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8)
2023(7637)
2022(6083)
2021(5657)
2020(5007)
2019(11033)
2018(10986)
2017(21436)
2016(11554)
2015(12992)
2014(12704)
2013(12866)
2012(11333)
2011(9633)
2010(10036)
2009(9900)
2008(10585)
2007(9890)
2006(8854)
2005(8403)
作者
(31523)
(26408)
(26261)
(24631)
(17238)
(12310)
(11839)
(10030)
(9740)
(9739)
(8954)
(8838)
(8700)
(8381)
(8247)
(7957)
(7784)
(7769)
(7673)
(7608)
(6544)
(6463)
(6373)
(6140)
(6044)
(5931)
(5880)
(5704)
(5190)
(5128)
学科
(81600)
(79605)
企业(79605)
管理(66256)
(52063)
经济(51997)
(27257)
业经(24717)
方法(24535)
(23358)
财务(23328)
财务管理(23303)
企业财务(22235)
(18225)
数学(16792)
数学方法(16738)
(15409)
技术(14929)
农业(13971)
(13784)
(13253)
经营(12827)
(12445)
企业经济(12381)
体制(11541)
(11281)
理论(10808)
决策(10488)
技术管理(10299)
计划(9915)
机构
学院(170146)
大学(163116)
管理(79601)
(73199)
经济(71840)
理学(66564)
理学院(66081)
管理学(65662)
管理学院(65299)
研究(42920)
中国(41142)
(40076)
(33435)
财经(30420)
(27753)
(27624)
(25221)
商学(23968)
商学院(23764)
财经大学(22372)
科学(22325)
(21938)
中心(21302)
业大(21175)
北京(20839)
(20719)
经济管理(20672)
经济学(20239)
农业(19599)
经济学院(18250)
基金
项目(99651)
科学(81351)
研究(75505)
基金(74873)
(62130)
国家(61492)
科学基金(56968)
社会(49892)
社会科(47507)
社会科学(47493)
(39951)
基金项目(39851)
自然(37079)
自然科(36311)
自然科学(36305)
自然科学基金(35793)
教育(33539)
(31011)
编号(30513)
资助(30345)
(29306)
(24645)
成果(22996)
(22207)
(21953)
创新(21936)
重点(20770)
人文(20520)
国家社会(20213)
(20038)
期刊
(90709)
经济(90709)
研究(48413)
(39983)
管理(38686)
中国(33381)
(24204)
(19918)
金融(19918)
科学(19430)
业经(17667)
技术(17496)
学报(16736)
农业(16394)
财经(16376)
大学(14319)
财会(14318)
(14092)
学学(13812)
(12898)
经济研究(12785)
会计(12385)
技术经济(11722)
问题(10807)
现代(10473)
通讯(9811)
会通(9790)
商业(9673)
教育(9593)
经济管理(9290)
共检索到26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星宇  沈艺峰  
股权激励能否真实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为诱因,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及计划实施完成后的业绩表现,发现公司业绩在激励计划实施期间表现优异,但是之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本文并没有找到公司使用四种传统盈余管理方法——对应计利润、销售额、生产成本与酌情费用操纵的证据。深入研究后发现,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公司高管会通过频繁的并购活动来操纵公司当期利润,然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完成后,高管不再专注于并购活动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本文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丹阳  
本文选用2010—2020年的我国上市A股的数据,分析企业股权激励对于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是否进行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高层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根据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股权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明显;股权激励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影响不显著;股权激励对于杠杆率不同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影响差异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建荣  陈波  
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重要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回顾西方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曾经发生过五次规模较大的并购浪潮。在中国,自1984年在河北保定发生第一起企业并购活动以来,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呈现增长趋势。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并购活动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不断创出新高,据普华永道《2011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与前瞻》报告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樊宏涛  
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股权激励、市值管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负相关,即市值管理有效性越高越能对现金持有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股权激励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负相关,即股权激励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股权激励能显著增强市值管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程  林璐璐  李朝芳  
股权激励和反收购措施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方式。文章以2006—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股权激励、反收购条款和企业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中,考察两种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但反收购条款负向调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情景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的创新效果相对稳定,但反收购条款的负向调节作用明显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低、股权分散程度低及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的企业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理解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及反收购条款的公司治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前锋  谢雨婷  
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购是关键之举,而管理层是并购活动的执行主体,从管理层角度探究影响长期并购绩效的因素尤为重要。文章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内部控制和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长期并购绩效存在复杂区间效应,呈倒U型,这种区间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内部控制和长期并购绩效负相关,这种关系在非国企中不存在,在国企中较明显,可见并购时期内部控制对长期并购绩效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在股权激励和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被证实。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内部控制、股权激励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的结合,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佟岩  钟凯  
如何避免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事关金融体系稳定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6—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股东监督力度较小、治理环境较薄弱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这是由于股权激励通过加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同效应,进而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即通过抑制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企业进行长期实业投资和创新投资。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避免可能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应加强对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监管,助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金融部门应健全动态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华东  
本文以我国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管理者异质性纳入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选取管理者任期(包括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这一视角,考察了管理者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相关;管理者对股权激励的敏感性呈倒U型关系,从而使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也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预期任期与股权激励正相关,且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发现,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不同既有任期、预期任期的管理者对股权激励、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任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均有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龙  
文章以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并探讨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研究了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次,进一步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研究了管理者股权激励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公司治理在避税与企业价值两者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必然对企业纳税筹划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马炜炜  王嘉禾  
在理论分析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中代理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以2008—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越大,企业实际有效税率越低,但考虑优惠税率的影响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避税呈U型关系。结果证实,对管理者授予股权激励的确可以提高企业避税倾向,并协调其与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姝勋  董艳  
本文以2006年至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期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授予高管的期权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发起并购的可能性和并购规模。缓解代理问题和提升风险承担是潜在的作用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激励对象异质性会影响期权激励的效果,期权激励对企业并购倾向和并购规模的提升作用在管理者年龄较高、管理者任期较长以及管理者相对薪酬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此外,期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最后,本文还发现期权激励提升了企业并购的财务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有关期权激励效果方面的文献,而且对于理解企业并购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洪峰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研发支出中代理冲突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基于股权激励异质性的视角,本文引入新的股权激励特征——股权激励价值的股价及股价波动率敏感性,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并利用2006-2012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支出的驱动机制包含风险规避效应与激励效应两个相反维度,最终驱动方向与强度取决于两类效应的博弈;限制性股票的风险规避效应显著强于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显著强于限制性股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产权性质与授予动机对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两类效应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红军  任建华  王立杰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针对目前我国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经理股票期权等适合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式上 ,对于如何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研究还较少的现状 ,本文对创业型企业如何实施股权激励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广平  孙向征  崔玲玲  
文章以2008—2020年75个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两职合一调节效应分析模型,考察了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产生非线性的正U型影响,且两者关系因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存在差异,即非国有企业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之间呈正U型关系,国有企业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职合一在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关系的理论,并对从CEO股权激励视角指导企业开展并购行为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国勇  
文章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适度集中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和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为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应该重视企业创新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