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3)
2023(15045)
2022(13049)
2021(12299)
2020(10240)
2019(23899)
2018(23974)
2017(45730)
2016(24802)
2015(27376)
2014(27331)
2013(26887)
2012(24400)
2011(22180)
2010(22484)
2009(20917)
2008(20705)
2007(18198)
2006(16307)
2005(14421)
作者
(68887)
(57352)
(56714)
(54367)
(36598)
(27459)
(25793)
(22307)
(21818)
(20476)
(19563)
(19269)
(18238)
(18073)
(17628)
(17540)
(16869)
(16824)
(16458)
(16286)
(14262)
(14104)
(13826)
(13208)
(12808)
(12788)
(12780)
(12755)
(11547)
(11150)
学科
(96403)
经济(96250)
管理(74370)
(72140)
(60033)
企业(60033)
方法(41157)
数学(34995)
数学方法(34574)
(34017)
(28916)
业经(25410)
中国(25396)
(25373)
农业(22438)
(19907)
地方(18681)
(18148)
财务(18076)
财务管理(18038)
(18008)
企业财务(17243)
理论(16523)
(16240)
银行(16196)
(15901)
金融(15898)
(15446)
(15355)
贸易(15345)
机构
大学(347346)
学院(343939)
管理(137335)
(136591)
经济(133458)
理学(118496)
理学院(117222)
管理学(115324)
研究(114772)
管理学院(114663)
中国(86715)
(73826)
(68155)
科学(68074)
(56590)
(54876)
财经(53057)
中心(51907)
(50895)
研究所(50814)
业大(49164)
(48261)
北京(46979)
(46212)
师范(45825)
农业(41610)
(41429)
(41024)
经济学(40506)
财经大学(39555)
基金
项目(231214)
科学(182688)
研究(173786)
基金(168426)
(145006)
国家(143734)
科学基金(124359)
社会(110004)
社会科(103987)
社会科学(103963)
基金项目(89388)
(89378)
教育(79838)
自然(79168)
自然科(77281)
自然科学(77264)
自然科学基金(75865)
(74824)
编号(71658)
资助(68517)
成果(60002)
(51692)
重点(51087)
课题(49186)
(48279)
(47984)
(46585)
国家社会(45011)
教育部(45000)
创新(44668)
期刊
(156529)
经济(156529)
研究(106965)
中国(71867)
(54577)
(53685)
学报(52355)
管理(51412)
科学(48661)
教育(43054)
大学(41264)
学学(38370)
农业(36442)
(34025)
金融(34025)
技术(28834)
业经(26608)
财经(26451)
经济研究(23463)
(22441)
问题(20031)
图书(17762)
理论(17436)
(16885)
(16860)
科技(16057)
实践(15922)
(15922)
现代(15548)
技术经济(15493)
共检索到518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轩明飞  
文章通过对济南市前屯居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内容分析,指出我国城市边缘区“城中村”社区组织股份公司制改革的实质依然具有产权不清的股份合作制特征,改制的结果一方面为解决土地与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引发的群体利益矛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同时也为村庄精英牟利留下了制度空间,从而有可能形成新的问题与制度障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侠  孟庆国  
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就业差异与贫富差异必使得部分低收入人群流向城市中的资本与消费低地,城中村的出现是自发的经济选择结果。但由于城中村大多处于脏、乱、差之境地,其公共环境和建筑风格很难兼容于城市的现代化诉求,故无论是政策界还是主流学术界几乎都主张"终结"城中村,试图用"大拆大建"这一物理消灭的手段来去除城中村"毒瘤"。但其客观结果不外乎城中村不断地向外转移,城中村问题并没有真正缓解,反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并恶化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和通勤条件。通过对北京城中村的实地考察,认为在新城市化时期,城中村的治理应采用包容性治理理念,在村级治理体系不适应于治理人口之际,适当引入社会组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段伟红  
不同的政策环境给政策的议题设置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在"新兴加转轨市场"上则表现为决策精英们必须同时面对来自政治正确和市场规律之间的张力,亦即在政策制定中做到"又红又专"。本文主张,这就必须在政治理性和技术理性之间求得一种微妙的平衡。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个案,探讨了在中央政府部委层面上的决策精英们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运作机制,让各种类型的行动者参与到政策讨论和制定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政治决断,并从而实现这一点的。本文的最后还对个案的拓展意义做了讨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爱荣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城中村存在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成员权,但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两种成员权具有混合的特点,并在宅基地的处理问题上集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在改造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的决议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效力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全军  
本文通过对宁波市江东区近郊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分析,为我国城市近郊农村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构造出了相对明晰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近郊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围绕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与收益分配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但由于农村集体资产改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整体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因此这一改革路径仍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关照、配套政策的支撑以及制度设计本身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用"城市的眼光"看待"城中村"及其问题,把"城中村"归结为城市问题。本文将"城中村"定义为制度意义的农村,将"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锦彩  
"城中村"即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作用而产生的"非城非村"的特殊地带。"城中村"改造工作包括户籍转变、撤村建居、土地转性等环节,其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将村集体经济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顺利实现原村委会经济管理职能的移交。山西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从2011年开始进入攻坚阶段,与改造的其他环节相比,集体经济改制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各村在改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观念、技术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亟待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新宏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中村问题的突出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制度层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对这些研究成果分类进行综述,并从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对今后城中村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进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中村"的改造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城中村"是在原有农村建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管理体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按照城市管理体制实施管理,其规划建设落后于城市规划建设,处于混乱无序和低水平状态,消防工作相对滞后。针对"城中村"改造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子鲲  韩乔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通过分析土地增值来源及利益博弈主体诉求,构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因投资建设而产生的投资增值、因城中村土地稀缺性而产生的供求增值、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用途增值、因基础建设外部性而产生的辐射增值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价普遍性增值均是土地增值的重要来源。引入市场谈判机制,根据贡献归属与利益诉求确定参与利益分配主体,借助市场机制测度收益分配,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然  王瑞民  
中国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核心突破口就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与城郊村地段。城中村、城郊村改造首先要处理好被更新地段土地权利配置问题:以土地国有化为前提,原土地权利人村集体和村民上缴一部分公益事业用地和基础设施融资用地后,对剩余部分土地使用权确权并进行开发,实现公有私用,最终建立政府、原土地权利人、外来人口,乃至开发商多方的利益均衡。中国未来的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实践要处理好所有权人过多导致的钉子户问题和多重政府管制导致的规划建设审批成本过高问题,并全面借鉴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突破既有改造模式的局限,全面有效地处理好小产权房问题,实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与新型城镇化转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