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4)
- 2023(7594)
- 2022(6435)
- 2021(5950)
- 2020(5049)
- 2019(11155)
- 2018(10966)
- 2017(21142)
- 2016(11618)
- 2015(12534)
- 2014(12632)
- 2013(12346)
- 2012(11334)
- 2011(10172)
- 2010(10218)
- 2009(9664)
- 2008(10043)
- 2007(8978)
- 2006(7825)
- 2005(7500)
- 学科
- 管理(43015)
- 济(42514)
- 经济(42423)
- 业(39055)
- 企(35353)
- 企业(35353)
- 财(19097)
- 方法(18960)
- 数学(16547)
- 数学方法(16383)
- 制(15961)
- 务(13269)
- 财务(13246)
- 财务管理(13221)
- 企业财务(12778)
- 体(11166)
- 中国(10289)
- 业经(9964)
- 体制(9719)
- 农(9674)
- 银(9350)
- 银行(9331)
- 学(8858)
- 融(8840)
- 金融(8838)
- 行(8817)
- 技术(7608)
- 划(7490)
- 税(6672)
- 度(6448)
- 机构
- 大学(167021)
- 学院(164606)
- 济(68238)
- 经济(66807)
- 管理(62472)
- 研究(54536)
- 理学(53660)
- 理学院(53082)
- 管理学(52311)
- 管理学院(51979)
- 中国(42766)
- 财(38891)
- 京(34246)
- 科学(31211)
- 财经(29940)
- 所(27418)
- 经(27241)
- 农(25929)
- 江(25059)
- 中心(25038)
- 研究所(24298)
- 业大(22729)
- 财经大学(22566)
- 经济学(21974)
- 北京(21338)
- 农业(20227)
- 经济学院(19717)
- 州(19707)
- 院(19619)
- 范(18919)
- 基金
- 项目(107914)
- 科学(86483)
- 基金(81793)
- 研究(77248)
- 家(71445)
- 国家(70906)
- 科学基金(61533)
- 社会(51521)
- 社会科(49021)
- 社会科学(49011)
- 基金项目(42714)
- 省(40565)
- 自然(40074)
- 自然科(39217)
- 自然科学(39204)
- 自然科学基金(38585)
- 教育(36043)
- 划(34713)
- 资助(33440)
- 编号(29147)
- 制(26254)
- 部(25310)
- 成果(25061)
- 重点(24354)
- 创(22828)
- 性(22713)
- 教育部(22197)
- 国家社会(22103)
- 创新(21501)
- 人文(21148)
共检索到25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张涛涛 孙悦
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理人对股权激励与控制权私利之间关系所起的作用,并以2008~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独立型经理人对股权激励抑制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依附型经理人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环境中,股权激励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发挥的替代效果更佳。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经理人公司治理角色的认识,拓宽了对控制权私利的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涛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伊利股份 激励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亚莉 李静静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股权转让溢价 控制权私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规模,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实施前的盈余管理规模要显著高于股权激励实施之后,存在股权激励事前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纪军 张晏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从组织中委托人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人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型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经验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仁俊 高开娟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傲琼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别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研究多元化公司中管理者攫取私利行为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利益驱动的多元化公司中,管理者攫取私利水平越高,能够获得的股权激励水平越高,会促进公司多元化水平的上升,降低公司价值。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并通过稳定性检验。总体而言,管理者利益驱动多元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失效,股东利益驱动多元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同样是低效率的,而专业化公司的股权激励起到了促进公司价值增加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者利益驱动 股权激励 多元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傲琼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别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研究多元化公司中管理者攫取私利行为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利益驱动的多元化公司中,管理者攫取私利水平越高,能够获得的股权激励水平越高,会促进公司多元化水平的上升,降低公司价值。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并通过稳定性检验。总体而言,管理者利益驱动多元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失效,股东利益驱动多元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同样是低效率的,而专业化公司的股权激励起到了促进公司价值增加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者利益驱动 股权激励 多元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傲琼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别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研究多元化公司中管理者攫取私利行为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利益驱动的多元化公司中,管理者攫取私利水平越高,能够获得的股权激励水平越高,会促进公司多元化水平的上升,降低公司价值。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并通过稳定性检验。总体而言,管理者利益驱动多元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失效,股东利益驱动多元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同样是低效率的,而专业化公司的股权激励起到了促进公司价值增加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者利益驱动 股权激励 多元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光伟
对控制权私人收益作了新的理论解释,并进一步提出了大股东的控制权成本需要得到合理的补偿,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实质是攫取超控制权私利。私有非货币性收益是对大股东控制权成本的补偿且对小股东无害的最好选择。增加大股东掏空行为成本可以有效遏止大股东攫取超控制权私利。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成本 超控制权私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龙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单个企业盈利水平的研究,缺乏从产出效率出发的绩效评价。本文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存在基于所有权特质的异质性,在非国资控制的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终极控制权能够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终极控制权有效促进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丰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加强股权激励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具备实践意义;同时从产出效率视角拓宽了股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具备理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颖辉 陈树文
文章选取初始期创新型城市天津、沈阳、大连、南京、宁波、广州、成都、西安的上市公司样本95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初始期创新型城市企业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控制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企业高管 组合激励 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王宏昌
使用2008~2013年沪深样本公司数据,运用GLS回归实证研究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调整效率正相关,民营控股企业优于国有控股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企业优于两职合一企业;股权激励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国有控股企业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优于民营控股企业,两职分离企业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明显,两职合一企业的调节效率不能确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世成
对于控制权私利是否导致公司无效率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溢价为控制权私利,以公司业绩变化、投资政策和财务政策变化三类指标来衡量公司效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2005年间的控制权交易样本数据,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与公司效率正相关。
关键词:
控制权私利 控制权交易 公司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