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
2023(901)
2022(731)
2021(778)
2020(692)
2019(1513)
2018(1494)
2017(3208)
2016(1713)
2015(1818)
2014(1718)
2013(1634)
2012(1559)
2011(1376)
2010(1443)
2009(1408)
2008(1563)
2007(1334)
2006(1165)
2005(1130)
作者
(4083)
(3441)
(3364)
(3296)
(2338)
(1724)
(1547)
(1261)
(1245)
(1217)
(1204)
(1173)
(1156)
(1154)
(1112)
(1111)
(1060)
(1050)
(1003)
(905)
(896)
(881)
(863)
(862)
(835)
(761)
(756)
(741)
(718)
(717)
学科
(8714)
企业(8714)
(8631)
管理(7441)
(7424)
经济(7411)
方法(5305)
(5056)
数学(5044)
数学方法(5030)
(4830)
财务(4829)
财务管理(4829)
企业财务(4780)
(2607)
(2251)
体制(2095)
土地(1653)
(1636)
公司(1415)
市场(1403)
业经(1176)
问题(1149)
人事(1136)
人事管理(1136)
(1101)
金融(1101)
(1064)
(1043)
证券(1043)
机构
大学(25256)
学院(24782)
管理(11089)
(10489)
经济(10337)
理学(9767)
理学院(9716)
管理学(9613)
管理学院(9568)
(7028)
财经(5756)
研究(5620)
(5320)
中国(5227)
(4562)
财经大学(4515)
商学(3809)
商学院(3786)
(3765)
金融(3697)
会计(3203)
经济学(3149)
(3001)
北京(2996)
经济学院(2858)
中心(2720)
经济管理(2661)
(2602)
(2576)
上海(2533)
基金
项目(14300)
科学(11852)
基金(11824)
研究(10174)
(9789)
国家(9716)
科学基金(9080)
社会(7237)
社会科(6962)
社会科学(6959)
基金项目(6327)
自然(6165)
自然科(6060)
自然科学(6058)
自然科学基金(5992)
资助(5116)
教育(4767)
(4744)
(4019)
编号(3961)
(3633)
人文(3443)
教育部(3430)
(3326)
成果(3277)
(3113)
大学(3063)
国家社会(3031)
(2906)
社科(2875)
期刊
(10384)
经济(10384)
(7358)
研究(6782)
(4598)
金融(4598)
管理(4265)
财经(3474)
中国(2974)
(2827)
学报(2824)
财会(2709)
科学(2625)
大学(2418)
学学(2386)
会计(2204)
(1954)
通讯(1786)
会通(1785)
业经(1693)
理论(1579)
经济研究(1472)
问题(1417)
实践(1387)
(1387)
统计(1299)
财经大学(1230)
(1223)
(1122)
技术(1103)
共检索到34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闽  
公司运营是一个资本与人力等要素的联合生产过程,股东的投资行为使其自有资产得以向公司法人财产转换,这一转换完成之后,在公司中保障股东利益的主要途径是股权。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董事与经理,与公司所有者——股东之间,由于公司中股东群体的扩大和在知识类型与劳动形态分化推动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加上公司的多要素联合生产的性质,使股东通过股权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被弱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上海A股市价格波动无法用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来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跟传统理论相反,中国股价跟通货膨胀呈现反向关系。其原因在于Fed模型的拥护者将E/P跟名义利率进行比较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合理。中国投资者中存在通货膨胀幻觉。通货膨胀幻觉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上海A股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该假设能解释1996-2001年的大牛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新  朱伟骅  
作为金融市场的一种"异像",通胀幻觉是投资者采用名义利率对实际现金流进行贴现从而导致资产价值低估。传统通胀幻觉理论对资产定价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已实现通胀率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扭曲,而未关注通胀预期对资产定价行为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预期通胀的前提,分析通胀预期造成投资者行为预期的"双重偏差":通胀预期造成股利贴现偏差和投资者行为预期偏差。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通胀预期对投资者行为和资产估值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通胀幻觉效应同样存在中国股票市场,在通胀预期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和主观风险溢价对资产定价产生影响,导致股票价格偏离红利现金流贴现,从而引发市场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元琪  刘善存  
笔者利用沪深交易所2005年开始推行的业绩快报制度分离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和股利分配信息,重新研究了A股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并采用信号假设和流动性假设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在已预期盈余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对股票股利存在正面反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发现发放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在未来二到四个季度仍能保持盈余增长,因此信号假设可以较好地解释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而股票股利虽然能显著提高小额交易者的活跃程度,但大部分流动性指标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流动性假设对A股不太适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张贻军  王景  
泡沫意味着股价偏离了其真实价值,而真实价值由其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决定。再售期权与通胀幻觉两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股票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的偏差的角度解释股价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1997—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动态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估计我国股市的基本价值进而估计股市泡沫水平和波动性;在此基础上,检验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对我国股市泡沫的解释作用。本文发现,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都是影响我国股市泡沫的重要因素,但是再售期权具有更强解释作用。这一结论与我国股市存在严重异质信念和严格禁止卖空的特征相吻合,也为有效监控我国股市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范辉政  
财政信息问题非常重要。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认为,决策系统由信源、信道和决策规则组成。决策系统的所有构成内容都与信息有关,决策实际上是对已知信息或未知信息的可能状态的判断和处理。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对信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风靡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德信  
“制度幻觉”初探徐德信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可是在新制度经济学(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之前,发展一般被解释为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的函数,制度被远远地置于一旁。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也许就是人们深深处于"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琛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寅  
信用卡作为带有无担保小额信用贷款及滚动合约性质的支付结算工具,越来越受到使用者偏爱,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信用卡定价也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基于均值-方差框架构建了一个持卡人跨期用卡行为理论模型,通过引入持卡人行为差异与学习机制考虑不同持卡人认知与认知改进下的信用卡定价问题。本文发现:信用卡实际价格本质上是单位定价与风险补偿的和,银行将定价的风险补偿摊薄到每个合约;持卡人认为信用卡价格较高的原因是银行在市场中的有效用卡规模与风险补偿使持卡人对信用卡单位定价认知低于实际价格认知而产生的持续价格幻觉;一定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诗举  
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形成于纳税人(投票者)对税收负担的错觉。按照其对纳税人的影响不同,财政幻觉分为乐观幻觉和悲观幻觉:乐观幻觉是指纳税人低估公共品价格(税收),悲观幻觉是指纳税人高估公共品价格(税收)。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划分,财政幻觉包括政府主动创造幻觉和财政制度派生幻觉:政府主动创造幻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方文全  
本文运用ADL模型实证检验1995~200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的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与西方主要成熟股票市场相比并不异常。经过检验发现,股票收益与实质经济和货币政策都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并不支持代理假说;同时,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通货膨胀提高了实际收益,通货紧缩降低了实际收益,通货膨胀幻觉是导致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呈现负相关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本文研究货币幻觉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低通胀环境下股票价格膨胀机制。应用动态戈登增长模型,将反映股市估值水平的红利-股价比率分解为代理效应、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三个动态部分。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三个动态分解部分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代理效应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的解释力弱,而通货膨胀解释了货币幻觉效应时序变化的较大部分,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股市两次暴涨主要是在长期低通货膨胀背景下,通过投资者的货币幻觉引起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伟  
跨国公司当前的趋势是巨型化,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从全球化中受益,但是跨国公司的“无国籍”幻觉可能使我们忽视了其国家性,全球化和巨型化的跨国公司与其母国政府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但是跨国公司在对宿主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使后者的国家监管效能趋于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