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7)
- 2023(8445)
- 2022(7089)
- 2021(6398)
- 2020(5458)
- 2019(12161)
- 2018(11659)
- 2017(23501)
- 2016(12433)
- 2015(13778)
- 2014(13470)
- 2013(13185)
- 2012(12087)
- 2011(10887)
- 2010(10854)
- 2009(10461)
- 2008(10917)
- 2007(9919)
- 2006(8825)
- 2005(8295)
- 学科
- 管理(52628)
- 济(52183)
- 经济(52074)
- 业(48688)
- 企(44925)
- 企业(44925)
- 财(25156)
- 方法(25047)
- 数学(22015)
- 数学方法(21892)
- 务(18544)
- 财务(18527)
- 财务管理(18501)
- 企业财务(17932)
- 制(17161)
- 体(12459)
- 业经(12081)
- 中国(11428)
- 农(11314)
- 体制(10868)
- 融(9898)
- 金融(9896)
- 银(9519)
- 银行(9513)
- 划(9182)
- 行(8968)
- 环境(8066)
- 贸(8010)
- 贸易(8007)
- 技术(7990)
- 机构
- 大学(184556)
- 学院(181510)
- 济(81637)
- 经济(80126)
- 管理(75560)
- 理学(65449)
- 理学院(64934)
- 管理学(64240)
- 管理学院(63893)
- 研究(54372)
- 财(46186)
- 中国(44540)
- 京(36187)
- 财经(36170)
- 经(32923)
- 财经大学(27309)
- 科学(26545)
- 经济学(26120)
- 江(26101)
- 中心(25330)
- 所(25261)
- 经济学院(23669)
- 商学(23022)
- 商学院(22831)
- 北京(22578)
- 研究所(21869)
- 农(20883)
- 业大(20717)
- 州(20348)
- 院(19703)
- 基金
- 项目(116505)
- 科学(95206)
- 基金(90439)
- 研究(86927)
- 家(76306)
- 国家(75720)
- 科学基金(67905)
- 社会(60758)
- 社会科(57863)
- 社会科学(57850)
- 基金项目(47557)
- 自然(42428)
- 省(42351)
- 自然科(41539)
- 自然科学(41531)
- 自然科学基金(40856)
- 教育(40354)
- 资助(36573)
- 划(35573)
- 编号(33377)
- 制(29600)
- 部(28285)
- 成果(27822)
- 国家社会(26191)
- 教育部(25786)
- 重点(25354)
- 人文(25134)
- 创(24562)
- 性(23636)
- 创新(23068)
共检索到27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奇波 曹洪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产权安排(股权结构)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造理论模型,将机构投资者引入上市公司控制权竞争与股权制衡之中,从而得到最优的股权结构。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权制衡过程中,如果机构投资者的监督能力比较强,监督成本比较低,则机构投资者应该拥有更多的股份;随着法制的改善,机构投资者最优持股应该增加;股权制衡结构下,机构投资者持股随着整体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郑润佳 王垒
为了探究不同功能分类央企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和股权制衡机制对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以2008-2014年央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基于央企功能分类视角,研究了机构持股、股权制衡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差异以及股权制衡的调节效应,另外为了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还考虑了股权结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发现,在商业类整体样本中,机构持股比例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效率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在机构持股和企业效率之间起到负向调节效应。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又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具体而言,在竞争性商业央企上市公司中,机构持股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对企业效率无显著影响,股权制衡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涛 毛道维 王海英
基于2009~2011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择股偏好,基金倾向于选择持有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的股票,保险公司偏好持有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的股票,社保基金偏好持有股权分散公司的股票,而券商和QFII则没有对公司股权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我国部分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表现出对公司股权结构的关注,反映了投资的理性,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性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新梅
本文以2009到2014年我国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回归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通过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可以促进会计稳健性的提高。通过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促进会计稳健性的提高,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则不具有这种影响。相较于私有产权控股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在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通过股权制衡牵制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正面促进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股权制衡 会计稳健性 机构投资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箐
我国公司治理中一直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而对于规避这一弊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持股股东,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制衡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单方面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期刊] 预测
[作者]
肖鹏
本文选择2013~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与过度投资;过度投资中介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能够增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对于防范股市崩盘,稳定市场金融秩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露
本文首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得出结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公司治理主要取决于监督绝对净收益和相对监督收益。接着笔者采用相对监督收益的标准,考察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公司如果只存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会有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如果存在若干持股数相当的机构投资者则不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伍伟 刘惠好
在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投资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其中,QFII、证券公司、社保和保险基金都能影响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综合业绩的提高;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不能对这两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在选择银行股时,证券投资基金注重银行过去综合业绩的表现,企业、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注重银行过去市场价值的增长,QFII和证券公司同时考虑了这两个方面。实行银行股权全流通,放松对机构投资者的管制,改革证券交易方面的税收制度,培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银行 公司治理 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艺升 罗荣华 朱菲菲
机构投资者在深化我国金融领域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既有文献对其能否在不同情境下进行相机抉择从而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却鲜有探讨。借助我国A股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这一场景,本文发现,在当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偏负面的情境下,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监督渠道和交易渠道发挥作用,总体上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而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有利于公司经营的情境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背书效应促进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质押场景以及不同性质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渠道的运用顺序和偏好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股权质押市场良性发展、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权质押 监督渠道 交易渠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琳 刘凤委 卢文彬
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劣,不应简单以公司业绩水平高低评价,业绩波动性等风险指标同等重要。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业绩波动性水平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权制衡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公司价值的纵向波动性和横向离散程度。基于风险与收益相配比的基本原则,本文对现有关于股权制衡会降低公司业绩水平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业绩波动 决策控制 代理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先聪 刘星
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然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文献,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许慧
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其是否也会影响公司管理层进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尚未有充足的证据。因此,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管理层在产品成本方面和可操纵性费用方面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和整体调节利润的操纵程度。本文对股权制衡会抑制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分别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的绩效函数出发,建立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绩效模型,用以分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和公司股权制衡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公司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操纵,表现为控股股东侵占对股权制衡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股权制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绩效,表现为股权制衡对控股股东侵占的负向影响。另外,非控股大股东具有与控股股东相互合谋的动机,以实现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联合侵占。
关键词:
股权制衡 股东合谋 公司治理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敬勇 薛丽达
通过股权制衡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动态博弈分析,研究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行为关系。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控股股东侵占的最优选择取决于非控股股东监督的概率;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控股股东侵占是对非控股股东采取策略的最佳反应;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利用信息的不完全性,始终选择侵占;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有(不监督,不侵占)策略存在的可能性。最后就相应的结论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博弈 不完全信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禹薇
目前关于股权制衡的研究重点关注股权制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对其作用机制及路径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同时也忽视了关系大股东产生的负面影响。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与作用路径,并进一步分析大股东持股水平、大股东关系对股权制衡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既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也抑制了大股东掏空,因此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对于大股东控制程度较低的公司,股权制衡削弱了投资无效率与掏空导致的不利影响,但对于大股东控制力较强的公司,股权制衡的治理机制并未显著发挥作用。如果公司存在关系大股东,大股东可能采取一致行动实施掏空行为。关系大股东的存在导致股权制衡也难以发挥投资效率促进和掏空抑制的治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