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2)
- 2023(2490)
- 2022(2117)
- 2021(2110)
- 2020(1875)
- 2019(4322)
- 2018(4204)
- 2017(8522)
- 2016(4691)
- 2015(5105)
- 2014(4989)
- 2013(4955)
- 2012(4571)
- 2011(3809)
- 2010(3906)
- 2009(3710)
- 2008(4368)
- 2007(3990)
- 2006(3412)
- 2005(3135)
- 学科
- 管理(23293)
- 业(23096)
- 企(22523)
- 企业(22523)
- 济(18735)
- 经济(18717)
- 财(13364)
- 务(12096)
- 财务(12092)
- 财务管理(12081)
- 企业财务(11434)
- 方法(10725)
- 数学(9708)
- 数学方法(9644)
- 制(5739)
- 体(4042)
- 体制(3597)
- 业经(3567)
- 融(3544)
- 金融(3544)
- 银(3501)
- 银行(3494)
- 人事(3398)
- 人事管理(3398)
- 中国(3317)
- 划(3182)
- 行(3109)
- 策(3052)
- 农(3048)
- 经营(2669)
- 机构
- 大学(66353)
- 学院(65323)
- 济(27958)
- 管理(27718)
- 经济(27424)
- 理学(23886)
- 理学院(23726)
- 管理学(23448)
- 管理学院(23335)
- 财(17631)
- 研究(17487)
- 中国(16207)
- 财经(13807)
- 京(13270)
- 经(12590)
- 财经大学(10586)
- 江(9129)
- 经济学(8810)
- 商学(8778)
- 商学院(8722)
- 中心(8672)
- 科学(8648)
- 所(8450)
- 北京(8372)
- 经济学院(7944)
- 农(7928)
- 业大(7807)
- 融(7722)
- 金融(7569)
- 州(7456)
- 基金
- 项目(39283)
- 科学(31839)
- 基金(31116)
- 研究(27521)
- 家(26346)
- 国家(26153)
- 科学基金(23741)
- 社会(18919)
- 社会科(18029)
- 社会科学(18026)
- 基金项目(16415)
- 自然(16109)
- 自然科(15779)
- 自然科学(15777)
- 自然科学基金(15539)
- 省(14140)
- 资助(13546)
- 教育(12916)
- 划(11842)
- 编号(10444)
- 部(9539)
- 成果(8804)
- 教育部(8664)
- 人文(8534)
- 重点(8370)
- 制(8367)
- 性(8154)
- 创(8064)
- 大学(7976)
- 国家社会(7944)
共检索到97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颖 汪平 张丽敏
科学高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这是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更高,股权激励没有起到应有的公司治理效用,反而造成了管理层对股东财富的侵占;国家控股对于股权激励没有发挥正向作用,降低国家股东控股比例有助于抑制股权激励程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提升效应;非国家控股公司实施适度的股权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如何在我国国家股东占据主体的背景之下优化股权激励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控股股东 股权资本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继英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孙秀杰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股权激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慧辉 汪建新 郑月
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股权激励的行为引导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以2009-2015年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的调节作用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信贷契约选择的不同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容易诱发管理层对信贷资金(特别是长期信贷资金)的偏好,而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预算软约束使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进行自我保护。第二,非国有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与其现金流权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慧辉 奚玉芹 闫宇坤
以2009~2014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股权激励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监督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侵占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虽能抑制公司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提供的风险激励对投资不足的抑制更强,但在终极控股股东掏空环境下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也更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并无显著影响,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现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涉入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还发现,授予激励力度更大、行权价格和条件更低、有效期更短的激励合约,是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进行赎买,进而达成合谋的内在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奚玉芹
以2009-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直接控股股东类型和股权激励的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决策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水平与过度投资水平呈U型的区间效应;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更容易产生加剧过度投资的"管理层防御"效应;国有公司为直接控股东更能保障股权激励产生的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的发挥,也能有效地抵制股票期权激励产生的加剧过度投资的"管理层防御"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刚 冒戴然
本文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本成本效应的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并且随着质押比例的增加,股权资本成本的提高大于债务资本成本;提升股权制衡度能够有效缓解大股东质押行为导致的资本成本提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资本成本效应。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亚茹 赵耀 乔贵涛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发的违约诉讼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外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更加关注其股权质押的动机,并将其带来的风险融入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中。以2008~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分析,以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应计盈余管理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真实盈余管理和掏空行为不具有中介效应。结论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主要是为了缓解暂时性融资约束,而不是以变相收回投资为目的,其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进行短期利润操纵,增加了外部投资者的信息风险,从而导致权益资本成本上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松 檀晓云
文章以2010—2018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且这一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和股权制衡力量更强的公司中会减弱。进一步分析其影响路径,发现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在二者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其中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倾向于进行真实的盈余操纵,增加信息风险,从而导致资本成本上升。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资本成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黄忠煌
资金占用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融资约束视角出发,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据,研究股权质押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分析不同股权质押情景下股权激励是否会降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一是大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二是股权激励降低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影响仅在高股权制衡组具有显著效应。为此,要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仁俊 高开娟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什么样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增加股东财富,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的研究发现在于:股权激励的方式会影响股东财富,股票期权比限制性股票公告效应更明显,更能增加股东财富;相对限制性股票,在股票期权的方式下,对高管激励力度越大,股东财富增长越大。
关键词:
股权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对象 股东财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卉 杨兴全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