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7)
- 2023(10492)
- 2022(9419)
- 2021(9020)
- 2020(7674)
- 2019(17917)
- 2018(17879)
- 2017(35249)
- 2016(19125)
- 2015(21559)
- 2014(21397)
- 2013(21285)
- 2012(19157)
- 2011(16975)
- 2010(16823)
- 2009(15612)
- 2008(15461)
- 2007(13468)
- 2006(11727)
- 2005(10133)
- 学科
- 济(74477)
- 经济(74378)
- 管理(65664)
- 业(63690)
- 企(57711)
- 企业(57711)
- 方法(39005)
- 数学(33793)
- 数学方法(33478)
- 财(25594)
- 务(19462)
- 财务(19403)
- 财务管理(19378)
- 企业财务(18381)
- 农(17185)
- 业经(16784)
- 中国(16385)
- 学(15644)
- 制(14365)
- 地方(13426)
- 技术(12745)
- 理论(12545)
- 和(12411)
- 贸(12129)
- 贸易(12123)
- 易(11718)
- 划(11665)
- 农业(11523)
- 环境(11235)
- 体(10562)
- 机构
- 大学(271305)
- 学院(268245)
- 管理(114861)
- 济(103466)
- 经济(101157)
- 理学(100831)
- 理学院(99796)
- 管理学(98261)
- 管理学院(97790)
- 研究(81676)
- 中国(60830)
- 京(56966)
- 科学(50739)
- 财(49848)
- 财经(40612)
- 所(40127)
- 业大(39283)
- 农(38215)
- 经(36998)
- 中心(36954)
- 江(36643)
- 研究所(36461)
- 北京(35769)
- 范(33258)
- 师范(32976)
- 商学(31047)
- 商学院(30732)
- 州(30627)
- 财经大学(30589)
- 农业(29870)
- 基金
- 项目(186263)
- 科学(147299)
- 基金(137121)
- 研究(135589)
- 家(118169)
- 国家(117179)
- 科学基金(102569)
- 社会(84913)
- 社会科(80496)
- 社会科学(80476)
- 基金项目(74265)
- 省(71788)
- 自然(68883)
- 自然科(67301)
- 自然科学(67287)
- 自然科学基金(66123)
- 教育(62220)
- 划(60278)
- 资助(56656)
- 编号(55470)
- 成果(44319)
- 部(41512)
- 重点(40452)
- 创(38990)
- 发(37171)
- 课题(36559)
- 创新(36131)
- 教育部(36077)
- 科研(35863)
- 人文(35616)
- 期刊
- 济(108805)
- 经济(108805)
- 研究(75921)
- 中国(44724)
- 管理(41821)
- 财(41443)
- 学报(40979)
- 科学(37902)
- 农(33453)
- 大学(31167)
- 学学(29442)
- 教育(25947)
- 农业(23520)
- 技术(21730)
- 融(21159)
- 金融(21159)
- 财经(19790)
- 业经(17968)
- 经济研究(16741)
- 经(16550)
- 理论(14059)
- 图书(13911)
- 财会(13824)
- 问题(13777)
- 科技(13092)
- 实践(13036)
- 践(13036)
- 技术经济(12957)
- 现代(12215)
- 会计(12127)
共检索到375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国烜 吴琼
股权激励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金融保险业以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管理费用占据了公司经营成本的较大比重,这使得高管利用其控制权对管理费用进行操纵为自身谋取利益更加便利,从而可能增加代理成本。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选取了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的财务数据研究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保险业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股权激励与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秀文 任凤凤
文章以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是否选择股权激励的关系,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是否选择股权激励的关系,并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按照总经理持股比例分成两组,分析在总经理持股比例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可否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倩 李小健
本文选取2011~2016年11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两类代理成本的视角讨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第二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具有显著性,得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有2.875%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传导机制来实现的。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昌锐 倪娟
基于股权代理成本角度,采用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和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外部监督、股权激励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加倾向于寻求有效的外部监督,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股权激励并不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反而会提高股权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会提高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要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付岩 沈中华
将股权激励、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产权属性作为调节变量,代理成本作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股权激励是否影响投资效率,以及股权激励、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所占比重很小,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中介传导机制畅通;国有企业"期权激励"方式能够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非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通过实施"股票激励"方式能够得到显著抑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中介效应机制畅通,国有上市公司...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投资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范周乐
为了探究激励型股权激励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2015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代理成本与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区分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基础上,将全样本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和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检验了两种不同类型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组样本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相对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文强 贾生华
针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本文构建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将三者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6-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地提升企业绩效并能有效地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不显著;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股权激励是通过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作用路径间接地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效应,而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并未显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昌 王春雷
本文通过构建"高管薪酬激励-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中介效应模型,将三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整体框架模型进行分析,以2010-2015年6期沪深两市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法建立路径模型研究代理成本在高管薪酬激励(货币薪酬、股权激励、在职消费)和公司绩效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通过研究发现:第一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代理成本在货币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间并不存在预想的中介效应。另外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呈显著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昌 王春雷
本文通过构建"高管薪酬激励-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中介效应模型,将三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整体框架模型进行分析,以2010-2015年6期沪深两市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法建立路径模型研究代理成本在高管薪酬激励(货币薪酬、股权激励、在职消费)和公司绩效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通过研究发现:第一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代理成本在货币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间并不存在预想的中介效应。另外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货币薪酬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
股权激励为何在中国实施维艰?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显著高的公司,愿意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缓解股东与经理人的冲突,但债务约束的广泛存在,限制了其对该项制度的选择,特别是对股权激励计划具有强烈需求和实施意愿的民营企业而言,债务的约束力更强。本文的研究体现了债务代理成本在我国企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对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小荣 张瑞君
股权激励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的解释有代理成本假说和风险规避假说。代理成本假说认为高管持股可以降低代理冲突,提高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当高管持股比例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壕沟效应出现,降低风险承担水平。风险规避假说则认为高管持股使高管的人力资本集中于某个公司,财富分散程度降低,加重了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风险承担呈倒"U"形关系,这种倒"U"形关系只存在于产品市场竞争高组,这两个发现支持了代理成本假说;用管理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变量,发现代理成本越高,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进一步验证了代理成本假说。本文较为完整地梳理了股权激励影响风险承担的逻辑,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风险承担 代理成本 风险规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宁 任天龙
基于内部因素成长理论与双重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以2007-2011年中国民营中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高管股权激励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于由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而形成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第一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民营中小企业成长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即股权激励以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为影响路径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产生促进效应,但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并未显现。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民营中小企业 双重代理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宇 韩永春 魏冰
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管的管理权力、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三者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要发挥正效应,取决于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权衡;(2)管理权力较大的情形下,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冲突可能更大,进而高管会更倾向于通过较大规模的并购,达到提高自己薪酬的机会主义目的,但公司绩效并未显著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解释了股权激励效果出现负效应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并购行为的有效性。
关键词:
管理权力 股权激励 兼并收购 公司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艳艳
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是解释股权激励的两大对立理论。哪种理论能够更好解释我国的情况?本文通过检验两种理论对我国股权激励财富效应的解释力以回答该问题。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反应为正,出现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高涨的现象;然而,这些指标在中期均出现反转现象,超额收益率为负,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出现回落。这表明,事件日投资者情绪高涨,短期正面的市场反应只是由于投资者乐观情绪所导致,最优契约理论无法得到支持。进一步,本文检验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管理层权力过大(监督不足)与股权激励方案特征被操纵导致股东财富受到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支持管理层权力理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谢俊 蒋峦 汤中文
以2004年~2005年沪深两市中的企业集团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集团的激励、监督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以CEO持股比例和高管层持股比例衡量的股权激励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董事会监督机制中独立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受薪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CEO是否兼任董事长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外,在董事会监督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过程中并未发现股权激励机制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激励 监督 股权代理成本 企业集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