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4)
2023(11405)
2022(9733)
2021(8927)
2020(7748)
2019(17498)
2018(17237)
2017(33511)
2016(18332)
2015(20414)
2014(20209)
2013(19909)
2012(18070)
2011(16174)
2010(16438)
2009(15914)
2008(16209)
2007(14741)
2006(12757)
2005(11647)
作者
(51632)
(43728)
(43002)
(41271)
(27721)
(20820)
(19874)
(16761)
(16123)
(15535)
(14471)
(14428)
(13744)
(13581)
(13482)
(13409)
(13365)
(12932)
(12883)
(12473)
(10846)
(10487)
(10430)
(9822)
(9820)
(9819)
(9706)
(9665)
(8685)
(8573)
学科
(82979)
企业(82979)
(82790)
(78172)
经济(78071)
管理(74086)
方法(40494)
数学(31877)
数学方法(31633)
(30910)
(24726)
财务(24701)
财务管理(24674)
业经(24343)
企业财务(23545)
(18112)
(17553)
技术(15944)
中国(15727)
(15427)
理论(14920)
(14906)
贸易(14901)
(14531)
(14436)
(13493)
(12897)
企业经济(12688)
经营(12463)
(12176)
机构
学院(268370)
大学(263981)
管理(111108)
(110816)
经济(108626)
理学(95613)
理学院(94734)
管理学(93448)
管理学院(92929)
研究(77620)
中国(62660)
(54832)
(53352)
科学(45597)
财经(43913)
(41015)
(39652)
(39485)
(38775)
中心(37082)
业大(36791)
研究所(34590)
经济学(33340)
北京(33031)
财经大学(32497)
(32466)
商学(31872)
商学院(31593)
农业(31160)
(30294)
基金
项目(170250)
科学(135844)
基金(125708)
研究(124786)
(107467)
国家(106487)
科学基金(93846)
社会(80378)
社会科(76287)
社会科学(76261)
(67344)
基金项目(66459)
自然(61592)
自然科(60250)
自然科学(60233)
自然科学基金(59247)
教育(57912)
(55305)
编号(51650)
资助(51511)
成果(40620)
(37994)
重点(37413)
(37233)
(34880)
创新(34586)
(33821)
课题(33627)
教育部(33323)
人文(33216)
期刊
(124913)
经济(124913)
研究(72716)
(49578)
中国(46268)
管理(45253)
学报(36716)
科学(35440)
(35032)
大学(27996)
学学(26768)
(25244)
金融(25244)
技术(24229)
财经(22980)
农业(22860)
业经(22505)
教育(21908)
(19646)
经济研究(19430)
财会(16364)
问题(15802)
技术经济(15588)
(14212)
商业(14102)
(13373)
会计(13342)
现代(12809)
统计(12624)
理论(12429)
共检索到390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孔峰  宋国平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有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合同来消除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委托代理理论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结合国有企业经营者双重身份的特点,在经营者市场声誉和政治声誉的双重声誉下,以股权激励报酬为例对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最优合同进行研究,认为最优激励程度与经理人风险规避系数、企业业绩波动性及各种努力的成本系数成反比,与努力之间的相关性成正比;随着短期努力对当期业绩的贡献系数和长期业绩对当期业绩的负效应系数的增大,最优激励水平不断弱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莉  蒲勇健  
本文运用简单的模型就声誉激励作用机理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声誉激励作用的四大机制,包括市场机制、监督机制、报酬机制以及信任机制,以期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邦贵  
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防止他们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机制会有不同的结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增基  张宗益  朱健  
上市公司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最高形态,如何实施股权激励,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证分析表明,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之间基本不相关。国有股份所占比例对经理人员持股比例无显著性影响,法人股份与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社会公众股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持股情况无显著性影响。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愈高,公司更倾向经理人员多持有公司股票。研究得出结论,要使股权激励真正发挥作用,从公司内部来看,必须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建立和完善经理市场,从公司外部来看,必须完善证券市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梦云  赵喜仓  张济建  
转型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控制权和声誉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影响国企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分析控制权和声誉机制的长期激励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国企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建立有效的控制权和声誉机制,激励经营者行为长期化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但我们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普遍积极性不高。除了一些制度上、历史上的原因外,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的不合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里,笔者就分配制度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经营者靠良心办事,由于物质待遇上的匮乏而不断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成为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少企业家长期以来都未能在收入上体现自己的价值。除了个别企业家本身的素质问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建波  
在激励机制设计不当或公司内部治理弱化的情况下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不仅不能起到激励经营者像关心自己的利益一样真正关心企业利益的作用,相反,会“名正言顺”地沦为经营者掠夺股东利益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作林  马立强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经理股票期权和虚拟股票的不同特点与操作程序,对我国应用两种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增基  蒲海泉  
在提出信息交流程度概念的基础上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 ,得出经理人员持股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及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将激励人员范围过于扩大的结论 ,并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机制设计中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凯  王瑞华  
目前,国内外虽然有大量文献研究了股权激励,但多集中于动机方面,形成了二元固化思维,局限于股权激励福利动机、激励动机认识。前期,我们从声誉机制角度研究探讨了股权激励,发现了股权激励声誉效应可以产生声誉收益,这一发现使得一些净现值为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股权激励的声誉机制,并首次建立了理论框架。此次,笔者通过2007—2014年A股样本,发现股权激励存在声誉效应,股权激励带来的增量信息和增量声誉,能够获得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认可,显著吸引更多分析师的关注。这种声誉效应使得一些股权激励决策在净现值为负时仍存在实施的可能性,为股权激励决策声誉效应理论补充了关键证据。笔者这一重要理论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丽萍  黄勤  
科技创新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我国R&D投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经营者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发现,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现出互动关系:当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时,企业倾向于选择降低股权激励的比例,研发投入增量与股权激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从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来看,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同时,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股权激励的比例还未达到最优水平,为了提高股权激励的效果,企业需要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股权激励方案,在设计激励考核指标时,要考虑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华  黄之骏  
本文首次从内生性视角研究中国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的内生互动关系。遵循内生性的研究思路,选取高科技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用其2001~2004年的数据构建均衡的平行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和广义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GLS)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营者股权激励和董事会组成存在互动的影响关系,具体关系表现为经营者股权激励与独立董事比例存在显著的反向互动关系,而经营者股权激励和非执行董事比例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其次,在考虑到经营者股权的内生性影响下,经营者股权激励和企业价值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红艳  
近年来,一些学者纷纷提出运用股票期权激励来解决我国国企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国企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条件尚未成熟,在宏观和微观环境方面都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健全法律法规、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制度的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宏昌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集,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1996)。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明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声誉激励正逐渐成为现代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声誉机制的现实进行考察,然后对经营者声誉激励机制进行单阶段和多阶段博弈分析,进而结合国企实际,提出建立国企经营者声誉激励机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