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8)
- 2023(14033)
- 2022(11636)
- 2021(10901)
- 2020(9396)
- 2019(20851)
- 2018(20686)
- 2017(39918)
- 2016(21020)
- 2015(22951)
- 2014(21818)
- 2013(21181)
- 2012(18969)
- 2011(16457)
- 2010(16394)
- 2009(14993)
- 2008(14700)
- 2007(13015)
- 2006(11029)
- 2005(9693)
- 学科
- 业(93254)
- 济(88818)
- 经济(88732)
- 企(85393)
- 企业(85393)
- 管理(79069)
- 方法(44121)
- 数学(35645)
- 数学方法(35262)
- 财(30508)
- 业经(29687)
- 农(27239)
- 务(23605)
- 财务(23567)
- 财务管理(23543)
- 技术(23457)
- 企业财务(22464)
- 中国(20095)
- 农业(19800)
- 制(17460)
- 理论(15891)
- 划(15474)
- 和(15324)
- 策(15063)
- 技术管理(14719)
- 贸(14180)
- 贸易(14170)
- 易(13823)
- 体(13640)
- 地方(13372)
- 机构
- 学院(285944)
- 大学(280506)
- 管理(125041)
- 济(124438)
- 经济(122416)
- 理学(108690)
- 理学院(107808)
- 管理学(106423)
- 管理学院(105855)
- 研究(82039)
- 中国(66827)
- 财(57796)
- 京(56481)
- 财经(46606)
- 科学(46111)
- 经(42717)
- 江(42023)
- 农(41565)
- 中心(40279)
- 业大(38858)
- 所(37615)
- 经济学(37615)
- 商学(35107)
- 商学院(34806)
- 财经大学(34802)
- 北京(34420)
- 经济学院(34202)
- 研究所(33613)
- 经济管理(33613)
- 州(32959)
- 基金
- 项目(194800)
- 科学(158381)
- 研究(146024)
- 基金(145880)
- 家(124533)
- 国家(123462)
- 科学基金(110894)
- 社会(97001)
- 社会科(92432)
- 社会科学(92413)
- 基金项目(77548)
- 省(76341)
- 自然(70737)
- 自然科(69305)
- 自然科学(69293)
- 自然科学基金(68164)
- 教育(66321)
- 划(62241)
- 资助(58047)
- 编号(57903)
- 创(47119)
- 成果(44072)
- 部(43767)
- 创新(43098)
- 重点(42471)
- 发(41232)
- 国家社会(41153)
- 业(40882)
- 制(39266)
- 人文(38928)
- 期刊
- 济(131731)
- 经济(131731)
- 研究(78280)
- 管理(52431)
- 中国(51431)
- 财(49734)
- 农(38301)
- 科学(36268)
- 学报(34195)
- 技术(30339)
- 大学(28562)
- 学学(27256)
- 农业(26796)
- 融(26229)
- 金融(26229)
- 业经(24044)
- 教育(23641)
- 财经(23628)
- 经济研究(20613)
- 经(20377)
- 技术经济(18219)
- 业(17251)
- 问题(16925)
- 财会(15877)
- 科技(15126)
- 现代(14392)
- 策(13801)
- 商业(13681)
- 统计(13626)
- 会计(13076)
共检索到412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瑶 汪伟
本文选取2009~2014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呈倒"U"型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30.73%时,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大,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当管理层持股水平超过30.73%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大反而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2薪酬激励与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薪酬激励程度越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就越多。因此,构建合理的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保持企业竞争优势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薪酬激励 技术创新投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于雪然 胡艳
受市场竞争的刺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创新投入。基于2009—201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这两种激励契约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果发现,短期薪酬和长期股权对公司的创新投入起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并且这两种激励契约之间的互补关系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因此,创业板企业未来需要构建合理的高管激励契约整合体系,强化股权激励的同时需要稳定薪酬激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廖耀华
研究认为,对技术创新的薪酬激励机制设计要与技术创新者的内在动因相结合。本文通过对2013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技术创新者调查"数据定量研究认为,一个具有长期奖励制度设计、研究成果的合理分配和归属的制度,是技术创新薪酬激励设计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薪酬激励 研发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荣清 倪凤莲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文章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关键词:
创业板 股权激励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佳阳
2009年底,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设立,众多高技术、高成长的中小公司在此挂牌上市。为了留住和激励人才,越来越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效应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2012年至2016年中国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公开数据为样本,从公司业绩角度,分长期横向和短期纵向,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研究方法,考察股权激励的效应。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从短期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带给公司一定的超额收益,从长期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效应且效应为正。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创业板 实施现状 激励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魏春燕
以2009年至2014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与以往关于主板市场的研究结论不同,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力资源需求,而非管理层权力。具体而言,高管离职率高、员工流失率高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激励,而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关系在创业板公司中没有得到验证。进一步,本文通过考察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设计,包括授予条件、行权安排、有效期和业绩考核指标等因素,也发现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设计体现出人力资源需求。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创业板公司的激励机制,也为监管机构指导和监督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管理层权力 人力资源需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青 王梦洁 王玉坤
董事会资本、高管激励契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论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双重视角,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董事会资本宽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董事会资本深度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董事会资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谷丰 张林 张凤元
本文以20092016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动态层面研究高管激励中的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水平普遍偏低,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不同生命周期下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主导的薪酬模式是货币薪酬激励和在职消费,且两者在促进创新投资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在成熟期阶段,三种薪酬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资都有促进作用,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两两间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华 樊东坡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把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拓展到整个A股市场,采用最新面板数据,以股权激励双重效应为基础,以三次方回归模型为工具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基于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N形曲线关系,而非倒U性曲线。当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者大于45%时,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以壕沟效应为主。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开始发挥抑制作用所需要的高管持股比例更低一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华 樊东坡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把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拓展到整个A股市场,采用最新面板数据,以股权激励双重效应为基础,以三次方回归模型为工具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基于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N形曲线关系,而非倒U性曲线。当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者大于45%时,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以壕沟效应为主。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红 石欣欣
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来自2011-2014年的数据,对高管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中介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也是正相关关系,而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相关但不显著。研发投入作为薪酬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起到良好的传递作用,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未通过研发投入进行传递。
关键词:
高管激励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余渡 逯东 杨丹
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预期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深入研究了原始股激励这一最具有激励力度的分配方案的动因及其后果。研究发现,首先,从动因看,企业上市后的预期创新投入力度越大,其在上市前就越重视向核心员工分配原始股,即会给核心员工分配更大比例的原始股;其次,从后果看,更大比例的原始股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当公司本地人力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好或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时,原始股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基于获得原始股激励的员工的职位差异发现,仅有向高管团队员工提供原始股激励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而向其他职位员工(如监事会成员、核心技术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分配原始股的激励效果则有限。在当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资本市场大力推动科创板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社会各方如何把握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原始股权激励这一新的观察视角。
关键词:
原始股激励 创新投入 创新能力 创业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丽萍 蔡永林 廖妍
本文选取2012年我国已实施股权激励的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激励水平、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上效果不明显,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较高水平的激励实施效果优于较低水平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整体要好于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企业业绩 创业板 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剑 何文熹
自2010年4月,探路者做为创业板第一个推出股权激励的企业以来,全年共计有17家创业报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大部分集中于2010年11月和12月。虽然股权激励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成熟,并且被实践证明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尚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建华
在西方企业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否同样推动我国创业板公司业绩的提高,这一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2011年12月31日前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股权激励总体上激励效果不明显,但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下滑的幅度明显低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且不同行业、不同激励模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团队特征、薪酬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产权性质、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研发创新是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桥梁吗?——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刃剑”效应——基于高管薪酬激励的视角
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基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实证研究
股权激励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吗?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以信息技术类公司为例
股权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高管层权力、股权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面板数据
2008年深市主板公司高管薪酬及股权激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