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1)
2023(10066)
2022(8110)
2021(7302)
2020(6262)
2019(13629)
2018(13597)
2017(26745)
2016(14257)
2015(15831)
2014(15666)
2013(15466)
2012(14085)
2011(12305)
2010(12645)
2009(12269)
2008(12817)
2007(11750)
2006(10455)
2005(9965)
作者
(39054)
(32782)
(32714)
(31055)
(21285)
(15579)
(14712)
(12375)
(12354)
(11847)
(11281)
(11017)
(10726)
(10527)
(10513)
(9863)
(9715)
(9640)
(9362)
(9263)
(8117)
(7997)
(7979)
(7688)
(7438)
(7337)
(7336)
(7171)
(6365)
(6349)
学科
(82736)
(78876)
企业(78876)
管理(68352)
(64986)
经济(64863)
(30481)
方法(27890)
业经(27120)
(23909)
财务(23892)
财务管理(23867)
企业财务(22801)
(22160)
数学(20146)
数学方法(20040)
(19708)
农业(16258)
技术(15943)
(15352)
(14186)
(14043)
体制(13798)
中国(13260)
企业经济(12373)
(12093)
经营(12032)
理论(11856)
技术管理(10846)
(10109)
机构
学院(213709)
大学(207889)
(95098)
经济(93464)
管理(90324)
理学(77162)
理学院(76571)
管理学(75859)
管理学院(75458)
研究(61546)
中国(52984)
(52417)
(41753)
财经(40368)
(36672)
(33232)
科学(31454)
(31374)
财经大学(29853)
(29367)
经济学(28882)
中心(28729)
商学(27484)
商学院(27248)
业大(26312)
经济学院(26125)
北京(26028)
(25659)
研究所(25303)
农业(24238)
基金
项目(130862)
科学(106848)
研究(99894)
基金(99139)
(82974)
国家(82207)
科学基金(74526)
社会(67618)
社会科(64299)
社会科学(64284)
基金项目(52215)
(50860)
自然(46495)
自然科(45473)
自然科学(45463)
教育(45033)
自然科学基金(44798)
(40754)
资助(39998)
编号(39302)
(32810)
(32600)
成果(31397)
(30953)
(30311)
国家社会(28413)
重点(28332)
创新(27967)
人文(27218)
教育部(27156)
期刊
(112082)
经济(112082)
研究(65076)
(48072)
中国(41110)
管理(40273)
(31152)
(25533)
金融(25533)
科学(25158)
学报(23673)
财经(21784)
农业(20894)
大学(20222)
业经(20125)
学学(19575)
技术(19404)
(18630)
经济研究(16952)
财会(14906)
教育(14662)
问题(14168)
(12993)
技术经济(12843)
会计(12368)
现代(11656)
世界(11010)
(10866)
商业(10432)
经济管理(10289)
共检索到327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德洪  容奕华  张迪迪  
已有不少文献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在缺乏股权制衡的情况下,拥有超额控制权的大股东的代理问题,但仍鲜有文献系统地研究股权集中程度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关系。文章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经验数据,利用HHI指数反映了第二至第十非控股大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情况,发现大股东之间在控制权上的制衡能够减少企业过度负债政策的采用。通过解释股权制衡对因两权分离而发生的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论证了股权制衡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这一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研究结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寿福   张云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度量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事前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加强事后的债权人监督功能,继而抑制企业过度负债行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并且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抑制过度负债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金融科技影响效应和企业过度负债缓解机制的文献,而且在实践上为利用金融技术进步推动微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龙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过度负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一影响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抑制过度负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过度负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高盈利能力、内部治理水平高和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周德建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了股权制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投资过度,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兵  鲍圣婴  阚京华  
基于审计署2010-2014年公布的中央企业财务收支和专项调查审计公告,我们以被审计中央企业的控股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通过倾向值得分配对(PSM)方法确定其配对样本,考察被审样本公司在国家审计前后过度投资水平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国家能够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但与一次审计相比,二次审计对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在区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后,我们发现,在一次审计中,国家审计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十大"的小所审计的公司中,而对大所审计的公司无显著影响。在二次审计中,国家审计能够进一步抑制小所审计公司的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海霞  徐汝  
本文基于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外部性与信号传递角度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公司治理角度进一步考察股权结构对政府补贴有效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2)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削弱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3)股权制衡程度高的企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为此,有必要优化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加强对企业补贴政策实施的外部监督,实时追踪政府补贴款,完善对寻租企业的约束和惩罚机制,提高政府补贴的有效性,逐步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鑫  唐文琳  
基于2006-2018年30个国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制度环境对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环境、政府效率等制度环境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制度环境对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企业规模较小、过度负债程度较高、所在国家制度环境较好时,制度环境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反之,上述影响则不显著;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时,制度环境可以更显著地降低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晶  陈工孟  包文卿  陈峥嵘  
文章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视角研究了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问题,特别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有助于缓解控股股东过度投资。基于Richardson(2006)预期投资模型,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弱化这种分离度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政府控股公司比私人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更为严重,而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过度投资。文章为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提供了证据,同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缓解了过度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细贞  龚芳  
本文以11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经理人嫉妒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检验股权制衡和两职分离对经理人嫉妒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经理人嫉妒心越强,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股权制衡度、两职分离对经理人嫉妒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有负向调节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经理人嫉妒心理导致的投资是一种有损企业投资绩效的行为,制衡度高的股权结构与两职分离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嫉妒心理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细贞  龚芳  
本文以11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经理人嫉妒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检验股权制衡和两职分离对经理人嫉妒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经理人嫉妒心越强,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股权制衡度、两职分离对经理人嫉妒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有负向调节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经理人嫉妒心理导致的投资是一种有损企业投资绩效的行为,制衡度高的股权结构与两职分离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嫉妒心理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薇薇  赵增耀  王喜  
本文在摈弃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以2008-2013年进行过年度业绩预告的118家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家过度自信、股权制衡对商业信用投放的影响,结果发现过度自信的企业家商业信用投放更多,而股权制衡可以有效约束这一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邢丽微  李卜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发生关联交易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股权制衡、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的大规模关联交易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即关联交易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能正向调节关联交易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即股权制衡抑制了关联交易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负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思  陈震  
基于企业的资源调整行为,利用绑定理论,分析了交叉上市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交叉上市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这说明交叉上市能使企业处于更好的市场环境、信息环境与监管环境,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自利行为。研究还发现,与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相比,股权制衡度较低的公司交叉上市成本粘性降低的幅度更大;与存在非合谋型股权制衡的公司相比,存在合谋型股权制衡的公司交叉上市成本粘性降低的幅度更大。这说明股权制衡作为企业对管理层监督约束的内部机制,会影响绑定效应产生的治理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邢丽微  李卜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发生关联交易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股权制衡、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的大规模关联交易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即关联交易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能正向调节关联交易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即股权制衡抑制了关联交易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负相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玲  杨兴全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很强。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一般社会法人控股,股权集中均不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在具有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其他大股东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大股东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