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6)
2023(7451)
2022(5904)
2021(5489)
2020(4838)
2019(10723)
2018(10639)
2017(20662)
2016(11212)
2015(12577)
2014(12328)
2013(12444)
2012(11003)
2011(9325)
2010(9755)
2009(9612)
2008(10322)
2007(9628)
2006(8622)
2005(8186)
作者
(30620)
(25541)
(25461)
(23904)
(16750)
(11978)
(11474)
(9736)
(9469)
(9417)
(8695)
(8578)
(8496)
(8097)
(8028)
(7709)
(7563)
(7542)
(7456)
(7382)
(6337)
(6298)
(6197)
(5960)
(5885)
(5767)
(5688)
(5541)
(5044)
(5022)
学科
(79732)
(77860)
企业(77860)
管理(64947)
(50722)
经济(50656)
(26634)
业经(24505)
方法(23818)
(23373)
财务(23351)
财务管理(23331)
企业财务(22285)
(17872)
数学(16080)
数学方法(16033)
技术(14830)
(14089)
农业(13844)
(13730)
(13182)
经营(12754)
企业经济(12350)
(11188)
(10997)
理论(10711)
决策(10453)
体制(10289)
技术管理(10240)
计划(9873)
机构
学院(165135)
大学(157983)
管理(76871)
(71054)
经济(69726)
理学(64137)
理学院(63675)
管理学(63261)
管理学院(62914)
研究(41911)
中国(40147)
(38911)
(32441)
财经(29553)
(27121)
(26810)
(24719)
商学(23178)
商学院(22977)
科学(21808)
财经大学(21719)
(21431)
中心(20825)
业大(20583)
(20283)
北京(20148)
经济管理(19993)
经济学(19741)
农业(19196)
经济学院(17824)
基金
项目(96501)
科学(78759)
研究(73354)
基金(72349)
(60029)
国家(59406)
科学基金(55032)
社会(48394)
社会科(46080)
社会科学(46066)
(38873)
基金项目(38585)
自然(35710)
自然科(34963)
自然科学(34957)
自然科学基金(34467)
教育(32609)
(30018)
编号(29578)
资助(29240)
(28833)
(24018)
成果(22389)
(21541)
(21360)
创新(21349)
重点(20198)
人文(19852)
国家社会(19625)
(19594)
期刊
(88089)
经济(88089)
研究(46930)
(38986)
管理(37563)
中国(32494)
(23879)
(19612)
金融(19612)
科学(18903)
技术(17138)
业经(17023)
学报(16345)
农业(16214)
财经(15982)
财会(14147)
大学(13969)
(13780)
学学(13520)
(12729)
会计(12187)
经济研究(12185)
技术经济(11528)
问题(10537)
现代(10231)
通讯(9718)
会通(9697)
教育(9568)
经济管理(9074)
商业(9011)
共检索到259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樊宏涛  
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股权激励、市值管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负相关,即市值管理有效性越高越能对现金持有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股权激励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负相关,即股权激励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股权激励能显著增强市值管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永亮  
近年来,随着股权激励在创业板中的运用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市值管理也被国家大力推广,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若能在股权激励下运用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更加科学有效,而且还能直接反映股权激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文章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华宇软件为例,将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模型与作用机理相结合,深入探讨股权激励是否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给上市公司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井建  纪丹宁  王健  
为揭示现金持有是否存在代理成本及高管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效应,对我国沪深A股2009-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现金尤其超额现金具有减持作用,合约中设置股票期权与行权约束以及持续激励的公司表现出了增强效应,但有效期和激励强度的增效作用并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对低投资机会和低融资约束公司现金的减持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超额在职消费对现金持有的增持效应。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存在代理成本,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发挥一定的抑制效应,为公司现金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井建  纪丹宁  王健  
为揭示现金持有是否存在代理成本及高管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效应,对我国沪深A股2009-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现金尤其超额现金具有减持作用,合约中设置股票期权与行权约束以及持续激励的公司表现出了增强效应,但有效期和激励强度的增效作用并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对低投资机会和低融资约束公司现金的减持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超额在职消费对现金持有的增持效应。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存在代理成本,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发挥一定的抑制效应,为公司现金管理和股权激励合约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欣  
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主要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是为了向外部投资者表明经营状况良好以便进行股票买卖,提升市值。股权激励在市值管理中,既属于价值创造的内容,也属于价值实现的内容,激励相关代理人创造更多的价值。文章从相关理论及股权激励与市值管理的内容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得到市场的反应,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和公司业绩影响,提出加强股权激励以提升公司市值管理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星宇  沈艺峰  
股权激励能否真实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为诱因,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及计划实施完成后的业绩表现,发现公司业绩在激励计划实施期间表现优异,但是之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本文并没有找到公司使用四种传统盈余管理方法——对应计利润、销售额、生产成本与酌情费用操纵的证据。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公司高管会通过频繁的并购活动来操纵公司当期利润,然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完成后,高管不再专注于并购活动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本文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吴奇治  
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和激励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日渐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却表现迥异。以恒瑞医药2010~2017年实施的三次股权激励方案为例,基于代理人的行为视角,构建"股权激励——代理人行为——价值创造活动与价值实现活动——市值管理"的分析框架,分析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股权激励既能从产业端帮助企业提升业绩,创造内在企业价值,又能从资本端传递企业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市值管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佟岩  钟凯  
如何避免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事关金融体系稳定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6—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股东监督力度较小、治理环境较薄弱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这是由于股权激励通过加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同效应,进而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即通过抑制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企业进行长期实业投资和创新投资。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避免可能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应加强对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监管,助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金融部门应健全动态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华东  
本文以我国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管理者异质性纳入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选取管理者任期(包括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这一视角,考察了管理者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相关;管理者对股权激励的敏感性呈倒U型关系,从而使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也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预期任期与股权激励正相关,且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发现,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不同既有任期、预期任期的管理者对股权激励、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任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均有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龙  
文章以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并探讨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研究了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次,进一步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研究了管理者股权激励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公司治理在避税与企业价值两者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必然对企业纳税筹划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马炜炜  王嘉禾  
在理论分析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中代理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以2008—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越大,企业实际有效税率越低,但考虑优惠税率的影响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避税呈U型关系。结果证实,对管理者授予股权激励的确可以提高企业避税倾向,并协调其与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文章选择2004~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的公司数据,就管理层防御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现金持有行为中,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因管理防御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并且管理层防御程度越高,企业持有现金的价值越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管理防御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损害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晋升机制对公司高管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效应,能有效制约经营者管理防御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同民营企业相比,晋升机制对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为晋升激励有效缓解管理防御代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洪峰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红军  任建华  王立杰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针对目前我国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经理股票期权等适合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式上 ,对于如何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研究还较少的现状 ,本文对创业型企业如何实施股权激励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樊一阳  黄领银  姜鲁平  
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企业增长阶段EVA虚拟股票期权是将专门提取的一部分税后利润和购买EVA虚拟股票期权的一部分奖金作为奖励基金,在确定的兑现时间,根据企业EVA增长率计算行权价格,兑现现金。此方式解决了激励股票来源问题,不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克服了流通转让的障碍,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还适合企业特定项目,并且行权价格的确定较为客观,而且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股本和所有权结构,适用于企业的长期激励或短期激励,现阶段对于我国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