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0)
- 2023(8138)
- 2022(6894)
- 2021(6338)
- 2020(5472)
- 2019(12250)
- 2018(11980)
- 2017(23896)
- 2016(13018)
- 2015(14197)
- 2014(14297)
- 2013(13990)
- 2012(12908)
- 2011(11350)
- 2010(11506)
- 2009(11087)
- 2008(11626)
- 2007(10603)
- 2006(9324)
- 2005(8866)
- 学科
- 济(51887)
- 经济(51785)
- 管理(51575)
- 业(49345)
- 企(45579)
- 企业(45579)
- 财(25639)
- 方法(24947)
- 数学(21974)
- 数学方法(21807)
- 务(19583)
- 财务(19559)
- 财务管理(19528)
- 企业财务(18933)
- 制(17621)
- 体(12601)
- 业经(11420)
- 体制(11225)
- 中国(10875)
- 农(10360)
- 银(10172)
- 银行(10161)
- 融(10121)
- 金融(10119)
- 行(9507)
- 技术(8697)
- 学(8639)
- 划(8451)
- 策(7310)
- 贸(7154)
- 机构
- 大学(189406)
- 学院(186475)
- 济(80232)
- 经济(78684)
- 管理(73245)
- 理学(63022)
- 理学院(62437)
- 管理学(61609)
- 管理学院(61250)
- 研究(59101)
- 中国(47906)
- 财(46208)
- 京(38219)
- 财经(35818)
- 经(32605)
- 科学(32158)
- 所(29481)
- 江(27751)
- 财经大学(27097)
- 中心(26985)
- 农(26393)
- 研究所(25818)
- 经济学(25491)
- 业大(24045)
- 北京(23843)
- 经济学院(22969)
- 商学(22431)
- 商学院(22256)
- 州(21892)
- 院(21302)
- 基金
- 项目(118765)
- 科学(95447)
- 基金(90764)
- 研究(85340)
- 家(78315)
- 国家(77723)
- 科学基金(68240)
- 社会(57281)
- 社会科(54596)
- 社会科学(54582)
- 基金项目(47757)
- 自然(44640)
- 省(44126)
- 自然科(43665)
- 自然科学(43652)
- 自然科学基金(42963)
- 教育(39870)
- 资助(37650)
- 划(37453)
- 编号(32129)
- 部(28297)
- 制(28287)
- 成果(27427)
- 重点(26520)
- 性(25188)
- 教育部(25127)
- 创(25086)
- 国家社会(24355)
- 人文(24196)
- 创新(23573)
共检索到28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拙人 胡文卿
机构投资者的"逐名"效应以及监督决策等增值性职能,有利于缓解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效率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有限合伙制机构投资者作为异质性股权,因特殊的激励约束机制而面临双重声誉竞争,并在介入治理和监督控制被投资对象时积极注入人合性异质资源,在不同内控环境下于缓解被投资对象内外双重信息不对称、投资决策机会主义和逆向选择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从而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来降低被投资对象的投资扭曲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拙人 胡文卿
机构投资者的"逐名"效应以及监督决策等增值性职能,有利于缓解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效率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有限合伙制机构投资者作为异质性股权,因特殊的激励约束机制而面临双重声誉竞争,并在介入治理和监督控制被投资对象时积极注入人合性异质资源,在不同内控环境下于缓解被投资对象内外双重信息不对称、投资决策机会主义和逆向选择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从而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来降低被投资对象的投资扭曲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孟旎
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股东对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以股东异质性为切入点,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背景下,内部控制、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控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且其正相关性在非国家股东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且其负相关性在国家股东控股公司中更显著;高质量内控会增强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的负相关性,且其负相关的增强作用在国家股东控股公司中更显著。上述结论表明,国家控股企业在负面效应方面的显著性高于非国家控股企业,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伯成 薛锋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内部人控制产生与公司股权结构有关。当股权相当集中时,不易产生内部人控制。我国上市的国有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通常一股独大),但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惊人,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却是代理人,都有为了自己利益而偏离全体股东利益的动机。因而,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股权结构 所有者缺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以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行业异质性以及行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行业门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普遍差异;制造业次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越严格。在企业拥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量裁权且外部监管环境较弱的阶段,行业特征对于制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细化内部控制操作指南,还应根据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以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行业特征 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以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行业异质性以及行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行业门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普遍差异;制造业次类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存在显著差异;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越严格。在企业拥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量裁权且外部监管环境较弱的阶段,行业特征对于制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细化内部控制操作指南,还应根据行业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以优化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行业特征 异质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元霞
本研究基于2008-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侧重于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在股权制衡度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股权制衡度有利于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即内部控制有效性在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关键词:
股权制衡度 内部控制有效性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颖琦 俞俊利
基于中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早前研究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概念框架、影响因素辨析以及公司治理失效案例的研究,然这些研究鲜有将股权制衡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加以考虑。本文通过对三家酿酒类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从控股(制衡)股东性质、股权制衡效果等角度剖析了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理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时,引入非国有制衡股东能达到较优的内部控制状态,而引入国有制衡股东仅微弱地优于无制衡股东的高度集中的内部控制状态,且两者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内部控制 有效性 酒类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筱奇 刘阳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遏制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应该从而有助于股权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起到遏制投机,规范资本市场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验证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引起了我国股权投资者的关注,并且能够显著的有助于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报告披露 决策有用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军 尹开国 吴水兰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偏好,一方面是制度使然,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规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文丰 龚思益
文章以2013—2017年沪深A股34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OLS回归法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是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局部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今后实施股权激励,有效利用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效用,提高公司业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储成兵
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确保企业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CR/VR)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越低;金字塔层级越多,终极控股股东控制的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越低。这表明终极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来选择和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从而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内控有效性 现金流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邬国梅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意义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是假设控股股东与经理人利益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只要股权融资下的控制权收益超过负债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收益,控股股东就会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实施投资项目。即使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仍因能通过发行新股所取得的控制权收益达到其投资目标而实施该投资项目,从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5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在第5年平均为负。经粗略估算,上市公司每次股权再融资所取得的平均控制权收益约为2.26亿元,其中国有股东约为1.5亿元,上市公司可接受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过度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玲芳 吴冲锋
股权投资是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经行业调整后的股权投资比率、名义投资公司的数目、名义投资公司的总股本和银行抵押贷款比例等四种方式对股权投资进行了测算。通过对在沪深两地276家民营上市公司进行的经验分析,检验了股权投资行为、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现金权与股权投资行为负相关,董事会中控股股东所占席位与股权投资正相关,股权投资比例过大将导致公司价值降低。最后对投资者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股权投资 超额控制 民营公司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张涛涛 孙悦
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理人对股权激励与控制权私利之间关系所起的作用,并以2008~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独立型经理人对股权激励抑制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依附型经理人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环境中,股权激励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发挥的替代效果更佳。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经理人公司治理角色的认识,拓宽了对控制权私利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