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2)
- 2023(8882)
- 2022(7516)
- 2021(7271)
- 2020(6380)
- 2019(14891)
- 2018(14484)
- 2017(28534)
- 2016(15031)
- 2015(16774)
- 2014(16378)
- 2013(15905)
- 2012(14304)
- 2011(12160)
- 2010(11894)
- 2009(10681)
- 2008(10757)
- 2007(8873)
- 2006(7260)
- 2005(6073)
- 学科
- 济(57225)
- 经济(57159)
- 管理(52829)
- 业(52478)
- 企(47831)
- 企业(47831)
- 方法(33519)
- 数学(30318)
- 数学方法(29978)
- 财(25652)
- 务(20643)
- 财务(20608)
- 财务管理(20569)
- 企业财务(19630)
- 制(13267)
- 农(12308)
- 业经(12009)
- 中国(11626)
- 银(9999)
- 银行(9990)
- 体(9943)
- 学(9331)
- 融(9321)
- 金融(9320)
- 贸(9260)
- 贸易(9255)
- 易(9068)
- 行(9064)
- 技术(9007)
- 体制(8546)
- 机构
- 学院(198435)
- 大学(198232)
- 管理(86335)
- 济(82611)
- 经济(81131)
- 理学(75695)
- 理学院(75100)
- 管理学(74061)
- 管理学院(73679)
- 研究(52551)
- 财(45384)
- 中国(44649)
- 京(38361)
- 财经(36021)
- 经(33034)
- 科学(28786)
- 江(27497)
- 财经大学(27359)
- 中心(27041)
- 业大(25963)
- 经济学(25394)
- 商学(24896)
- 商学院(24715)
- 农(24107)
- 所(23705)
- 经济学院(23195)
- 北京(22883)
- 经济管理(22627)
- 州(21391)
- 范(20677)
- 基金
- 项目(137591)
- 科学(111143)
- 基金(104963)
- 研究(100387)
- 家(89567)
- 国家(88853)
- 科学基金(79882)
- 社会(66405)
- 社会科(63284)
- 社会科学(63268)
- 基金项目(56425)
- 自然(53048)
- 省(51937)
- 自然科(51913)
- 自然科学(51904)
- 自然科学基金(51035)
- 教育(47114)
- 划(43542)
- 资助(42828)
- 编号(39778)
- 部(32216)
- 成果(30567)
- 重点(30143)
- 创(29358)
- 教育部(28823)
- 人文(28411)
- 国家社会(27937)
- 创新(27435)
- 科研(27413)
- 大学(27021)
共检索到276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海燕
股票期权在授予和行使的过程中会随着公司利益与高管自身利益产生矛盾,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利润的提高及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与高管利益和其个人所得税的降低处于对立状态。本文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什么情况下分别对公司和高管自身有利,其高管是否对股价进行了操纵或是有意地选择时点,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会计利润 高管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晓京
股权激励在解决产权分离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也进入了股权激励方案出台的黄金时期,大批公司开始出台股权激励政策,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一员。本文对青岛海尔公司的数期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该公司正确选择了激励对象、拥有较长的行权期限、制定了略嫌严苛的行权条件,从而提高了股权激励有效性,其在制定激励方案、挑选恰当时机、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青岛海尔 公司价值 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秋霞 李泽辉
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制度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最好工具,能促进两者利益一致化。文章通过对青岛海尔上市公司连续重磅实施的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与评价,从公司财务影响较大的方面探究股权激励实施结果,针对其设置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股份锁定期及可行权数量、业绩考核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其成功之处及出现的不足,并由此得出案例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对象 业绩考核 行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巩娜 俞方君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公布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以更好地将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利益联系起来,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股权激励方案起到何种作用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青岛海尔2006~2014年公布的五次股权激励方案以及同一时期美的公司的三次股权激励方案为例,分析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及管理者产生的作用并提出建议,以使股权激励能够更好地在企业发挥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青岛海尔 美的公司 经济后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俞恒迪 傅颀
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方式,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机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来规范和协调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基于此,本文选择贵州益佰制药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高管行为的影响及由此给公司绩效带来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行为 公司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栾毅
企业经营绩效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低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股权激励是解决股份公司委托代理矛盾的最好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对股权激励效应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国有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激励模式。
关键词:
股份公司 股权 激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刘益平 邱强
股权激励是企业留住人才的"金手铐"。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3年的数据为依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股权激励的实施及其方式的选择是否影响高管离职。研究结论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能非常有效地降低高管离职率,并且,相对于非业绩受迫的高管离职,其对业绩受迫的高管离职更具抑制作用;另外,限制性股票比股票期权更能降低高管离职率。本文的研究为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刘益平 邱强
股权激励是企业留住人才的"金手铐"。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3年的数据为依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股权激励的实施及其方式的选择是否影响高管离职。研究结论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能非常有效地降低高管离职率,并且,相对于非业绩受迫的高管离职,其对业绩受迫的高管离职更具抑制作用;另外,限制性股票比股票期权更能降低高管离职率。本文的研究为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关系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本文以200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背后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发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股权激励的激励效用没有达到预期;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公司,高管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即高管的控制权越大,利用股权激励进行利益输送的几率就越大。
关键词:
高级管理层 股权激励 利益输送 经营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涛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伊利股份 激励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肖飞 张摄 李欣
本文选取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大华股份和远光软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采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对这两家公司作对比研究,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股权激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给股东带来更大收益。但是,如果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这样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本文以伊利股份和深振业A两家公司为样本,对比分析其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并从激励方案自身的角度分析了激励效应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针对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伊利股份 深振业A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振兴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股票期权激励产生的原因和源条件,股票期权是为解决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主契约问题的衍生契约,在解决代理问题过程中自身也会产生合同的不完全性。文章以公开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行权条件的设计及其激励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不同,在股权高度集中且大股东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总裁的公司中,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黏合"不仅导致了大股东(而不是经营者)主导股票期权制定过程,采取措施提高股票期权的行权门槛,产生新的代理问题,而且使股票期权失去了激励的源条件,股票期权业绩考核指标与激励对象不再相关,契约双方认真预测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与契约条款的匹配性...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代理问题 股权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菲 张剑飞
文章选取2009—2016年度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是否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程度和股权激励方式对高管离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引入股权制衡度,检验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控制经营业绩、公司规模、是否亏损和控制权是否变更等一系列因素后,实施股权激励能显著降低高管离职的倾向,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高管离职的倾向越低。然而无论是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还是股权期权激励方式,与高管离职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之间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股权激励的确发挥了留住高管的效应,它是解决股东与高管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离职 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王钰超
一、引言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都将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创新能力,而企业的研发投资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由于专有性人力资本的投入,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来说厌恶风险,对研发投资缺乏热情,授予高管以权益为基础的薪酬即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缓解此类矛盾的有效工具。在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