维持并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高管股权激励在内部控制影响审计收费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整体上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收费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结论仅在小规模企业中成立,在大规模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反而会导致审计收费增加。高管股权激励能够对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收费的相关关系起到抑制性调节作用,且该抑制性调节作用在大规模企业中效果更为明显。该结论为内部控制制度和非付现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张东旭
从内部视角对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已有研究并未提供一致的结论,且新兴市场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定价的关系。不同于基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数据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验组公司的审计收费要比控制组公司更低,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实施后的审计收费比实施前更低,审计收费降低的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支持了最优契约假说。该结论受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较高的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审计收费 管理层权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张东旭
从内部视角对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已有研究并未提供一致的结论,且新兴市场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定价的关系。不同于基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数据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验组公司的审计收费要比控制组公司更低,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实施后的审计收费比实施前更低,审计收费降低的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支持了最优契约假说。该结论受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较高的管理层权力削弱了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相关文献,表明股权激励在我国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审计收费 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霞
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我国所有已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159家上市企业3年观测值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对企业内部盈余管理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股权激励方案推出对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内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强度明显较大;在面对高质量独立审计监督时,管理会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得股权激励收益的动机下降,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上升。这一研究应丰富和拓展了相关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洪玉 张宇
本文根据代理理论框架,基于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首先从产权性质角度实证分析发现: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这种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显著。然后再分别从股权激励实施强度和激励方式两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的内部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实施强度与外部审计需求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会增加对高质量外部审计的需求,而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会降低对高质量外部审计的需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洪玉 张宇
本文根据代理理论框架,基于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首先从产权性质角度实证分析发现: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这种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显著。然后再分别从股权激励实施强度和激励方式两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的内部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实施强度与外部审计需求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会增加对高质量外部审计的需求,而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会降低对高质量外部审计的需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鲁睿
股权激励在2016年以来的深化国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等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与此同时,股权激励模式逐渐由股票期权主导向限制性股票主导转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视角,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对于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外部审计师降低了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出具了更多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股价下跌幅度对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是由于股权激励降低了外部审计师感受到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这些结论对A股公司、投资者、外部审计师和监管层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外部审计师 审计风险 业务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跃军
本文进一步区分上年度不利审计意见的具体类型、审计费用的升降以及审计意见的改善与恶化。研究证实:(1)上年度被出具不利审计意见虽然可能增加本年度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但是亦可能提高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并和审计意见出现恶化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2)如果上年度被出具不利审计意见,则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显著正相关。(3)审计费用的增加能显著降低被出具不利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并可有效防止年报审计意见出现恶化。可见,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成功地实现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不利审计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