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8)
- 2023(16479)
- 2022(13594)
- 2021(12622)
- 2020(10558)
- 2019(24038)
- 2018(23612)
- 2017(45466)
- 2016(24430)
- 2015(26863)
- 2014(26442)
- 2013(25891)
- 2012(23759)
- 2011(20970)
- 2010(21136)
- 2009(19466)
- 2008(19475)
- 2007(17437)
- 2006(15275)
- 2005(13952)
- 学科
- 济(110193)
- 经济(110088)
- 业(102141)
- 企(92949)
- 企业(92949)
- 管理(89611)
- 方法(47465)
- 数学(38390)
- 数学方法(37991)
- 财(37483)
- 业经(33899)
- 农(31486)
- 务(29285)
- 财务(29237)
- 财务管理(29191)
- 中国(28142)
- 企业财务(27946)
- 地方(23493)
- 农业(22672)
- 制(22150)
- 技术(20724)
- 和(18325)
- 划(17779)
- 策(17758)
- 理论(17396)
- 贸(17256)
- 贸易(17238)
- 体(16793)
- 易(16727)
- 银(16311)
- 机构
- 学院(341613)
- 大学(335221)
- 济(145259)
- 经济(142616)
- 管理(141164)
- 理学(121048)
- 理学院(119917)
- 管理学(118284)
- 管理学院(117632)
- 研究(106198)
- 中国(86562)
- 财(70753)
- 京(70217)
- 科学(60461)
- 财经(55841)
- 农(52538)
- 江(52171)
- 所(51325)
- 中心(50866)
- 经(50820)
- 业大(46465)
- 研究所(45520)
- 北京(43846)
- 经济学(43470)
- 州(41445)
- 财经大学(41438)
- 农业(40838)
- 范(40023)
- 商学(39763)
- 师范(39602)
- 基金
- 项目(222754)
- 科学(179366)
- 研究(165956)
- 基金(164627)
- 家(141067)
- 国家(139801)
- 科学基金(124135)
- 社会(108288)
- 社会科(103013)
- 社会科学(102992)
- 省(87734)
- 基金项目(87008)
- 自然(79643)
- 自然科(77914)
- 自然科学(77901)
- 自然科学基金(76552)
- 教育(75900)
- 划(72269)
- 编号(67199)
- 资助(66672)
- 成果(52856)
- 发(51044)
- 部(49694)
- 重点(49449)
- 创(49343)
- 创新(45334)
- 国家社会(45130)
- 课题(44816)
- 业(44539)
- 教育部(43636)
- 期刊
- 济(164581)
- 经济(164581)
- 研究(98812)
- 中国(67100)
- 财(61377)
- 管理(59104)
- 农(48905)
- 科学(44228)
- 学报(43692)
- 融(35913)
- 金融(35913)
- 大学(35383)
- 农业(33814)
- 学学(33634)
- 技术(33237)
- 教育(31711)
- 业经(29575)
- 财经(28590)
- 经济研究(25225)
- 经(24557)
- 问题(21277)
- 业(20505)
- 财会(19108)
- 技术经济(19012)
- 会计(17277)
- 现代(16877)
- 商业(16362)
- 世界(16035)
- 贸(15848)
- 统计(15689)
共检索到517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华伟 蔡琳雅 段华友
已有研究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增加企业的财务绩效,但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目标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那么,股权激励能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呢?本文以2005—2020年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功能定位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不同激励方式下的激励效应有所不同,且特定功能类企业中会减弱股权激励的积极效应。据此提出多管齐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的人才激励方式,加快商业竞争类企业的股权激励布局等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股权激励 功能定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南星恒 赵苗苗
本文基于股权质押视角,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机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调节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能力会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加剧融资约束和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质量内部控制、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浩
文章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深入研究股权激励合约特征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期权益和短期权益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激励效应,并且短期权益的激励效应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权激励制度设定行权限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与限制性股票相比,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更强;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激励效应越强;相对于一次性股权授予,持续激励的激励效应更强。(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合约特征对全要素生产率和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更强。(3)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促进股权激励合约特征的激励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中具有积极治理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合约特征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嗣孝
该文以公司可持续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希金斯增长率和科雷增长率,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小企业股权激励计划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从整体而言,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实现并没有显著作用。但从个体效应来看,有1/3至2/3的公司其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时间效应来看,短期时间内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可持续增长有负面影响,而在长期时间内对企业可持续增长有正面影响。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可持续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丽娟 唐少清 严鸿雁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来源。以2017—2021年北京市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审计水平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当外部监督强度越高时,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形成合力,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果丰富了内部审计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企业高质量发展 外部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楠 刘静 林春雷
采用文本分析法,根据首因效应在有效识别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2006—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员工导向文化对股权激励偏好、强度以及对象选择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导向文化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股权激励,并且员工导向文化强度越大,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强度越大,激励对象选择的范围越广。文章研究员工导向文化对股权激励行为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财务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员工导向文化 股权激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崔慧洁 陈翀 张亚男
现有关于股权激励的理论认为,一方面,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高管与股东间的委托代理冲突,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价值(激励假说);另一方面,股权激励被认为是对高管的一种补偿,是高管权力的象征,对于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并无益处(福利假说)。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7年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组织资本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其组织资本会得到显著提升(这一结果支持了激励假说);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及外部治理机制与股权激励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股权激励对企业组织资本的积极效应在企业独立董事比例越低、监事会规模越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的情况下越显著。因此,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策略时,除了考虑短期绩效改善之外,可以将股权激励与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组织资本积累相结合,综合考量企业自身内部与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组织资本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何枫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不同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由此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股改前后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管理层薪酬激励在股改前后都对企业效率有着正面影响,但股改之后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强;股改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且在股改之后与企业效率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在现阶段应采用管理层薪酬激励,慎重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冉光圭 杨洁
我国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也要重视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文章以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且这一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金融发展能显著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且在非国有企业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文章研究结果对丰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和提供企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冰 刘坤
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激励约束机制是治理机制的核心,股权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以沪深主板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构建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综合指数,研究股权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考察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有:第一,股权结构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均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与约束机制相比,激励机制的作用更显著。第二,激励机制中CEO持股比例、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均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约束机制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效率显著负相关。第三,将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联合考察,激励机制与股权结构、约束机制与股权结构均存在替代效应;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存在互补效应。研究表明,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比例与非国有股比例已达到相对均衡状态,企业效率提升的重点应由股权结构的优化转向治理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企业效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胜波
建立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中长期激励体系,对企业核心人才价值给予合理回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定位,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存在不同的激励导向和制度规制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荆虹玮
文章以2006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管理者持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清泉 徐欣 曹媛
首先构造了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的研发活动显著正相关;在企业特征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能对研发投入产生更大的影响,小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优势,更注重研发投入;在盈利能力上,企业研发活动与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和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在可持续发展上,间断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均不具有明显的持续影响。这些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是技术创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研发投入 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娟 汤湘希
为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差异影响,本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进行的研发创新活动更多;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高管股权激励更能促进国有企业进行创新,高管薪酬激励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进行创新;进一步考察外部环境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发现,良好的市场化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华伟
经理人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来阐释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权激励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的收益,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些行为将通过经理人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并最终通过公司对外报告的会计业绩表现出来。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来检验和对比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水平。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三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